本組簡介

組名源由

1996年夏,台北第一期解說員訓練班結業半年後,本組在輔導員林恭印的帶領下成立。當時,原想在士林區、內雙溪、溪山里一帶,尋找適合的觀察點,故取名為「溪山組」。後來發覺對面中央社區所在的大崙尾山,天然次生林狀態保持得比較良好,適合自然觀察,而且交通方便,所以就選定大崙尾為觀察地點。而「溪山」之名,因為有「山」有「水」,很有意涵,故仍沿用。 

本組初期成員因和天母組多重疊,故曾合併了一段時期,直到2001年七期結業,天母再度獨立成組,然兩三年後天母組後繼無力,加上本組添了以陸霆/Mira為首的生力軍,自此水管路古道、軍艦岩及丹鳳山等,正式納入本組管區。 

活動範圍   

早期活動多集中在士林中央社區的大崙尾山,此地離故宮車程約15分鐘,有公車抵達,相當方便。範圍約在大崙頭(476公尺) 、大崙尾(451公尺)兩山連線以北的山麓,此區因地勢較陡,開發不易,所以自然生態保存得較好。 

近幾年來,天母古道、軍艦岩、芝山岩都納入定點觀察範圍。陽明山國家公園,則是未來努力的目標。

定期植調

共分三組、四條線進行:

一、翠山步道線(2011/03啟動):每月一次,早上半天。

二、長壽坡山稜線(2015/03啟動):每月一次,早上半天。

三、米粉道(2018/03啟動):每月一次,早上半天。

四、軍艦岩(2020/03啟動):每月一次,早上半天。(2022/12起不定時

以上活動均含自然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