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从无限注德州扑克(NLHE)转战底池限注奥马哈(PLO)的玩家来说,这个过渡过程往往比预想中更艰难。即便是我——一个在德州扑克中拥有多年经验的老玩家,也花了近十万手牌才终于在PLO中实现稳定盈利。
问题出在哪?归根结底,有两个关键点:
首先,NLHE中许多“基础扎实”的概念在PLO中根本不适用,甚至有害。其次,PLO的复杂度远超NLHE——这是一款高度依赖听牌结构、组合思维和翻后操作能力的游戏。你不能再只凭翻牌前的强起手牌打通关,而是要在翻牌圈及以后根据牌面变化作出更精准的判断。诈唬在PLO中虽然仍然重要,但必须更加时机精准和结构合理。
为了帮助你避免重蹈我曾经走过的弯路,我整理了这份PLO策略实战指南——25条我真心希望早些年就有人告诉我的建议。掌握这些内容,你的学习曲线将被大幅压缩。
1. 不要盲目跟注3bet,尤其是在劣势牌型上
在PLO中,反加(3bet)范围相较于NLHE要宽得多,因此你面对的3bet牌型并非总是AAxx。但这不代表你可以无脑跟注。
典型的“陷阱牌”包括以下两类:
■ 带一张A的边角牌:如 A♦Q♣9♥4♥。看似拥有顶对潜力,但问题在于:
▶当对手3bet时,他们手中常常是AAxx或高连牌+同花听牌的组合,你这手牌一旦击中顶对,就容易陷入“赢小输大”的局面;
▶如果你击中A高的两对,面对AAxx你几乎无翻盘机会;
▶对手如果拿KKxx直接弃牌,你又赚不到价值。
■ 小口袋对子+杂牌:如 9♥9♣J♦3♠。翻牌前看似安全,实际上翻牌后很难构建强牌型。比如你在 K-9-5 的牌面拿到了暗三,结果却被对手的KKxx打穿。更糟的是,即便对手没有直接超越你,也很容易拿出AAxx+坚果同花听牌来跟你coin flip。
🎯 关键点:暗三平均每八次才中一次,远不足以支撑你在这些边缘牌型上盈利。别让自己陷入翻后劣势牌型的泥潭,果断弃牌是正解。
2. 没位置?你得比在NLHE打得更紧
在德州扑克中,“位置就是权力”,这句话在PLO中体现得更加极致。因为翻后决策频繁、组合复杂,你在每一条街都处于先行动作时,将面临信息不对称的持续劣势。
让我们做个思考实验:
你在六人桌小盲位,前位加注,以下哪手牌适合跟注?
A♠Q♣10♥7♦、7♥7♣2♣10♦、2♠3♠4♦6♥、10♥9♥3♠4♣、K♠Q♦9♦8♥
答案是:一手都不该跟注。
每一手都有潜力,但没有一手在小盲位的环境下足以构成翻后操作的盈利点。没位置时,你必须像极端的TAG玩家那样打得紧而坚决,否则很容易成为价值榨取的对象。
3. 停止入池小连牌,这些牌毁掉的不是一手,而是你的整个盈亏曲线
PLO初学者常被一些“看起来很漂亮”的连牌诱惑,例如 2♠3♠4♥5♦。这类牌的问题在于:
■ 构成顺子的同时,永远不是坚果。你拿到的是底顺,对手轻松完成更大的顺子;
■ 构成同花也几乎不是坚果,例如你用2♠完成了同花,而对手拿着J♠,你基本听死;
■ 你很难构建两对+听花听顺这种多边结构的“monster draw”,意味着翻后操作空间也差。
即便你在翻牌击中听牌,看起来有很多出路,比如听同花+顺子,你也可能是远远落后的劣势听牌。例如你拿2♠3♠4♥5♦,翻牌是6♠7♠K♣,看似完美听牌,对手拿着J♠J♦10♠9♣,此时你只有不到30%的胜率。
🎯 正确策略:除非你在按钮位置并且所有人都弃牌,强烈建议你翻牌前直接弃掉这些边角小连牌。想靠这些牌盈利,除非你能在翻后打出世界级水平,否则只是在拖延爆仓。
4. 构建强起手牌的核心标准
在PLO中,你不能再像NLHE那样只追求“顶对好踢脚”了。你要的是:
■ 协调性(Connectedness):四张牌彼此要有连贯,比如J♠10♠9♦8♦优于A♣K♦9♣2♠;
■ 同花潜力(Suitability):最好拥有双同花,单同花至少应包含坚果花;
■ 高牌结构:偏好J-Q-K-A类高张组合;
■ 远离垃圾组合:不要碰那些边角散牌、无花色协同的牌组。
举几个例子:
✅ 优秀手牌:A♠A♦K♠K♦、J♠10♠9♦8♦、Q♣Q♠J♣10♠
❌ 垃圾手牌:A♣6♦3♠2♠、K♠9♣7♦2♥、J♦4♠4♥9♥
5. 掌握听牌结构是通往盈利的钥匙
在PLO中,你翻牌后拿到的不是成牌,而往往是各种听牌组合:同花听牌、顺子听牌、两对加抽牌、底对加花顺听牌……
区别在于,这些听牌需要组合结构才能成为正EV决策的依据:
■ 裸听牌(bare draw)危险巨大:只有一个方向的抽牌,难以承受下注压力;
■ 组合听牌才是关键:如中对+坚果花听+顺子听等。面对压力你能更从容决定是否全下或反打。
结语:PLO不是NLHE的加难版,而是一款完全不同的游戏
底池限注奥马哈虽然和德州扑克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它有着完全不同的节奏和盈利方式。每一个细节、每一张牌的组合结构都极大影响你的胜率。
若你想从这款游戏中长期盈利,必须摒弃NLHE的一些习惯思维,建立起属于PLO的正确认知和技术体系。而上文的五条建议,仅仅是入门级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