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小說家。祖籍河北豐潤,生於中華民國上海公共租界。本名張煐,後因入學需要,母親黃逸梵(又名黃素瓊)以英文名Eileen譯音。
上海淪陷時期,發表《沉香屑 ‧ 第一爐香》、《傾城之戀》、《心經》、《金鎖記》等中、短篇小說,震動上海文壇。
1952年張愛玲以完成未完成的學業為名離開中國大陸,其後赴美。在美國期間翻譯了清代吳語小說《海上花列傳》(韓邦慶所著),又寫了文學評論《紅樓夢魘》。
張愛玲一生見證了中國近現代史,漂泊於上海、香港、天津、美國各地,最後在美國定居,並於1960年取得美國國籍。早在之前,1956年時,張愛玲就已經和大自己36歲的德裔美國人賴雅結婚,賴雅逝世後,張愛玲在美國終老,1995年9月8日,因為動脈硬化心血管病去世於美國加州洛杉磯市西木區羅徹斯特大道的公寓,享壽74歲。
〈愛〉是張愛玲女士的《流言》這本書中的一篇散文作品,而這個作品還被加入了旋律,使其成為一首好聽的歌曲~~(原來你也在這裡)
這是真的。
有個村莊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許多人來做媒,但都沒有說成。那年她不過十五六歲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後門口,手扶著桃樹。她記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對門住的年輕人,同她見過面,可是從來沒有打過招呼的,他走了過來。離得不遠,站定了,輕輕的說了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她沒有說什麼,他也沒有再說什麼,站了一會,各自走開了。
就這樣就完了。
後來這女人被親眷拐了,賣到他鄉外縣去作妾,又幾次三番地被轉賣,經過無數的驚險的風波,老了的時候她還記得從前那一回事,常常說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後門口的桃樹下,那年青人。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
我們所認識的張愛玲女士僅僅只是課本上一篇文章的作者,而今天的課程讓我們重新認識了她,體會到她筆下所蘊藏的情感,在讀她的作品時,我們就如同書中的角色般情不自禁的帶入了情感,而這使她寫的字字句句都令我們為之動容,她寫了許多愛情名句,也句句深得人心,帶領著我們認識不同的愛情,我們相信這些經驗在未來能夠幫助我們面對愛情中的種種困難,並且讓我們每一個人都獲得幸福,而這也是文句的奇妙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