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式下注”这一术语看似复杂,但其实它的概念并不难理解。你可能在牌桌上已经无意识地采用过这种策略,只是没有明确认识到而已。简而言之,几何式下注是一种针对未来几条街投注量进行调整,以便最大化最终全下盈利的下注方式。
掌握几何式下注的技巧,可以帮助你在拿到强牌时更频繁地清空对手筹码。对于那些希望在牌局中保持主动并且高效最大化盈利的玩家来说,几何式下注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学习的策略。
在讲解几何式下注之前,我们需要先理解“几何式底池”的概念。几何式底池指的是每条街的下注量如何影响最终底池的大小。换句话说,较大的下注会导致更大的底池,而较小的下注则会导致较小的底池。
对比两种下注方式
情况 #1:翻牌圈下注小注
假设你在CO位加注至2.5bb,手持A♠K♦,小盲位跟注。此时,底池为6bb,翻牌发出Q♠J♣10♥。小盲位选择过牌,你决定下注2bb,这相当于底池的33%,小盲位跟注。
转牌是7♣,底池变为10bb。小盲位再度过牌,你下注7.5bb,这次下注量占底池的75%,小盲位继续跟注。
河牌是4♠,此时底池为25bb。小盲位再一次过牌,你下注18.75bb,占底池的75%,小盲位继续跟注。
最终,你以坚果顺拿下了62.5bb的底池。
情况 #2:翻牌圈下注大注
在这个例子中,翻前依然是CO位加注至2.5bb,手持A♠K♦,小盲位跟注。底池6bb,翻牌发出Q♠J♣10♥。这次,你选择下注4.5bb,占底池的75%,小盲位跟注。
转牌为7♣,底池增至14.5bb,小盲位再度过牌。你下注10.9bb,占底池的75%,小盲位继续跟注。
河牌为4♠,底池为36.6bb,小盲位再次过牌,你下注27.2bb,占底池的75%,小盲位跟注。
最终,你以坚果顺拿下了90.7bb的底池。
从这些例子中得到的启示
从这两种情况可以明显看出,前期下注量对于最终底池的大小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例子中,仅仅是翻牌圈下注量的变化(从33%到75%),最终导致了近50%的盈利差异。
此外,这一原理也同样适用于翻前下注。如果翻前你加注为2bb而不是2.5bb,那么翻牌后的底池仅为5bb。如果你依照情况1的策略进行下注,最终获得的底池将仅为51.9bb,而非62.5bb。这一变化直接影响了你某些牌型的期望值。
在线下扑克中,许多玩家的翻前加注范围通常固定,并不会根据不同的加注量调整自己的跟注范围。因此,面对这类玩家时,你可以选择一个稍微紧一点的范围,并加注更大的金额。这种策略可以帮助你在翻牌后的每一条街上都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什么是几何式下注?
几何式下注是一种旨在通过逐步递增下注量,为最终的全下铺路的下注策略。具体来说,玩家在每一条街的下注都应该经过精心计算,以确保最终能够通过一次全下将对手的全部筹码收进底池。虽然在实际操作中不需要每次下注都精确到位,但下注量需要尽可能接近最终全下所需的筹码量。
这一策略广泛应用于GTO(Game Theory Optimal)策略中,尤其是在持有强牌时。通过几何式下注,玩家可以在每一条街逐步积累底池,最终实现全下,从而最大化自己在强牌时的盈利。
例如,转牌阶段底池为14bb,你的后手筹码为93bb。根据几何式下注原则,此时你应该下注19.5bb(即底池的139%),为河牌时的全下做准备。
再看一个经典的3-bet底池的例子:假设你翻前用AA进行3-bet,底池为31bb,后手剩余85bb。此时,转牌的下注量应该为底池的76%,即下注23.5bb,这样你剩余的61.5bb将使得河牌时的全下变得更加轻松可行。
在理论上,几何式下注有一个公式,但记住它在实战中的应用相对复杂,以下是公式:
几何式下注 = 0.5 × ((底池 + 2 × 有效筹码量) / 底池)^(1 / 下注量) - 1
虽然公式较为繁琐,但在实际游戏中,估算下注量通常是更为实用的方法。
结语
要在实战中熟练掌握几何式下注,最重要的还是多加练习。你可以通过使用GTO软件进行不同情况下的运算,逐步提升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技巧。然而,必须明确的是,几何式下注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如果你的牌面没有坚果牌的优势,且下注量过高造成的超池下注会对你的范围产生负面影响,那么最好还是选择更为传统的下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