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斯是誰

賽斯是什麼



賽斯是已成道的心靈導師,如耶穌、佛陀一樣是偉大的說法者。他自稱是不再貫注於肉身形式的「能量人格元素」。從1963年12月8日開始出現,15日正式透過美國女詩人珍?羅勃茲進入通靈狀態時,口授其教導,並由她丈夫羅勃?柏玆逐字紀錄,傳世為賽斯資料。其內容博大精深,發人深省,涵蓋心理學、超心理學、物理學、醫學等範疇,都是最原創性的觀念,是新時代經典中的經典。目前所有原稿皆珍藏在美國耶魯大學的圖書館中。中文引介和翻譯是由中華新時代協會創辦人王季慶女士執筆。

關於賽斯 /許添盛

關於賽斯,內心某部分似乎知道與賽斯的結緣並不只是這一世,也不會止於這一世。

賽斯的感知能力是不同的,他可以在一個微秒的瞬點,感受到最細微思想的結果,探索那最微不足道的可能性,所有最強與最弱的感受無一遺漏。

當賽斯透過女詩人的眼睛看出這個世界時,他看到的並非一般人狹窄的自我所見的,他能看到一個人所有過去轉世的「自己們」,也能看到這個人未來「可能的自己 們」,甚至能感受到這個人累世情感的波動及起伏,但賽斯並不輕易告訴這個人他過去轉世的歷史及未來的可能性,因為有些人的智慧連這一生的功課都搞不定 了,告訴他更多轉世的事只會令他更暈頭轉向罷了。

賽斯即歷代以來傳說中的「說法者」,地球歷史上幾個偉大的說法者,佛陀是其中之一,耶穌基督,美國的哲學家及詩人,愛默生,都是。在地球形成之前,賽斯即有 意識,他與地球的因緣非常深。依某一種說法,賽斯的「本體」乃如如不動,從未來過地球,而另一種說法是,賽斯又曾派出他意識的某部分來參與地球的輪 迴轉世。

賽斯本體到地球輪迴的部份也早已「成道」,進入其他更先進的層面。我們現在這個文明是有地球以來的第四個,賽斯曾參與之前文明的建造,所以對整個地球的過去、現在、未來了解非常深。

賽斯是一個老師、一個說法者,他同時派出自己無數的分身進入不同的宇宙,而賽斯之所以能透過女詩人在地球上說法,傳下賽斯書,乃因為他在地球上豐富的輪迴及 成道的經驗。可是,成道的不是賽斯,而是賽斯過去曾在地球的自己,賽斯自己就是「道」,就如我們每個人本來就是道,只是我們自己還不知「道」。

過去賽斯在地球上的自己經過累世的經驗,終於成道,終於知道原來自己就是「賽斯」,也與賽斯的本體建立了親密的連繫。

因此,對我而言,賽斯代表的是「自性佛」,是「法身佛」,是我及各位讀者的「本來面目」。所以,賽斯一直強調,當他說他是誰的時候,其實就是在告訴每個尚在地球上輪迴的人「你們自己是誰」。

有時想想,自己是誰還得透過別人來告訴我,也是一件相當丟臉的事,不過,若再進一步想,賽斯其實不是別人,賽斯就是我自己內在更有智慧、神通、慈悲俱足的自己,賽斯就是我內在的永恒,就是愛,那也就沒啥好計較了。

賽斯教學生的方式也相當特別,他不但會進入學生這一世的夢境,還會與學生每個「轉世的自己」、「可能的自己」、「對等的自己」同時接觸,因為對賽斯而言,時空根本就不存在,因此他能分身進入不同的時空,給予每個學生最佳的指引。因此,也許你也早已是賽斯的學生之一,只是一覺醒來就全都不記得了,也許, 從今天開始,當他的學生也不錯。

根據賽斯所言,他之所以在這個時間出現乃是「大勢因緣」,現在整個地球的文明及人類的生活,可說是陷入某種危機,而人類集體內在的呼求及渴望覺醒改變的力量吸引了他的到來,傳下「賽斯書」。

「賽斯書」不是普通書,甚至是下一個人類文明的政治、文化、經濟、科學及醫學的發展基石,不只會導致每個個體徹底的覺醒,也會因此創建下一個新希望的文明。賽斯不是賽斯,對於每個渴望認識自己是誰,每個對現實不滿的理想主義者,每個渴求真理、和平、且心中有愛的人,我多麼希望你能直接讀賽斯書,如果理 解上有落差,請加入我們的行列,加入賽斯學院及賽斯讀書會。

讓我們為自己、為所愛的人、為台灣、為世界,盡一份心力吧!

註:賽斯是個「能量人格元素」(energy personality essence )。他自一九六三年開始,經由女詩人珍.羅伯茲之口傳述了近二十年的訊息,由珍的先生羅伯.柏茲筆錄。這份「賽斯資料」於珍去世後,已由耶魯圖書館收藏保管。

賽斯談: 我 ──認識──『存有』、『內我』、『自我』


「一切萬有」

不只是所有性別的來源,而且是所有實相的源頭,

在其中的一些裡,你們所認為的性別並不存在。

大我(greater you) = 存有(entity)

把你的存有 想作 好像正在形成一個和你的肉體結構一樣真實的心靈結構,

但它卻是由許多個「自己」所組成的。

存有---本身是有意識的能量

你的存有被你的各種經驗及它自己的「過去」組合了的與放大了的力量所豐富。

你日常的經驗與你的存有連在一起,

就如它是與你的肉體形式的細胞相連一樣。

「本體身份」──在「形象」之前即已存在。

完全存在於另一個次元的本體,播種在物質實相的媒介裡,

而後它自己的物質的存在 再由其中躍出。

你是「本體」 (identity)的一部份

你所受到的唯一限制 僅止於你選擇了物質實相,

因而把你自己置於它的經驗範圍內。

當你有物質性的肉身時,你就得遵守物質定律或假設。

所有的這一切造成了一個肉體的表達架構。

在這個架構裡面,你有著完全的自由去創造自己的經驗,創造自己個人生命中的每一個環境,

以及你們以及你們那活生生的世間萬相。

你就是發生在你身上的那些事。

內我&身體:

內我,首先形成「無形的」身體結構,它「然後」再以血肉之軀出現。

意識的知覺並不依靠肉體的感知。

你一生下來就有的那些特徵,是有其原因的,內我選擇了它們。

即使在今天,你的內我仍然可以 大幅度地改變很多你自己的特性。

「遺傳基因」和「染色體」

「遺傳基因」和「染色體」 並不只是湊巧的會有你所需的精確地確定的密碼資料。

這資料是由內而外地銘刻在它們身上的。

人真正的自己並不受任何限制,也沒有任何分割可言。

信任你自己存在的奇蹟,

不要在你一生裡的實質性與靈性上作任何的區分,

因為靈性是以一個實質的聲音來說話,而肉體是心靈的創造物。

「內我」

「內我」具有的一切力量,都能因你有意識的信念而被激發出來。

「內我」,的確藏有一些被壓抑的情緒,但它也包涵了偉大的直覺、知識、以及你所有問題的答案。


內在的網路


由於你是有血有肉的生物,感知的內在層面就必須有它們在實質上的「對等物」。

但,要不是有這些內在的網路,物質性的覺察和身體上的反應,根本就不可能。

在你用肉眼看見任何東西之前,你先透過了這些內在管道看見它。內在的感知發動了外在感知。


自我(ego) = 一種「表面身份」(surface identity)

「自我」它好比是坐在你與外界之間的窗臺上,它可以同時看向兩方。

它根據它自己的與你的需要對實相下判斷。它決定要不要接受信念。

它不能切斷從你的意識心所傳來的訊息,但卻可對之置之不理。

「自我」所顯現出來的就是:

你對身處這個世界中的自己,所具有的「物質形象」所抱持的「觀念」。

自我 & 眼睛

富創造性的身體意識 造出了你的眼睛。

富創造性的內在心靈 造出了你的自我。

眼睛有物理性的感知,自我有心理性的感知。

眼睛及自我兩者 都是一種用以專注於感知外物的產品。


自我──可說是意識心用以感知的眼睛,或藉以觀察物質的焦點。

眼睛生自身體的結構,自我生自心靈的結構。

它們都看不到自己,卻都在從裡向外看 ~

一個向外逸離了身體,另一個卻逸離了內在的心靈 而投向了外在環境。


自我只是「你」的一部份而已

自我--直接跟你的意識心的內容打交道,

所最直接關切的只是你經驗中的物質部份。

自我恆處變化中,卻又以單一的模式去行動

~ 它是一個人個性中,最直接與世界打交道的那個部份。

意識心──就像是一具龐大的照相機

自我---則在指揮這個照相機如何取景與運用焦點。

你那個在白天運作的意識 = 即「自我」意識,

就像一朵花一樣的從你自己實相的那個「無意識」的溫床中滋長出來。

「自我」意識像一朵花

你自己雖然並不知覺 ,但這個自我自行顯現,然後再落回無意識中,

接著再從「無意識」中新生出另一個自我來,就像從春天的大地上所開出的一朵新花 。

「我」&「自我」對時間的概念:

「我」的更深的部份並不需要把「自我」對時間的概念列入考慮,

因此「我」的這些部份也會處理通常逃過了感知的那些資料。

這些資料也許一直等到了「自我時間」的某一「點」時,才能被「自我」認知。

本體 (identity) vs 自我 -1:

若不干涉它,你那個本體的各個部份會自動的升起,

造成自我,打散然後再造個新自我。

在整個過程中,它始終維持一種奇妙的自發性、和自己整體一如的感覺。

本體 (identity) vs 自我 -2:

你今天的這個自我,和你在五年前所有的那個自我並不是同樣的一個。

換句話說,你今天的自我,是從今天的你裡面生出來的,

它是你的「存在」及「意識」的活動的一部份 。

愛你自己 ,做你自己

愛你自己,而且了悟到你所認為的不完美

反之是向著更完整的「變為」的一種摸索。

做你自己,並且信任你自己的完整性,你將會自動的去幫助別人。

摘錄自--《個人實相的本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