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lcome to (Eric) Wen-Chuan Chang  Website

現職:國立臺東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助理教授兼實習輔導組長

學歷

國立東華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教育學博士

經歷

國中教師、組長、童軍團長、教師會理事長、主任

國中風課師跨領域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召集人

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初階、進階專業回饋人才》及《教學輔導教師》認證通過

中華民國學校行政研究學會 理事

國立東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臺東縣、花蓮縣國民中小學校長甄試委員

臺東縣、花蓮縣國民中小學教師甄試委員

電子信箱

runboy0423@gmail.com


學術專長

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學校行政與教育領導、跨領域課程與教學、教師公開觀授課

 

學術服務/期刊審查

The Asia-Pacific Education ResearcherSSCI reviewer

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 審查委員

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 審查委員

學校行政雙月刊 審查委員

國科會大專生專題研究計畫  審查委員

國立東華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清華大學  教育學術研討會 評論委員

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碩博士論文 審查委員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審查委員

教育部中小學校長領導知能專業發展諮詢輔導計畫 諮輔委員

教育部臺東縣國高中完全免試計畫 諮輔委員

 

獲獎

2023年教育部獎勵實習指導教師《典範獎》

2023年臺東大學教學意見反映《卓越獎勵獎》

2021年遠見.天下教育基金會評選《未來教育 臺灣100》優質團隊暨「企業特別獎」(社群領導人)

2020年學校經營與教學創新KDP國際認證獎《課程領導與教師專業發展》類「標竿獎第一名」(社群領導人)

花蓮縣網路小論文暨本土使命式行動研究競賽金獎(指導教師)

臺北市賈馥茗教授教育基金會優良博士論文獎助「佳作獎」(博士論文)

中華民國學校行政研究學會優秀博士論文獎(博士論文)

中華民國學校行政研究學會優秀碩士論文獎(士論文)

教育部獎勵全國童軍教育績優教師

教育部獎勵全國正向管教優等

花蓮縣特殊優良教師、花蓮縣社會優秀青年



學術著作

一、學術期刊論文(近三年)

13.張文權(2024)。以生為師:風課師(Focus Students)跨領域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實踐與反思。師友(出版中)。

12.張文權(2024)。強化教師韌性:後疫情時代國民中小學教師因應策略之探究。臺灣教育評論月刊(出版中)。

11.張文權(2024)。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應用SDGs融入國民中小學關鍵成功因素之探究。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3(4),52-57。

10.張文權、范熾文(2024)。大學師資培育社會責任的指引:師資生跨領域學習的挑戰與因應策略之探究 教育研究月刊,360,58-74。

9.張文權(2023)。社會責任的概念及其對師資培育的啟示。師資培育專業通訊,708-9

8.張文權、林明地、陳信助(2023)。「教師兼任行政工作倦怠」相關議題研究之回顧分析:以《學校行政》期刊論文為範疇。學校行政,14660-87

7.張文權、范熾文(2023)。教師跨領域課程協作領導:概念、價值、角色與關鍵成功因素。教育研究月刊,3484-17

6.張文權、張臺隆(2022)。實施雙語教學於跨領域課程之問題與教學反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14),196-199

5.張文權、范熾文(2022)。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專業素養關係模式驗證及教師專業素養IPA差異分析。課程與教學季刊,254),159-190。(TSSCI

4.劉文浩、張文權*、范熾文(2022)。大學教師教學創新、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生學術樂觀之研究。教育行政,111),65-103*通訊作者。

3.張文權、范熾文(2022)。成為新教師:VUCA時代的教師協作挑戰與策進作為。教育研究月刊,33340-54

2.張文權、范熾文(2021)。國小教師績效責任領導影響學生學業樂觀之關係以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為中介變項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報,491),73-95。(TSSCI

1.范熾文、張文權、陳碧卿(2020)。為社會正義而領導:編織公平正義的學校教育環境。教育研究月刊,3184-17

 

二、專書單章

7.張文權(2024)。激發自我領導力,培養終身學習素養!。載於教育部(主編),112年教育實習績優示例彙編28-38頁)。教育部。

6.張文權、范熾文(2023)。落實學校社會責任的起點:教師社會正義領導者的信念、困境與實行原則。載於高家斌(主編),邁向公平正義的教育127-146頁)。元照出版社。(111教育發展協進會2023年度專書)

5.張文權(2022)。素養導向為觀察焦點的TDO觀課實例。載於教育部師資培育與藝術教育司(主編),授課教師主導觀察(TDO)的理論與實務(113-136頁)。五南。

4.范熾文、張文權(2021)。國民教育。載於張鈿富(主編),108年中華民國教育年報109-156頁)。國家教育研究院。

3.范熾文、張文權(2020)。花蓮師範學院。載於周愚文、彭煥勝(主編), 臺灣小學師範教育發展(師範學院篇):師範傳統的挑戰411-480頁)。學富文化。

2.范熾文、張文權(2020)。國民教育。載於張鈿富(主編),107年中華民國教育年報105-146頁)。國家教育研究院。

1.張文權(2020)。幫助好動孩子變好學!。載於賴光真、張民杰(主編),教師協作教學輔導案例第二輯79-85頁)。五南。

 

三、學術研討會議論文

9.Chang, W. C. (2024). Research on beliefs and practical principle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leadership of university teacher education students. The Asian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March, 2024, Japan.

8.張文權(2023)。大學師資生社會責任領導之個案研究。2023第十四屆東亞地區校長學學術研討會。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7.張文權(2023)。大學師資生社會責任領導之探究:概念、理論及其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啟示。國立清華大學 2023 年「有意義的教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清華大學。

6.張文權、范熾文(2022)。教師跨領域課程協作領導量表發展與實務啟示。2022第十三屆東亞地區校長學學術研討會。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5.Chang, W. C., & Fan, C. W. (2022). A study of principal’s leadership strategies to future education in the post-Epidemic era. The 2022 International Teacher Education Network Conference. March 16-17, 2022, Bangkok, Thailand.

4.張文權、范熾文(2021)。國民小學教師公開授課效能量表之探究。2021學校課程與地方創生研討會 。國立臺東大學。

3.張文權、范熾文(2021)。跨域協作的新思維:教師跨領域課程協作領導之實踐分析。2021東亞地區校長學學術研討會。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2.張文權、范熾文、李怡秀(2021)。國民中小學教師公開授課效能之研究:信念、困境、策略與啟示。2021國立東華大學「教育政策與學校經營研討會」。國立東華大學。

1.陳宣卉、范熾文、張文權(2021)。客語沉浸式政策之教育價值、困境及推動策略。2021國立東華大學「教育政策與學校經營研討會」。國立東華大學。

 

四、研究計畫

2023/3-2025/2 大學師資生社會責任領導之研究:多個案研究、量表發展以其對教師專業素養影響分析(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主持人(NSTC 112-2410-H-143-001-MY2 )

2003/7-2004/2溫泉旅館遊客消費者行為之研究以關子嶺溫泉區為例(國科會大專生專題研究計畫)

指導教授:梁俊煌、陳秀華教授 (研究學生)

 

五、專書 

范熾文、張文權(2016)。當代學校經營與管理新興議題:個人、團體與組織的連結。高等教育。(ISBN 9789862661574

、報章雜誌與學術服務

張文權(2019)。從童軍學生服務員的身上,看到自主學習力的無限潛能 。國風國中泉源校刊。

張文權(2018)。2018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評論人。107年10月27日。

張文權(2018)。2018國立東華大學花師教育學院院慶論壇-專書研究分享。107年10月19日。

張文權(2018)。案例教學法的教育價值。國立花蓮高商教師專業發展研習講師。107年6月25日。

張文權(2018)。培養感恩的態度、愛就是要勇敢說出來。國風國中泉源校刊。

張文權(2017)。2017國立東華大學案例分析競賽評審委員。106年11月18日。

張文權(2017)。2017星雲教育論壇與談人(社會多元變遷下的教師專業省思:以國中場域為例)。106年10月14日。

張文權(2016)。可貴的合作經驗。國風國中泉源校刊。

張文權(2016)。學術專書文章分享。國立東華大學花師教育學院慶活動。

張文權(2016)。2016東華大學案例分析競賽評審委員。105年11月5日。

張文權(2014)。國立東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史懷哲培訓講師。103年4月19日。

張文權(2013)。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專題演講(大一藝文週–追尋生命的亮點)。

張文權(2011)。開創孩子潛能培育勇氣航海王。國語日報大家談教育。

張文權(2011)。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專題演講。

張文權(2011)。國立東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史懷哲培訓講師(營隊團康技巧)。

張文權(2011)。國立東華大學學生會幹部訓練講師。

張文權(2010)。二手校服、滿滿祝福。國風國中泉源校刊。

張文權(2010)。正向管教案例分享。新城國中導師研習。

張文權(2009)。我愛母語:家庭教育與多元尊重。國風國中泉源校刊。

張文權(2009)。正向管教案例分享。全縣教師正向管教研習(宜昌國小)。

張文權、梅碧蓮、高宏忠、阮漢偉(2009)。小小的童軍光芒–有品小寶的故事。98年花蓮縣正向管教優等。

張文權(2007)。螺絲釘的精神。國風國中泉源校刊。

張文權(2007)。回歸教改的本質。國語日報大家談教育。

張文權(2006)。調整心態,以專業教師自許。國語日報大家談教育。

張文權(2006)。最後一刻,體會高峰經驗。國語日報大家談教育。

張文權(2006)。建構新倫理,尊重取代逢迎。國語日報大家談教育。

張文權(2005)。訂定友善校規,法治素養是關鍵。國語日報大家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