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井國小目前校地面積43286.54 平方公尺,位置在大肚山上華山路旁,周邊是七十年至上百年的天然的相思樹林區,樹相巨大優美,十幾種野生鳥類、蝴蝶、昆蟲、松鼠……等種類頗多,生態極為豐富且居高臨下,視野遼闊,西北方整個臺中港區、西面大肚溪出海口與台灣海峽交會的美景,臺中火力發電廠直入天際五根巨型煙囪點綴其中,依四季氣候不同,幻化萬千美景,盡入眼簾,美不勝收。但校地落差頗大(高度落差近40公尺),設校規劃困難度極高,校方於水土保持施工時,依需求及現況整理出四大平台,分別設置教學區、活動區、運動區及休閒景觀區。
然而因臺中縣政府經費拮据,運動區及休閒景觀區並未全部施設完成。而後在歷任校長積極爭取上級機關及各界經費補助之下,運動場、司令台、哲學之道及教學農園一一完成,瑞井國小始有現今規模。
(一)研擬課程綱要的實施計畫:諸如師資的聘請,教學設備的因應等均應考量。
(二)調整各科目的教學內容:就知識發展、社會變遷及學生需求適時更新各教學科的課程內容。
(三)編制相關教材:於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中整合學習領域小組、個別教師的力量,來自行開發設計補充教材或多媒體教材及學習單,供教學時使用。
(四)發展適應個別差異的課程:有時候需要學校開設不同程度的課程,讓學生分組學習;有的只要每位教師在其任教班級調整課程內容和教學活動,做加深加廣的充實即可。
(五)發展學校現有特色的課程:所謂學校特色課程,是利用學校自身條件,如社區資源以求多元教育卓越的努力,讓學生教育得以多元化,符合學生和社會的多元需求。
(六)辦理學校各項教育活動:校內各項教育活動屬於學校課程整體的非正式課程層面,需要再進一步整合設計,包含社團活動、母親節慶祝活動、運動會、兒童節慶祝活動」等。
(七)實施課程評鑑:課程評鑑是課程改革的樞紐。一方面,學校針對校外課程決定層級所規劃的課程進行評鑑,提供評鑑結果回饋到課程發展改進的流程中,促進校外課程設計力求完善。再方面,對學校自身進行的課程發展進行評鑑,希望能使本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成果益趨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