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小口袋对的持有者,你经常会面临在翻牌时未中牌的情况。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你只能选择过牌或者弃牌,放弃手中的潜在价值。除了直接认输外,在某些情况下,你可以将手中的小口袋对转化为一种诈唬策略,以获取更多利益。
今天我们将讨论几种适合将小口袋对当作诈唬牌打出的正确时机。
用小口袋对做半诈唬
在进入Solver时代之前,使用小口袋对做半诈唬并不是一种常见的策略。
然而,自从Solver出现后,人们逐渐发现,在翻牌或某些转牌阶段使用小口袋对进行半诈唬实际上是一种相当有效的策略。
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适合使用小口袋对进行半诈唬的常见情况。
举例来说,当按钮位开局加注而大盲位选择跟注,翻牌出现K♥️9♥️7♣️这样既有花又有顺的湿板时,下注的幅度应该偏大一些,比如说下相当于底池66-75%的注额。
如果选择大注的话,作为翻前加注者的按钮位就有机会迫使大盲位放弃手中22-66这样的低对子。除此之外,像某些7x的牌也可能会因为没有后门花牌而被放弃。
下图显示了当大盲位面对一个底池为66%的下注时,Solver提议的应对策略。
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7x组合的方格中有大片的蓝色,这表示在这种情况下,Solver通常会选择放弃这些牌。尽管这些牌的原始赢率足以让玩家选择跟注,但在不利的位置上,很难将这些赢率转化为实际的收益。特别是在后续有对手再次下注时,7x牌在许多牌面上都难以持续下去。
如果大盲位确实选择放弃7x这类牌,那么他也会放弃大部分对付小口袋对时属于两高张的组合(例如Q6)。在这种情况下,按钮位将他范围中最弱的口袋对作为诈唬牌来打是合理的。
接下来,让我们再来看一下Solver给按钮位的建议,在翻牌出现K♥️9♥️7♣️的情况下。
图片右下角是Solver拿到各类44时的玩法,而下面两张图是33和22的打法:
根据图表显示,当持有最小的口袋对时,Solver更倾向于选择下注而不是过牌,特别是对于那些具有后门花色或后门同花色的阻挡牌的情况。
如果你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口袋对越小,下注率就越高。例如,拿着22时的下注率最高。这是因为口袋对越小,越容易受益于下注所提供的保护。相比之下,22相对于55更容易被对手持有的更高牌盖过。
河牌圈用小口袋对诈唬
在另一种情景下,诈唬牌的选择变得更加重要,尤其是当缺乏天然的诈唬牌平衡范围时。假设,在前一轮中,按钮位开局加注,大盲位跟注,接着在翻牌阶段出现了K♣9♣2♥的牌面。大盲位选择过牌,而按钮位则选择了底池的66%进行C-bet,并且大盲位再次跟注。接着转牌是10♥,两人再次过牌,最后河牌是4♣。
如果你是大盲位,你会选择哪些牌来进行诈唬呢?
几乎所有的听牌组合都具备了诈唬的潜力,例如,有可能是顺子(例如QJ或JT),要么中顺要么中对,或者是同花牌。在大盲位的范围中,唯一一手纯空气牌可能只有极少量的AJo,因为在翻牌时有后门花色,所以可以用来float。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来进行诈唬的牌型比例相对较低,这时候小口袋对就能发挥作用了!
55到77且包含♣的口袋对在这种情况下非常适合用来进行诈唬。(虽然Ax也可以,但这并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或许有人会问,这些牌型不也有摊牌的价值吗?
确实,这些牌型本身具有摊牌的价值。根据Solver给出的数据,这些牌型的胜率大约在25%到30%之间。然而,问题就在于此。
当我们考虑一种情况的“完美”策略时,为了让对手无论做何种选择,结果都是一样的,我们的下注范围就需要一些诈唬牌来平衡。
通过这样做,对手范围中的一些牌型(如果你不下注,对手就会跟注)将无法将其赢率变现,如果他们选择跟注,那么这些牌的期望值将变成零,即平本跟注。
当输入Solver时,软件在拥有这些中小对子时会倾向于进行超过底池的下注诈唬。
在我们的范围中,几乎每一种牌型的胜率都介于20%到100%之间,但我们通常会选择那些胜率较低的牌来进行诈唬。
然而,需要明确的一点是,使用这些牌进行诈唬并不会为我们带来额外的预期价值(EV),因为这些牌本身的胜率已经相当高。因此,只有当按钮位的对手频繁弃牌时,通过使用这些牌进行诈唬,我们才能获得比过牌更高的预期价值。
尽管如此,如果对手注意到我们不会使用这些牌进行诈唬,并且意识到我们的行为意味着什么,一旦我们下注,他们就会明白应该弃牌。这将导致我们的价值下注失去很多预期价值。因此,我们仍然需要及时地使用这些牌进行诈唬。
结 论
在棋牌初学者阶段,我们往往倾向于采用非常简单的思维方式,即把摊牌价值等同于过牌。然而,随着对游戏的理解逐渐加深,我们开始逐渐接受灰色思维的概念,即意识到小口袋对可以作为合适的诈唬牌型。
因此,我们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都应该保持初学者的心态,持续不断地学习和进步。一旦我们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所有知识,那么我们的进步就会停滞不前。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引发你的思考,让你对一些之前未曾涉及的新理念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