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群家長聚集在一起,他們渴望給孩子一個與傳統體制截然不同的學習環境。
他們的夢想不只是讓孩子學習書本上的知識,而是能夠呵護他們的心靈與感官,
讓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被溫柔守護。
這就是花蓮山海璞光華德福共學園的故事;一個以華德福理念為核心、用心構築的共學社群。
「迎著光,走一條辦學的漫漫長路」
「花蓮山海璞光華德福共學園」是由一群花蓮家長自發辦學、努力運作的一所華德福實驗教育空間,位於花蓮壽豐鄉,是一所融合親子共學與小學教育的混齡學校,以華德福教育為基石,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以申請個人自學的方式,將孩子聚在一起成班上課,課程設計結合主課連續教學,涵蓋手工、藝術、木工、戶外探索、農耕、遊戲和優律思美等,並融入土地特色,幫助孩子與自然深度連結,實踐華德福教育的真善美。
🌲從零開始,一磚一瓦共築理想🌲
2014 年夏天,3 個孩子的媽媽吳佩容在網路發出號召,招集願意一起陪伴育兒的家長們碰面聚會,五個家庭因此聚集起來,開啟了一條柳暗花明、峰迴路轉的幼兒共學之路。
隨著孩子日漸長大、共學家庭逐年增加,希望向上長出一個國小華德福教育園地的心願也越來越強烈。終於,2017 年發展出第一屆國小部共學園,假壽豐鄉東華大學旁的志學新邨社區民宅,開始投入體制外華德福國小教育實踐。2018 年國小部邁入第二屆,透過更聚焦的共識、更積極的努力,以及各界慷慨動容的幫助,包括花蓮縣警察局吉安分局、壽豐鄉公所、花蓮縣華德福教育學會的大力支持,終於認養荒廢十多年的重光派出所作為國小共學場地。
在沒有穩定經費挹注下,靠著團隊各樣才能,以及認同者捐贈的物資與金錢,也靠著申請計畫,胼手胝足地在那一片荒蕪殘敗中整建出教育基地。
文/花蓮山海璞光華德福教師 - 羅敏儀
國小部雖由幼兒共學快速擴展而來,卻因準備不足與經驗落差迅速累積內部壓力。幼兒共學建立在長期陪伴與互信基礎上,國小教育則因陪伴跨度長、專業需求高,缺乏穩定顧問與明確方向,引發教師、家長間理解與期待落差。新舊成員理念不一、溝通困難,導致情緒累積與嚴重分裂。即使外部專家協助,也無法即時解決根本問題,最終國小部經歷核心家長出走、班級分裂等風暴。儘管如此,在堅持與互助中逐步重新整合成「山海璞光華德福共學園」,在各界捐款支持下搬遷到壽豐新校區。直到今天,已經是踏入辦學的第 11 個年頭了。
幸而,2023 年經引介得以邀請克昌老師來花蓮交流互動,老師對人智學理論與實踐的深度經驗、對華德福學校發展歷程的多年參與和觀察、深入淺出說明引導的表達能力、透過意識會談帶領討論交流讓大家通通覺得"被接住"的溝通實力,讓我們生出強烈期待,希望克昌老師能成為引領伴走學校和花蓮教育社群發展前行的重要顧問。也感謝激勵協進會人智學園深具遠見,支持老師在全台灣推廣人智學公益講座,支持遠道而來花蓮開辦意識會談讀書會並陪走學校發展。
週末兩個整天,共學園夥伴聚在一起,凝聚共識和願景。我們梳理山海璞光成立10年來走過的歷史,還有一位從最初光小孩創始,就一起的夥伴,仍持續參與至今,她超級棒的,是無可取代的力量。 任以真
無數的挑戰在這10年裡成批成批降臨,內憂外患加身,都沒有停止過我們的步伐。本想,可能是因為大家對孩子的愛吧。老師卻說,是因為我們的純粹!
哈哈是反諷嗎?夥伴當場就笑開。在這個時代,純粹?已經從讚美語詞裡消失了!但老師是真心欣賞這份純粹,讓我們也得以獲得力量如此看待自己,原來,我們都還保有純粹呀!那不是天堂有的品質嗎?
前進的力量擾動的力量,優勢劣勢,迎接孩子入世的一所學校該有的組織架構,大環境挑戰,願景圖像和策略......,我們萬分榮幸能有克昌老師做引路人,幫助一一聚焦,討論。 鄭克昌
其中最難的,是那些抽象的精神性的東西,要用心去感覺用思想去把捉用言語說出。老師帶我們延展靈性天線,往上往上,去接住時代之靈邁開爾大天使往下注入的靈泉,並使之清晰。練習心的思維。
是啊,一所華德福學校首先重要的不是課程教學軟硬體,而是能成為引領孩子入世的容器,讓靈性存有能具現於三次元地球。這些靈性存有是愛之靈、和諧之靈、平衡之靈、自由之靈、和平之靈、堅毅之靈、喜悅之靈、......,我們期望引領地球進入新時代孩子們,所具備的品質。
先成為一個人,然後才是其它。
(在Dowsing中呼請和感受的愛之靈、和平自由平衡喜悅健康豐盛之靈......,原來就是史代納說的靈性存有啊。再次感覺到心的思維有光照穿透的清晰,呃,一點點啦)
最後,我們凝練出“農場學校”這個圖像(其實是老師幫忙說出來的,我一直在想和做類似的東西,但就是怕怕的,不敢說出來。也許夥伴也一樣?)
並且就學校、協會、家長、外部力量五年發展策略,做了一番小組討論再整合。當然,還需要更多討論與更加明確細緻。這就是接下來的工作了。
(啊這不就是琳恩祖母說的,把夢時空的靈境,帶入物質世界使其具現的過程嗎?茂琳聖哲曼、阿納絲塔夏......無數新時代法門都談到,在心靈之眼中使其清晰、栩栩如生,是創造的不二法門。)
很高興,我們做了這件事,有了如此的進展,更高興,夥伴的表情和回饋都是滿滿的正向力量。
蘇格拉底說自己是產婆,透過一層層提問,幫助人們精鍊出真、 善、美的哲思。我們不是哲學家,而更多是母親與父親,生育養育培育孩子。我們紮根所在之處,創造具現。
今早的煙斗,向大靈們祈請,所有純粹的夢想、美善的夢想都得幫助都得力量,從我自身到夥伴再擴大擴大,從宇宙,再回來~A HO~
用音樂,守護一所夢想中的學校
在花蓮,有一群像17世紀宣教士的教育者,犧牲家庭與收入,只為守護一群孩子的學習自由。他們用雙手與信念,築起一座山海之間的共學園,夢想有一天能為未來的孩子們打造一座農場學校。
即使現實殘酷,即使資源有限,他們從未想過放棄。
2023年克昌老師每個月來到花蓮山海璞光開啟社群內的意識會談和陪伴教師團,今年更決定重拾媒體總監的專業,幫她們辦幾場募款演唱會,音樂會名稱「為山海唱璞光的歌」。
✨✨首場音樂會將於6月22日登場,歡迎大家計畫個小旅行,和我們一起來支持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