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剥削对手的漏洞

       使用剥削性策略与平衡策略完全不同,平衡策略是建立在假设对手将使用最优打法的基础上,而剥削性策略则是假设对手的打法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具体的错误或漏洞,然后我们通过偏离平衡,调整打法去利用这些漏洞提升我们的EV。


       然而,使用剥削性策略存在一定风险,因为制定剥削策略时需要偏离平衡,而任何偏离平衡的策略本身都是可被剥削的。当我们猜测对手会怎么打时,我们也有可能会猜错,比如在对手想跟注时做了诈唬等等。


       有些对手身上的可剥削漏洞很明显,比如当对手频繁弃牌时,我们可以增加诈唬的频率,但难点在于该选择何种牌型去进行诈唬,以及如何正确地剥削。


       剥削的前提是读牌,如果能够正确读牌并凭此做出行动,那是非常令人满意的。然而,我们有时会在这一点上走偏。我们不应该仅仅因为对手频繁弃牌就盲目地下注。我们应该先考虑自己的默认打法是什么,再去思考是否应该或何时应该为了剥削而偏离默认打法。


       在做决定时,我们需要先判断它是否接近平衡。当对手的错误越严重,而我们越肯定他会犯这个错时,我们制定的剥削策略就可以越不平衡。


       然而,现实中很多玩家会直接跳到读牌那一步。比如,在河牌完全不是拿着坚果牌时碰到对手下注,这些玩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对手的激进程度如何。然而,对手的激进程度在我们做决定时很少需要考虑到。


       另一个不足之处是,如果你完全没有读出任何对手信息,那你可能会感到困惑。有些人会在论坛询问一手牌的建议时,回复说如果没有更多关于对手的信息,他们是无法作答的。然而,即使没有对手信息,你也应该有能力做出回应。我们经常会在牌桌上与自己完全不了解的对手打一些很大的底池,那么我们就应该知道如何在没有任何读牌时处理这类情况。


       制定剥削策略是测试你对平衡策略理解程度的好方法。如果你明白为什么平衡策略看起来是这样的,那就会懂得如何对各种偏离平衡的打法进行剥削。

若对此感到困惑,透过以下简单例子的分析,或许你将找到答案。


       设想一副只有三张牌,分别是A、K、Q,两位玩家张三和李四进行一对一对局,每人需投入一刀底注,而后每人手中只有三刀,并且只会被发一张牌。


       举例而言,李四始终获得K,而张三则随机得到A或Q,双方对彼此的牌范围了如指掌。


       游戏中只有两轮下注的机会,起始牌的价值永远不变,李四总是选择过牌,而张三则可以选择跟注或下注,下注额在1-3刀之间。


       **问题**


       1. 如果假设张三在转牌时下注1美元,而李四清楚这个下注范围包含他所有的A和1/3的Q,那他应该以怎样的频率跟注呢?


       李四在转牌时应该百分百选择弃牌。


       对于张三而言,若站在平衡的立场上,他应该使用自己9分之7的Q下注,以使得无论李四选择在转牌时弃牌、在转牌跟注后河牌弃牌,还是在转牌跟注后继续在河牌弃牌,结果都是无差别的。


       在此前提下,张三在转牌时诈唬的频率是不足的,这便是他的漏洞。


       那又该如何剥削这个漏洞呢?


       我们清楚,当张三在河牌圈使用他所有的A和1/3的Q下注时是有利可图的,但具体的策略我们不得而知。因此,我们先假设他会这么做。一旦他这么做了,那么李四就不应该选择“在转牌跟注后计划在河牌弃牌”的策略,因为张三应该也会用他在转牌时的整个范围继续在河牌圈下注。假设李四在摊牌时的胜率是8比3(底池8刀,投入3刀),他必须的胜率超过3/8才能获利,但实际上他只有1/4的胜率(当张三拿着Q时)。因此,他最好在转牌时选择弃牌。



       2. 若李四在转牌跟注后,在河牌圈也总是跟注,但张三对李四在转牌时的具体跟注策略并不清楚,那么张三最大程度的剥削策略会是怎样的?


       张三应该在转牌时用他的整个牌范围下注1美元,然后用他的A在河牌圈全下,并放弃他的Q。


       对于李四而言,若站在平衡的立场上,他应该在转牌时使用他牌范围的2/3跟注,然后在河牌圈使用这2/3跟注范围中的2/3牌型跟注。这么做之后,无论张三在转牌时选择过牌,还是在转牌时诈唬后在河牌圈选择过牌,又或者在转牌时诈唬后在河牌圈继续诈唬,其结果都是无差别的。


       从题干可以看出,李四的漏洞是在河牌圈跟注过于频繁,要剥削这个漏洞的办法很明显,那就是不要在河牌圈诈唬。


       但如果在转牌跟注后他就一定要在河牌圈跟注的话,那么李四的最佳策略就是直接在转牌时选择弃牌就好,这样一来,张三就有理由在转牌时诈唬了,即便他知道在河牌圈绝对不会再继续诈唬。


       假设在转牌圈下注1美元后,张三在河牌圈总是以1美元的下注额使用A,而以2美元的下注额使用Q,那么李四应该采取怎样的最大程度剥削策略呢?


       李四应该在转牌圈百分百选跟注,然后在河牌圈面对1美元的下注时选择弃牌,在面对2美元的下注时则选择跟注。


       对于张三而言,若站在平衡的立场上,无论他手中是价值牌还是诈唬牌,在河牌圈的下注量应该是一致的,这样他的对手就无法判断他究竟是在进行价值下注还是诈唬。


       从题干中可以看出,张三因为在河牌圈使用不同的下注量而暴露了他的牌力,这就是他的漏洞。


       站在李四的角度,为了剥削张三的这个漏洞,李四在面对1美元的下注时应该坚决选择弃牌,在面对2美元的下注时则应该选择跟注。考虑到他可以从张三在河牌圈的失误中获利,因此在他眼里,转牌圈选跟注或弃牌的结果就不是无差别的,而为了最大程度地剥削张三在河牌圈的漏洞,他应该总是选择跟注来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个机会。


       这就是为什么在打德扑时保持牌面朝下是有原因的,因为任何可能明显透露你牌力的策略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在这个例子中,张三的策略看起来似乎很荒谬,但在现实中,很多扑克玩家确实会采取这种策略,或者反其道而行之,即拿着强牌时下的注比诈唬时多。假设李四是那种在面对2美元时弃牌率过高,而在面对1美元时跟注率过高的人,那么张三这么做是有合理依据的。他这样做是在最大程度地剥削李四的漏洞,但这并不是常态。


       当我们拿着强牌时,当然希望对手跟注,因此我们会下小注让对手跟得起;而当我们拿着弱牌时,当然希望对手弃牌,因此我们会下大注吓跑对手。


       这种做法听起来似乎合乎逻辑,但这个例子恰好完美地说明了这种做法的不合理性。你应该警惕任何可能明显透露你牌力强弱的下注方式,尤其是在与技术高超的玩家对战时。只要你的打法泄露了一丁点漏洞,他们很可能就会察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