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你在小盲位对庄位的3bet后,庄位跟注。翻牌后是A♠A♦K♣,形成了一个干燥的牌面。在这种情况下,你拥有广泛的范围优势和坚果手牌优势,理应进行全范围的持续下注。
将这一情景输入到PioSolver中,你设定了两个不同的持续下注频率,分别为25%和50%。然而,PioSolver的计算结果显示,与预期有所不同。
尽管PioSolver明显偏向于25%的持续下注频率,但实际上有约20%的频率选择了过牌策略,显示出我们的牌范围在这种情况下采取了混合策略。
此外,让我们进一步分析一下庄位对于小盲位25%持续下注频率的应对策略。
在庄位的范围中,除了很低频率的加注之外,大部分牌都会选择跟注,包括口袋对子、Kx和Ax等手牌,除了纯空气。
假设小盲手里是JJ,在不考虑范围策略的情况下,这手牌的下注显然是为了保护。如果被跟注,JJ的底池权益不到50%。
因此,即使采用了25%的较小持续下注尺度,对我们的下注目的可能会造成较大的代价吗?
让我们回到PioSolver,这一次,我们增加了一个额外的10%的持续下注尺度,移除了本来就不常用的50%尺度,以便更好地分析情况。
奇妙的是,我们这次的持续下注频率达到了100%!而且,超过一半的下注尺度选择了10%底池。
换句话说,PioSolver认为,10%底池是一个更为合理的保护性下注策略。
进一步观察PioSolver的计算结果,我们在这个情况下的底池权益达到了61%,预期收益是14.7大盲对手的8.3大盲。即便我们选择一个中等的尺度,比如15%底池,持续下注频率仍然是100%,而且几乎没有预期价值的损失,与其他两个尺度的情况相比。
综上所述:
在满足以下条件时,可以考虑使用较小的下注尺度,甚至是1大盲。
- 我们拥有广泛的牌组优势和坚果手牌优势。
- 牌面干燥,对手很多牌已经没有出路。
- 后手筹码不深。
建议大家在实战中尝试这些策略,看看效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