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口位拿到JTs,limp和raise的正确时机

       在翻牌前,当前面的玩家都选择弃牌后,轮到你采取行动了。你认为自己的牌值得入局,那么入局的方式通常有两种选择:


       1. 溜入或加注。

       2. 如果选择加注,你需要考虑加注的数量。这个加注量是固定的还是可以变化的?或者根据不同的位置来确定不同的加注数量?


       这些问题在我们翻牌前经常需要处理。


       如果我们根据对桌上玩家的风格以及他们对溜入和加注的反应做出具体的假设,那么从数学的角度来看:


       如果你是第一个入局,那么选择加注肯定比溜入更好。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加注能够增加对手继续跟注的成本,从而提高你赢得底池的机会。加注也能更有效地控制局面,并让对手更难以读取你的手牌。然而,加注量的选择应该考虑到你的手牌强度、位置、对手的反应以及牌桌动态等因素。因此,针对不同情况可能需要调整加注的数量,以最大程度地利用你的牌桌优势。


       我第一次真正意识到这一点,是多年前与一群计算机高手一起玩牌时的经历。


       当时,这些高手正在研究神经网络领域的课题,我们一起玩了一段时间牌。在总结每个人打牌的错误时,我意识到了这一点:如果你选择加注入局,其他玩家弃牌的几率就会更高。假设所有人都弃牌,那么你就多了一个盈利的机会。


       与此相符,《扑克数学》一书的作者也从另一个角度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只有通过加注入局,才有可能让大盲位玩家犯错。


       如果你选择加注,大盲位可能选择跟注、反加或弃牌,而你所选择的加注数量却可以千差万别。因此,无论大盲位选择跟注、反加或弃牌,他都有可能犯错。


       然而,如果你只是选择平跟或溜入,那么大盲位就拥有了一个免费看牌的机会。你没有制造让大盲位犯错的机会。在德州扑克游戏中,别人的每个错误(尽管很小)都是你赚钱的机会。因此,只是选择溜入就相当于放弃了一些对你有利的权益。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结论是以一定的假设为前提。尽管在某些假设条件下上述观点是成立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完全就得舍弃溜入这一战术。在实际游戏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并灵活运用不同的策略。


       在实际战斗中,有些情况下仍然值得考虑成为第一个溜入底池的人,其好处包括:


       - 第一个溜入底池,你能够以更低的成本看到更多的翻牌。如果你的目标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那么溜入是比加注更为适合的选择。在某些牌桌上,你成为第一个溜入底池的人可能会吸引其他玩家跟进,从而以最低的成本玩转一个较大的底池。


       - 第一个溜入底池,你可以更好地隐藏手中的大牌。作为第一个溜入底池的人,不要局限于每次都使用同花连牌或小口袋对这类明显的投机牌去溜入。有时候,即使拿到强牌,也可以选择溜入。这种混合的玩法会让对手难以读懂你的手牌。


       - 如果你在翻后有出色的技术,那么溜入底池也是很合适的。如果你认为自己在翻牌后具有技术优势(许多高手都有这样的信心),那么你可以增加作为第一个溜入底池的次数。但如果你的翻后技术一般,那么加注入局可能更为适宜,以减少翻后对手的人数。


       - 溜入底池意味着“邀请”更多玩家加入局面,这意味着每次入局你和对手的筹码都面临着潜在的风险。如果你的技术不错,那么局势显然对你更有利。如果你的技术比桌上大部分玩家都强,那么你的优势就会更加明显。我们前面提到的溜入而不是加注的这个小错误(理论上来说)的价值损失很小,甚至可能远远小于一个大盲注,但如果你成功地吸引对手进入局面,并且能够抓住他们的失误并清空他们的筹码,那么这种策略所带来的价值将远远超过一个大盲注。


       当然,上述观点并非绝对,也缺乏足够的数学依据来支持。然而,在德州扑克中,决策并不仅仅依赖于数学因素,还涉及到众多其他因素。以我的实战经验而言,我发现在我作为第一个溜入底池时,相比于百分百选择加注,采用加注混合溜入的策略往往能给对手带来更多的麻烦。尽管一些德扑高手可能对此持不同看法,他们认为如果前面的玩家都弃牌,作为第一个入局的人,应该百分百选择加注。


       如果你发现自己面对的对手非常强,技术比你好,那么你应该停止采用翻前溜入的策略,而是百分百选择加注入局。对于技术较差的玩家来说,翻牌后的码量越浅,对他们就越有利,因为码量较浅时,有助于简化翻后的决策过程。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当游戏中频繁出现加注并且玩家的打法非常激进时,你应该避免溜入局。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想玩一手牌并且是第一个入局的玩家,你应该选择加注而不是溜入。这样做是为了避免陷入困境:一旦溜入局后,遇到一个激进的玩家加注,无论你选择跟注还是弃牌,长期来看都会造成较大的成本损失。


       对于第一个加注入池的人来说,确定合适的加注量是至关重要的。


       主流玩法通常有三种:


       - 加注量保持不变,例如始终为3大盲注(bb);

       - 根据位置不同,加注量也不同,即前位加小注,后位加大注,但相同位置下加注量保持一致;

       - 随意选择加注量...


       前两种玩法不会过多地透露信息给对手,而第三种策略则需要更多地考虑对手的情况。如果你觉得有人比你打得更好,可以使用固定的加注量;而如果你自信比其他玩家打得更好,那么就可以适当地调整加注量。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对手会不断猜测和判断你加注量的含义。如果你的加注量有明确的意义,例如大牌加大注,小牌加小注,那么敏锐的对手很可能会识破。但如果你随机选择加注量,他们就很难推断出你的打法。


       简而言之,不要让对手清楚地了解你在做什么。


       为了做到这一点,你需要了解什么是互补策略。互补策略指的是:


       在游戏过程中,你的一个动作或一组动作在对手看来具有多种解释。


       举个例子,如果你在枪口位加注到3bb,通常情况下,只有当你拿到非常强的牌时才会这样做。然而,如果你总是只有拿到非常强的牌才在枪口位加注,敏锐的对手可能会迅速察觉到这一漏洞并加以利用。


       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应该用很多弱牌加注入局,因为经常在前位用弱牌加注会增加长期的成本,并且如果你的加注范围中包含过多的弱牌,敏锐的对手也会逐渐发现并加以利用。


       听起来确实有些两难,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让我们打个比方来说明。假设你是枪口位的第一个入局者,你面临的选择是加注还是溜入。为了更好地决定,你可以将你的起手牌分为三类:一类是总是用来入局的牌;第二类是有时用来入局的牌;第三类是从不入局的牌。


       下面是分类示例:


       - 大口袋对 →→→ 总是入局

       - AKs、AQs、AJs →→→ 总是入局

       - 中等口袋对 →→→ 总是入局

       - 小口袋对 →→→ 偶尔入局

       - AXs(X<Q) →→→ 偶尔入局

       - JT或JT+同花连牌 →→→ 总是入局

       - <JT的同花连牌 →→→ 偶尔入局

       - AJo、AQo →→→ 偶尔入局

       - 其余牌型 →→→ 从不入局


       不同类型的牌,需要采用不同的玩法。首先,让我们来看大口袋对。


       拿到大口袋对时,通常会选择加注入局,但偶尔也可以选择溜入,这样做会向对手传达一个信息:即使溜入局,我的牌也不弱,也有可能是大口袋对,因此不要轻易攻击我。例如,你可以选择80%的时候加注,20%的时候溜入,这样的平衡是不错的。


       接下来看AK和AQ,AK的加注率可以是70%,溜入率是30%,而AQ的加注率和溜入率则可以是五五分,这样的分配是比较合理的。


       这里提到的频率只是举例说明,实际上每个位置如何处理加注和溜入的范围,应该根据个人经验总结。


       对于那些只偶尔入局的起手牌来说,除了考虑加注和溜入的频率,还需要考虑弃牌的频率。例如,比JTs小的牌通常不适合总在前位入局,因此可以考虑在40%的时候选择弃牌,40%的时候溜入,剩余的20%选择加注。


       如果你在枪口位采用这样的随机策略,那么即使是观察力很敏锐的对手,也很难判断出你的范围。


       在其他位置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式入局,无论是前位、中位还是后位,都应该有相应的入局策略。即使在小盲位,如果前面的玩家都弃牌,你也应该有独特的入局方式。


       在线上游戏中,我们可以通过创建针对各种情况的图表来辅助这些入局策略,但在线下游戏中,我不建议仅仅依赖复杂的表格来玩牌。相反,应该在掌握了德州扑克的各种基本原理后,根据具体情况来灵活应对。


       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在之前的一局牌中,我坐在CO位,前面的玩家都弃牌了,我手里拿到了44,而后面还有三位玩家尚未表态。按照我的习惯,在后位时,我通常会选择用44加注,概率大约是90%,只有10%的时候才会选择溜入。考虑到这是线下游戏,所以频率只需大致确定,无需过于精确。


       然而,问题是,长期来看,打了很多手牌后,我们如何确定当前这手44到底是属于90%的加注还是10%的溜入呢?


       一个简单的方法是利用手表的秒针作为随机数生成器。假设你自己决定加注的频率为75%,溜入的频率为25%,那么“这次”是加注还是溜入,你只需看眼自己的手表即可。如果秒针在0-45秒(60的75%)之间,那么你就加注;如果在45-60秒之间,那么你就溜入。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随机化你的打法,而且不会造成很大的偏离,相比于单纯依赖模糊的经验进行决策,这样做更为可靠。


       假设你在前位拿到了AA,根据你的计划,80%的情况下会选择加注,20%选择溜入。但此刻你很想拿下这个底池,于是你决定加注。这时候,你的决策逻辑和过程实际上已经偏离了原来的策略。


       我们随机化自己的打法的目的是让对手难以捉摸我们的加注或跟注。通过这种方式,无论我们在哪个位置加注或溜入,我们的范围都可能大到AA,也可能小到同花连牌。这种策略的好处在于,当我们拿到强牌时,可以吸引更多对手入池,而当我们拿到小牌时,也能得到更多尊重(因为对手不能确定我们一定拿着弱牌)。这种策略对于后续的发展非常有利。


       在考虑起手牌策略时,我们必须考虑到我们翻后的技术水平。


       如果你的翻后技术低于平均水平,那么你在翻前的入局范围就应该更强,赢率更高。换句话说,你应该减少溜入的频率,更多地选择强牌加注和反加,并且加注的数量可以大一些。


       相反,如果你的翻后技术非常出色,那么你可以采取相反的策略,增加溜入的次数,减少加注的次数,而且加注的数量可以小一些,范围也可以更宽。


       尽管这听起来可能有些老套,但却是非常重要的原则。我们必须正确评估自己的水平。根据我的经验,我发现大部分玩家,甚至一些打得不错的人,都高估了自己的水平。因此,如果你不确定自己和其他玩家的翻后水平谁更高,那最好采取保守的策略。简而言之,按照自己翻后水平较差的预设来处理:减少溜入的频率,更多地选择强牌加注和反加,且加注量可以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