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故事旅人於2019年初正式成軍,於六堆地區遴選出身心狀態良好,具備社區服務與表演熱忱的銀髮老寶貝們,用他們的『老頭擺經驗』,說演出屬於銀世代的智慧,期間曾壯遊台灣700公里,前進偏鄉與養護機構,透過動態說演傳遞屬於六堆文化與銀髮同溫層的共同記憶。
2020年更擴大延伸與青年族群進行跨世代共創共演,以『花漾青年』、『大人儕無限公司』創作出六堆常民文化劇『今日是老頭擺』,並於六堆地區進行首演.2021年,花甲學長姐們,將首度跨域前往北部與嘉義地區,與其他社區共好夥伴進行花甲2的培訓亮點計畫,希望透過跨區整合、資源共享、經驗傳承,讓銀髮長者的故事能夠透過行動與社區接力,能夠傳遞得更遠,留存在更多世代的記憶之中.
在疫情爆發期間,六堆地區的實體活動與課程被迫暫停,內部的集訓課程必須改為線上進行.花甲故事旅人們,在過去的養成過程中,曾經進行過數位工具、社群軟體的課程,對線上課程的入門相對容易,但在進行過程中,因為許多『障礙排除』的停頓,使原先表定的2小時課程延長到了4小時。
我們發現長者們在獨自面對數位工具的功能會有『選擇障礙』,或是無法解決收訊、麥克風、音量、畫面穩定等細部問題,過去在實體課程時,講師們可以即時在現場排除狀況,而且長輩們對於上一堂吸收的數位知識,常常會有『格式化』的現象,到下一堂課,我們又得不斷排除重複的問題。
另外,課程種類也是關鍵,如果是理論型態的課程,還可以順利推展,但如果涉及到互動或是實作、排演性質的課程,部分長輩明顯會有學習落後的問題發生.甚至,因為上線時間過長,長輩的體力與精力也會有不集中的現象.因此,數位化課程應用在長者身上,其實存在著一些根本性的限制。
細節式操作:修正教案內容,將原先預期的課程目標細節化,一堂課拆解成數堂小課程與line群組內溝通時間,讓長輩們能夠在比較和緩的節奏中進行課程。
目標族群:在主課程中,進行一對多的課程傳授,搭配線上一對一的課中引導,並在課後安排課程助理群與長輩們確認學習指標。
時間戰術:長輩的線上學習課程,不建議設定太精準的KPI,比須保持時間彈性,因為在過程中可能會產生許多需要修正的環節,例如:長輩會突然間對某個議題感到好奇就聊的不可開交,但如果一昧追求課程指標,就會忽略長者的學習樂趣,那麼他們可能在下次課程中,會產生比較低的學習意願與動力,畢竟同儕互動在長輩們的活動之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