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盲注为5-10刀的常规牌桌上,一个极具攻击性的玩家坐在后位,将下注加到了30刀,而只有大盲位选择跟注,手中拿着A♥10♥。翻牌为Q♥6♥4♠,大盲位成功命中了坚果同花听牌,然而他选择了过牌,而对手则下注了60刀。转牌出现J♣,大盲位的牌形进一步改善,形成了卡顺听牌。这时他选择主动下注80刀,而对手则跟注。为何大盲位在转牌时突然选择主动下注?这是一种半诈唬的策略吗?如果是,为什么他的下注如此保守?考虑到底池已经积累到180刀,而他只下注了80刀。
大盲位之所以在转牌时选择下注,并不是为了完全的诈唬或半诈唬。尽管他希望自己的下注能够让对手弃牌,但这并非他的唯一目的。大盲位的下注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限制对手的行动,阻挠其进一步构建底池。庄位可能会放弃一些较弱的手牌,但如果对手持有像66这样的强牌,庄位是不太可能弃牌的。因此,大盲位的转牌下注实际上是一种防御性的下注策略。
♠ 阻隔式下注 ♠
阻隔式下注,指的是坐在不利位置的玩家反主动下一个较小的注,其目的是在这一轮下注中尽量保持较低的价格。
在这局牌中,大盲注手中拿着同花和顺子听牌,他自然希望看到第五张牌的结果,但同时又不希望在转牌圈面对一个巨大的下注。他担心,如果他选择跟注,对手可能会进行一个高额的加注,这将使得他支付额外的费用来看到最后一张牌。
通过进行阻隔式下注(即下注80刀),大盲注自己设定了一个“价格”,而不是让对手来决定下注的数额。这种策略可能会面临两种结果:①对手放弃牌面,大盲注立即获得底池;②对手选择跟注,这样大盲注只需支付80刀就能看到河牌,而不是被迫支付更高的数额,比如180刀的大注。
大盲注通过阻隔式下注控制了听牌的成本,提高了在成牌后的利润。
当然,阻隔式下注也存在风险,可能会面临对手的加注,加注的数量可能会使大盲注完全失去利润,甚至损失更多。
让我们假设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其相应的概率。例如,如果大盲注选择放弃牌面,对手有80%的几率下注180刀,20%的几率选择放弃。而如果大盲注进行阻隔式下注,对手有10%的几率放弃牌面,70%的几率跟注,20%的几率加注(加注金额足以让大盲注放弃)。
假设大盲位听牌的反向赔率是3:1,即同花听牌的两张补牌可能会形成一对,从而让对手有中葫芦的可能性。在转牌圈,底池为180刀。如果大盲位下注80刀并让对手弃牌,他将直接获得180刀的底池。如果他下注被跟注,那么有1/4的几率他能赢得260刀(底池180刀加上他的下注80刀),而有3/4的几率他将输掉80刀。
实际上,由于潜在的赔率存在,大盲位成牌后的平均盈利会略高于260刀,例如在河牌圈可能会多赢100刀。
因此,大盲位下注80后,有1/4的几率赢得360刀,有3/4的几率输掉80刀。如果他下注80刀后被加注,大盲位将输掉80刀。因此,大盲位在转牌圈进行阻隔下注的期望值为23:
23=(0.10)(180)+(0.70)[(0.25)(360)+(0.75)(-80)]+(0.20)(80)
如果大盲位选择跟注80刀,结果将是盈亏平衡。因为成牌后有希望在河牌圈多赢180左右,所以结果就是盈亏平衡:
0=(0.25)(540)+(0.75)(-180)
至于过牌这个选项,其期望值主要来自对手也跟着过牌,那么大盲位就可以免费听牌了。假如庄位真让大盲位免费听牌,那成牌后他有机会在河牌多赢50刀。因此,过牌的期望值就是11:
11=(0.80)(0)+(0.20)(0.25)(230)
由上述结论可见,大盲位利用阻隔下注获得的期望值比不这么做的时候多了12刀。当然,在实战中,并不建议像上述过程一样进行决策思考,但通过这种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一些因素是如何影响你的决策的。
♠ 河牌圈的阻隔下注 ♠
在上一个例子中,我们讨论了如何利用阻隔下注来降低听牌的成本,但阻隔下注不仅适用于河牌之前,在河牌圈所有公共牌都发出来之后,这种策略同样适用。特别是当你手中持有中等牌力的牌型,例如较强的一对时,这些牌型通常只够用来过牌或跟注。举例来说,如果对手在河牌下注了半个底池(这是比较常见的做法),你的底池赔率此时就是3:1。如果你相信自己的牌力赢率超过25%,那么你应该考虑跟注。
具体而言,如果底池是200,你在河牌圈与某个对手对决,如果你选择过牌,对手可能会选择过牌或下注120。假设对手下注,而你估计自己跟注后的赢率是35%,而你的赔率是8:3,那么你应该选择跟注。跟注的期望值是34,即:
34=(0.35)(320)+(0.65)(-120)
如果对手的下注少于120,你的成本会更低,利润也会更高。这时候,你可以考虑使用阻隔下注来达到目的。
举例来说,你可以先下注80,假设被跟注的赢率仍然是35%(如果被加注则输掉),那么你的期望值会因为阻隔下注而增加。
简单来说,假设你选择过牌后,对手下注的可能性为50%(你一定会跟注),而如果你下注,对手下注或跟注的可能性也是50%(假设你过牌对手也过牌的话你的牌百分百会赢)。
让我们来比较一下过牌-跟注和阻隔下注之间的不同期望值。
过牌的期望值为117,计算公式为:
117=(0.50)(200)+(0.50)(0.35)(320)+(0.50)(0.65)(-120)
而阻隔下注的期望值为123,计算公式为:
123=(0.50)(200)+(0.50)(0.35)(280)+(0.50)(0.65)(-80)
经过比较后,我们可以看到阻隔下注的期望值比过牌-跟注多了6刀。当然,这只是我们假设的情况。在实际游戏中,下注数量和50%的跟注率都是我们假设的。在真实游戏中,当你选择过牌时,对手可能会选择价值下注或者诈唬。
举例来说,如果对手会用50%的牌型来进行价值下注或者诈唬,那么如果你先下注,她会弃掉几乎所有的诈唬牌,而且会用一些较弱的牌型来跟注。
然而,如果对手是一个高手,擅长诈唬技巧,那么她会有更多的牌型可用来诈唬。面对这样的对手,阻隔式下注就可能不那么有效了,因为你更希望对手在诈唬。
同样地,如果对手更倾向于跟注而不是诈唬,那么在面对这些跟注站时,你可能会选择价值下注而不是阻隔下注。因为对手不太可能诈唬,所以你也可以用一些较弱的牌型进行价值下注。
如果你下注后被对手再次加注,如果你不是那种过度使用阻隔下注的人,那么对手用来加注的牌型比你更大的可能性就会很高。如果你过度使用阻隔下注,聪明的对手可能会察觉到你的小伎俩,进而调高对你的加注率。在这种情况下,阻隔下注的效果就会减弱。
♠ 阻隔下注的缺点 ♠
阻隔下注的确是一项有效的策略,特别适用于那些理解能力较差的对手。但是,如果你的对手非常狡猾,打得很凶,那么就需要小心使用这种策略了。
就像前面的例子所提到的,当你在河牌圈进行阻隔下注时,你是先行动的,这可能会导致有经验的对手提高他们的诈唬率,以攻击你的中等牌力。面对这样的对手,你可以调整策略,用较强的牌型进行过牌-跟注,诱导他们诈唬,就像合气道高手一样,“借力打力”。
另一个频繁使用阻隔下注的缺点是,对手很容易看穿你的底牌。一般来说,阻隔下注的金额较小,通常是在不利位置的玩家做出的行动。如果你的小注表示弱牌或中等牌力牌型,对手一旦知道了这一点,就可以利用这些信息来剥削你的漏洞。
♠ 如何防御阻隔下注 ♠
阻隔下注最怕的就是被加注。要判断对手是否在做阻隔下注,通常要注意小注的行为,尤其是在河牌前。如果有人看起来似乎想要便宜听牌,那就要留意可能是阻隔下注的迹象。
♠ 结论 ♠
总的来说,阻隔下注是一种坐不利位置的玩家采取的主动行动。它的目的通常是利用低额的下注来自己“定价”。在河牌前,阻隔下注通常与听牌有关,而在河牌圈,它通常代表中等牌力或弱牌。对于缺乏经验和观察力的对手,使用阻隔式下注最为有效。但是,过度使用阻隔下注会让敏锐的对手察觉到你的意图,并利用加注来进行反击。因此,在使用这种策略时,一定要谨慎,避免过度冒险或过于明显地暴露自己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