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site under Maintenance / Laman sedang Dikemaskini
本校自1935年建议创校以来,从艰难起步至兴盛,走过风风雨雨,但其维护华文教育之宗旨始终不变。
1935年11月24日,因英殖民地教育部官员吴迈氏的献议,各小学的董事部,以及天定州各社团领导人遂召开联席会议,并议决将当时的甘文阁国民、育智、十字路中正、爱大华民德等四所学校附设的中学部合并,命名为“南华中学”。
1936年1月12日宣告正式成立并开学。王叔金JP., KMN先生获推选为第一任常务董事会董事长,兼建校委员会主席。校长为协和大学学士林居仁先生,学生百多名。当时的校舍乃临时租用甘文阁李可祯牧师之2座洋楼。后因学生逐渐增多,教室不敷应用,便准备购地自建校舍。在校董同仁的努力下,购得甘文阁与十字路之间六英亩地皮,即学校前面的部分,于是积极进行筹募建筑经费。
1937年戴保珍先生接任董事长,于是进行开辟运动场及兴建校舍。同时,获得胡文虎、文豹昆仲应允捐建礼堂。经四年时间,教室、虎豹大礼堂先后落成。当时只设初中部及简易师范两种。
1938年李可祯牧师担任董事长。
1938年至1940年陈良知先生担任董事长,林居仁先生掌校三年后由同样是由办协和大学出身的黄则吾先生接掌校政。两年聘约期满,黄则吾先生即离职他去。
1941年方肇融先生担任董事长,第三任校长为郑春荣先生。是年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帝国大事侵略,马来亚旋即沦陷。战争期间,南华惨遭洗劫。被杀害者计有第四任及第五任董事长陈良知与方肇融,常务董事江传灿、丁道敬、潘高务、校友杜龙山、杜龙水、陈鹏翼、林光华、林道南、刘天庆、何春光等。
战事结束后,停办三年多的南华,于1946年1月3日由王叔金JP., KMN先生及社会热心教育人士商议决定复办。首任复校校长为暨南大学学士金能襄先生。在董教学三方面的通力合作下,校舍的修葺、教具的购置等预备工作相继完成。1946年1月28日终于正式复课。校务与日俱进,并于1951年增办高中一年级,奈因殖民地政府的反共行动,即强征青年服役,造成年长学生纷纷走避,高中部遂告瓦解,直到1953年才复办。1955年的第一届高中毕业生虽然仅得十五人,却是令人喜悦与增加办学信心的硕果。
1947年到1960年这十三年期间,马来亚的华文教育界曾经是波澜四起,出现过不少次的惊涛骇浪,而南华中学当然也不能例外的浮沉期间。
战后的首任董事长乃创校与复校的先行者王叔金JP., KMN先生。1948年的董事长则为英廷功臣O.B.E.王秉惠MBE., OBE先生。1955年王公病逝,由林守 先生接任。1957年改选,苏钊化先生众望所归而当选。至于校长方面,1949年由周祖胜接替金能襄,1957年则由沈志忠校长担任复校第三任校长。
1958年杨武明先生出任董事长,第四任校长是天津南开大学及日本早稻田大学理学士陈一征先生。由于学生日益增加,原有之操场及礼堂不敷应用,因而将教师宿舍后面于较早购置的另六英亩土地开辟为运动场,并于9月29日举办第一届天定华校联合运动会,恭请苏清楚先生剪彩。同年也筹建大礼堂及科学馆,林心汉医生献捐一万元激励士气。其余董事与筹募委员果然不落人后,三千五千纷纷表态。校内师生亦掀起了献捐运动的高潮。同时地方上各社团与爱护本校人士以及新马各地的校友都热烈响应。于是在11月24日的校庆日举行开土奠基大典。不幸1959年的国州选举,造成地方华社的分裂,建筑工程亦因而停顿。
1961年宏谋大略的陈一征校长离职,金能襄复出,继续筹建大礼堂及科学馆。直至1962年,二十二万元之礼堂及科学馆方告落成。
1961年教育法令公布,教育部献议将华文中学纳入国家教育主流,并给予全部津贴。
本校董事部在年初召开学校赞助人大会,一致赞同及接纳教育部的献议,将本校改为政府全津贴的国民型中学。兹事之故,南华中学由1961年开始一分为二,即南华独中及南华国民型中学。
1962年正月学校开学时,南华独中及国中在同一校园上课,当时国中学生人数只有五百二十一名。校长是改制前的金能襄先生;董事长是拿督林心汉医生。
本校自1962年改制以来,董事部为了使学生能有良好的求学环境,曾多次扩建,增添学校设备。1963年和1969年本校曾先后获政府拨款兴建三间教室和增建工艺与家政室、机械室、金属工室、烹饪室及裁缝室。1973年苏志豪校长上任后,设立图书馆及增建三间课室,这回教育部只津贴一万令吉,其余款项筹自华社。1977年再次增建六间教室,全部费用由董事长拿督林心汉医生领导的董事部及家教协会向华社筹得。1979年教育部再津贴三万令吉,兴建了一座花费RM125,000.00的双层科学室,楼上为生物室,楼下为化学室。1981年,学校拨出款项在大礼堂右边兴建三间教室。1984年,增建六间教室和一间新食堂。1997年陈奇杰校长上任,双层冷气音乐室就在那一年建成。1999年,在黄天发董事长领导下,增建一座三层楼,包括底层两间食堂和具备防火系统的12间教室。2000年也增建了一座男厕和一座女厕。现在围绕校园并备有铁花的水泥围墙也是在2000年建的。同年,兴建新教务处衔接由旧图书馆改成的行政中心。2002年,重建因火灾而被破坏的贷书室和美工室。那一年的另一项大工程是兴建一座三层资讯楼,底楼是一间可容纳200人的讲堂,一楼是两间视听室及二楼拥有两间资讯工艺室。2004年,衔接行政中心兴建了一座双层楼,底层是两间视听室,一楼为会议室及男女教职员厕所。在拿督姚一谋JP (2004年 - 2006年) 和蔡远忠医生JSM., AMP (2006年 - 2012年) 之后,接任董事长的林良平律师PMP., AMN (2012年 - 2019年) 于2016年落成了耗资逾110万令吉的多元化活动中心。目前2019年新上任的董事长陈泽顺AMP先生正如火如荼的募款兴建三层技职楼。
Sekolah Menengah Jenis Kebangsaan Nan Hwa dikenali sebagai Sekolah Tinggi Nan Hwa pada masa ia ditubuhkan pada 24 November 1935. Sekolah ini merupakan gabungan bahagian kelas menengah yang dibuka di Sekolah Rendah Uj Dih, Chinese National Chung Cheng dan Min Tee pada masa itu.
Perkembangan Sebelum Perang Dunia Kedua
Sekolah ini dibuka pada 11 Januari 1936. Pelajar-pelajar perintis seramai kira-kira 100 orang memulakan pengajiannya di kediaman Padri Lee Kor Ting di Kampung Koh, Sitiawan. Pada tahun itu juga, tapak sekolah telah dibeli dengan wang kutipan derma berjumlah RM3000.00. Pembinaan dua blok bangunan yang mengandungi 10 buah kelas dan sebuah dewan siap pada 1939. Bilangan pelajar meningkat melebihi 300 orang. Sekolah ini ditutup pada pemerintahan tentera Jepun iaitu dari 1942 hingga 1945.
Perkembangan Selepas Perang Dunia Kedua (1946-1961)
Selepas Perang Dunia Kedua tamat, sekolah ini dibuka semula pada 28 Januari 1946. Bilangan pelajar pada ketika itu kira-kira 200 orang. Pada tahun 1954, kelas menengah atas dimulakan. Mulai 1958, bilangan pelajar meningkat dengan pesat dan pada tahun 1960, jumlah pelajar melebihi 1200 orang. Dalam tempoh ini, 8 buah bilik darjah tambahan dibina. Di samping itu, sebuah dewan besar juga dibina pada tahun 1958.
Perkembangan Selepas Sekolah Ini Menerima Bantuan Penuh – Titik Peralihan
Pelaksanaan Akta Pelajaran 1961 merupakan titik peralihan bagi sekolah ini. Pada tahun 1961, Lembaga Pengurus menerima tawaran kerajaan supaya sekolah ini dijadikan sekolah Bantuan Penuh Kerajaan. Mulai 1962, sekolah ini dibahagikan kepada dua, iaitu SMJK Nan Hwa dan Sekolah Tinggi Nan Hwa. Bilangan pelajar SMJK Nan Hwa pada masa itu ialah 521 orang. Pengetua pertama ialah Encik Chin Neng Siang dan Pengerusi Lembaga Pengurus ialah Dato’ Dr. Ling Sing 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