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牌时,我们经常能看到对手在思考他们的下一步行动。最初接触扑克时,我花了很多精力去观察这些对手,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线索,了解他们在思考什么。
后来,我的一位朋友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他说:“在低级别的比赛中,你遇到的很多牌手,他们思考的时候脑子里基本都是一滩浆糊。”这句话虽然有些刻薄,但却反映了一个重要的现实:大多数牌手并没有建立一套系统的思维方式,使他们能够逻辑清晰、重点明确地做出决策。
因此,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德州扑克高手的思维方式。
流川枫的“三威胁”
在《灌篮高手》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桥段。流川枫在全国大赛前主要依靠个人持球进攻,这使得防守他的对手只需针对他的突破就能大大限制住他。因此,他一直无法在一对一中战胜仙道和沢北。
在德州扑克中,思考的过程与篮球中的策略其实有着相似的道理。许多玩家仅依靠所谓的“感觉”进行决策,而另一些玩家则完全依赖GTO(博弈论最优策略)。这种片面的思考方式往往无法帮助我们最大化期望值(EV)。
在《灌篮高手》中,流川枫最终在与山王的比赛中领悟到了“三威胁”的重要性,使得沢北在防守他时必须兼顾他的传球、突破和投篮的多重可能性,从而打破了沢北对他的封锁。在扑克中,我们也需要采取类似的方法,从多个角度思考如何应对对手。
当流川枫接到球时,他会首先调整重心和呼吸节奏,使自己进入一个准备状态,并从传球、投篮和突破三个选项中寻求最优解。同样地,当我们坐在牌桌上,手里拿到两张牌时,也要使大脑进入准备状态,并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
德州扑克的多角度思考方法
1. 明确思考角度:
我们需要知道在做决策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例如,牌桌上的位置、对手的行为模式和当前的筹码量等。
2. 评估判断能力:
我们要了解自己在各个思考角度上的判断能力。比如,我们在评估对手范围和下注策略时的准确性如何。
3. 权衡利弊和重点:
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在各个角度中权衡利弊,找到最优的决策。例如,在考虑是否跟注、加注或弃牌时,综合考虑EV、风险和对手的可能反应。
德扑思考的三威胁
三威胁的核心在于从三个角度思考应对特定情形:
1. GTO处理方法:
根据博弈论最优策略(GTO),假设对手也是采用GTO策略,制定我们的应对方案。
2. 数据针对:
考虑对手及大部分玩家的打法倾向,分析他们的手牌范围与GTO玩家的差异,并据此调整策略。
3. 细节针对:
根据具体观察,调整对对手当前手牌范围的判断,结合细节信息进行决策。
通过这三个角度的综合考虑,我们能够整合GTO、对手的具体数据特点以及观察到的细节信息,从而做出有逻辑、有依据、全局视野的高质量决策。
这三个角度有一定的顺序和重点。首先,我们从GTO处理方法入手,因为这是决策的根本依据。有了GTO作为基础,我们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接着,从数据针对角度进行分析,最后结合观察到的细节,做出完整的决策。
一般情况下,思考顺序是1 -> 2 -> 3。然而,也有例外情况。例如,当对手是新手(鱼)时,可以将GTO考量放在后面,优先从数据针对入手,再考虑GTO。如果对手有明显的马脚,可以先从马脚入手进行判断。
1. GTO处理方法
GTO的逻辑和思路训练不是本文重点,这里强调几点注意事项。在每个决策节点上,判断手牌范围与牌面的关系:
- 我们的手牌范围与当前翻牌/转牌/河牌的关系及EV。
- 对手的手牌范围与当前翻牌/转牌/河牌的关系及EV。
同时,评估我们对当前牌面GTO的理解,问自己以下问题:
- 这个牌面对我们和对手的手牌范围有利吗?
- 如何选择下注尺度以最大化EV?
- 我们是否在类似牌面上进行过Solver的计算?结果如何?
- 如何根据当前牌面对Solver的计算结果进行调整?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在小盲位加注3BB,大盲跟注,翻牌AJ7,花色各不相同。
这个牌面相对于我们的牌范围更加有利,但对对手的范围不太理想。考虑到这种情况,根据GTO理论,我们通常会采取相对较小的下注尺度。比如说,假设我们之前在AK4的牌面上使用PioSolver进行过计算,发现需要以高频率使用小尺寸的C-bet。在AJ7的牌面上,我们可以稍微降低一点C-bet的频率,并略微增加下注的尺寸。
2. 数据针对
数据针对的核心是根据对手的打法特点和大部分玩家在特定情况下的处理方式,来判断对手的手牌范围与GTO策略之间的偏差,并做出相应的决策调整以最大化预期价值。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正确的数据针对:
1)HUD数据的利用:分析HUD上的数据,比如对手的3-bet频率、C-bet成功率等,以此来了解对手的倾向和策略。
2)复盘分析:通过回顾牌局录像,分析对手的行为模式和策略,从中找出对手的弱点和习惯。
3)阻断牌的利用:观察是否有重要的阻断牌,例如可能限制了对手手牌范围的特定牌。
4)下注尺度选择:考虑是否有一种特定的下注尺度可以针对性地获取利益,比如根据对手的调整情况来选择下注的大小。
3. 细节针对
在细节针对的思考中,我们着重于根据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微小细节和当前特殊形式来分析对手可能会有哪些与其平时不同的举止。
成功进行细节针对取决于我们对对手各方面的细致观察。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牌局,对手的动作、表情、下注时间和思考时间、言语表达以及上桌时间等都可能与我们的决策相关联。因此,在牌桌上收集信息是至关重要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可能成为我们细节针对的依据的信息:
- 对手在每个街道上反应的时间长短是否透露了什么信息?
- 对手的状态是否高涨?他们对我们的打法有何看法?
- 对手是否在观察我们的打牌过程,并做出相应调整?
- 对手是否通过观察我们的情绪和反应时间来调整策略?
当我们发现对手存在明显的马脚时,我们可以做出大幅调整,采取一些富有创意的举动。但前提是我们必须对这些马脚和观察有着高度的把握。
如果我们对对手的行为和观察并不十分确定,我们可以设定一些调整的底线,以避免过度解读。例如,当我们发现对手的3-bet尺寸偏小但并不完全确定对手牌力时,我们可以设定一个至少符合GTO防守要求的底线,比如50%的底线。
当我们对这些马脚多次观察并且确认后,我们就可以放开手脚进行更大范围的针对性调整。
实战案例
举例来说,在PS的$2.5/$5 Zoom 6-max常规桌中。
● 情景:CO的一位知名职业德扑选手加注至11,BTN的玩家很迅速地跟注。我们在小盲手中拿到了9♠8♠。
● 思路:从三个不同角度出发进行思考:
1. GTO处理方法:对于我们的同花连,我们需要采取一部分跟注,同时也要进行一定比例的3-Bet诈唬。
2. 数据针对:CO位置的选手是一位知名的职业德扑选手,对他的加注我们暂无特殊解读。而BTN位置的玩家以$300的筹码进入游戏,很可能是一位娱乐性玩家。如果有娱乐性玩家参与底池,我们可以适度增加跟注的频率。
3. 细节针对:BTN位置的娱乐玩家跟注速度极快,这表明他对自己手中的牌有着清晰的认知。因此,采取强牌慢打的策略在此情况下可能效果较低。
● 决策: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考量,我们决定适度增加跟注的频率,以随机跟注66%,并采取33%的3-Bet诈唬策略。本次我们选择了随机跟注。
● 情景:在我们跟注后,大盲的知名职业选手迅速地进行了3-bet,将筹码压至60,CO和BTN选择了弃牌。
● 思路:我们依然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
1. GTO处理方法:这是一个相对边缘的决策点。
一方面,考虑到BTN位置有一名娱乐玩家进入底池,我们在小盲的跟注范围会扩大,因此98s并不是我们手牌范围中的底牌。此外,考虑到对手的3-bet尺寸并不是特别大,我们的筹码堆叠还相对较深,因此跟注并不会导致负预期价值。
另一方面,我们的手牌在没有位置优势的情况下,面对对手的3-bet压力时的可玩性较低,在大部分的翻牌情况下都会被迫弃牌以避免对手的C-bet。
2. 数据针对:考虑到BTN位置有娱乐玩家参与,大盲的3-bet更倾向于采用线性范围,以便与BTN的娱乐玩家展开一对一的底池对决。我们的手牌在面对这样的线性范围时处于劣势。
3. 细节针对:对手迅速进行的3-bet行为通常意味着较强的牌力。
● 决策:基于以上考量,针对对手牌力较强的特点,我们决定随机跟注15%,而弃牌的概率为85%。本次我们选择了随机跟注。
● 情景:翻牌面为7♦6♠A♠,底池总额为142,对手在我们选择过牌后立即进行了35的c-bet。
● 思路:我们依然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
1. GTO处理方法:在这样的情况下,大盲位置往往会频繁采用小额的c-bet策略。我们手中的9♠8♠在GTO方面是最适合选择过牌后再加注的手牌范围之一。这样的决策让我们在保持高底池权益的同时,不会阻断对手可能持有的包括高牌和一对在内的各种手牌组合。
2. 数据针对:对手的c-bet尺寸是标准的小尺寸,暂时没有特别的解读。
3. 细节针对:对手做出了迅速的c-bet动作,但目前我们暂时无法从中得到特别的信息。
● 决策:基于GTO原则,我们选择了过牌后再加注到98。
● 情景:大盲在思考了几秒钟后将3-bet尺寸提高到182。
● 思路:我们依然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
1. GTO处理方法:对手的行为并未符合GTO框架,因为大部分强牌往往会选择更大的3-bet尺寸来施加更大的压力,而对手却选择了更小的尺寸。因此,我们手中的牌如果选择跟注,一旦转牌没有改变局势,我们就会陷入尴尬境地,因此我们的手牌几乎是最适合全下半诈唬的。
2. 数据针对:大部分玩家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小额3-bet往往持有较强的牌。考虑到大盲是一名职业选手,可能会有更深入的思考,但我们之前与他的交手历史显示,他更可能倾向于价值下注。
3. 细节针对:大盲的动作速度快,充满自信,这表明他的手牌范围中可能有更多的价值下注。
● 决策:尽管我们分析认为对手的手牌范围偏向于价值下注,但我们手中的牌几乎是最适合全下半诈唬的。考虑到跟注可能使我们陷入困境,并且我们的全下范围中没有诈唬手牌,我们决定选择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