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盲注阶段,特别是在锦标赛中,采取翻前再加注全压的策略,尤其是在后位加注后的再加注全压,是一种重要的打法。尽管反偷盲决策可能与直觉相反,但它可以通过数学分析来进行理解和解释。因此,如果你已经对这类情况进行了研究,找出正确的策略并不一定需要大量的实战经验。
假设你只考虑采取“全压或弃牌”的策略,并且目前你处于大盲位置,前面没有其他玩家入局。无论是在多桌锦标赛还是现金游戏中,你并不特别害怕承担一定的风险。因此,你希望找到那些在数学期望值(+EV,平均而言能赚到筹码)方面有利的反偷盲机会。
影响反偷盲决策的三个关键因素包括:
1. 回报风险率(Risk-Reward Ratio):这指的是通过偷盲可以获得的期望回报与承担的风险之间的比率。通常情况下,你希望回报足够大,能够补偿承担的风险。
2. 被跟注的频率:这是指当你进行偷盲时,其他玩家选择跟注的频率。这取决于他们的牌力和你的形象。
3. 当你被跟注时的胜率:即使你被跟注,你的牌力和胜算如何。这可以通过对手的游戏风格和前期行动进行推测和分析。
在德州扑克中,名义上的回报是指通过偷盲赢得的底池的数额。例如,如果前注来自非盲注位置的3大盲注(3bb),你的反偷盲动作可以赢得大盲注和这个加注,总共为4.5大盲注(4.5bb)。而名义上的风险则是你有效筹码量,不计入任何你可能已经投入的盲注。如果你在大盲位置再加注到20大盲注(20bb),并且失败了,那么你将损失19大盲注筹码,比起翻前弃牌损失的要多。
较大的加注使得反偷盲玩家的名义上的回报风险率更有利。比如,3-4大盲注的加注比2-2.5大盲注的加注更有可能达到你的目标。因此,采取更大数额的再加注全压,比如30大盲注而不是20大盲注,是更为合理的做法。
当只有一个对手时,你被跟注的频率大致等于对手跟注范围的大小除以他率先加注的范围大小。例如,如果对手用60%的起手牌范围率先加注,而他会用15%的起手牌范围跟注,那么你被跟注的概率大约为15/60 = 25%。如果还有其他可能跟注你全压的对手存在,那么每个额外的对手会增加一些被跟注的可能性,因为在加注和再加注后,他们需要更强的牌才会参与进来。
在德州扑克中,你手中的牌确实会影响你在反偷盲时被跟注的频率。大多数玩家跟注范围倾向于包含一张A,因此如果你手中有一张A,加注者更难以拥有能跟上的强牌。这意味着,当你手中有一张A时,你通常会面对较少的被跟注情况。虽然这种影响通常不是决定性的,但它有助于你用较弱的A牌进行反偷盲。
反偷盲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是,当你被跟注时你的胜率有多高。如果你的胜率达到50%或更高,那么反偷盲通常是赚取筹码的好策略,因为你要么赢得当前的底池,要么在领先的情况下全压。在比赛的泡沫阶段,反偷盲可能不太适合,因为此时赚到的筹码价值不如你保守使用的筹码,但在大多数锦标赛的阶段,反偷盲通常是明智而非边缘的选择。
反偷盲的边界通常在于你被跟注时牌的落后程度。如果你的牌落后于对手跟注范围的大部分手牌,那么反偷盲可能会更加困难。
通过你被跟注时的胜率,可以计算出有效的回报风险率。成功偷盲的实际回报与名义上的回报一致,即盲注额和加注额的总和。例如,如果CO位置加注了3个大盲注(3bb),成功的反偷盲将获得大盲注 + 3bb = 4.5个大盲注的收益。
实际风险是指当你被跟注后的平均净亏损,这取决于你对抗跟注范围的胜率。举例来说,如果你在大盲位置使用20个大盲注的有效筹码进行反偷盲,你需要支付40.5个大盲注的底池份额,减去大盲的1个大盲注折扣,实际支付19个大盲注。假设你对抗按钮位置玩家的跟注范围胜率为40%,那么你的平均回报计算为0.4 x 40.5 = 16.2个大盲注,净亏损为19 - 16.2 = 2.8个大盲注。
有效的回报风险率是实际回报与实际风险的比率。在这个例子中,有效的回报风险率为4.5 : 2.8。为了保持盈亏平衡,你需要对手每4.5次跟注中有2.8次放弃,或者说对手至少在2.8 / (2.8 + 4.5) = 38.4% 的情况下放弃,你的反偷盲才能赚取筹码。
牌手们通常在你进行反偷盲时的跟注频率通常低于50%。这意味着,即使你的胜率很低,你也可能会赢利。举例来说,即使是像72这样的手牌,对抗包括AK在内的强范围,通常也有25%的胜率。
然而,有些对手可能有较紧的跟注范围,并且不容易放弃。对付这些对手,你需要有一手强牌。具体情况下,你可以选择使用88+和AQ+的牌来对付他们(这些牌可能领先于他们的偷盲范围)。相比之下,玩得较松的对手通常会更频繁地放弃,并且他们在跟注时可能没有很强的牌,因此他们可能是更适合半诈唬反偷盲的目标。
例1:在多桌锦标赛的当前阶段,还有一半选手仍在比赛中。你的有效筹码为20大盲,没有前注,你位于大盲位置。按钮玩家首先加注至3大盲,而小盲玩家选择弃牌。根据你的分析,按钮玩家的起手牌范围约为30%,包括任何对子、任何A高牌、双高牌(如两张10以上的单牌)、以及一些同花顺连牌。他只会以大约10%的起手牌范围(66+、AT、A8s和KJs)跟注来反对偷盲。
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哪些牌适合用来反对按钮玩家的偷盲?
解答:在这个时段,生存并不是最重要的,积累筹码才是关键。如果我们忽略轻微的底牌排除效应,可以计算出你的反对偷盲需要的胜率,使你的筹码不会因此损失。
按钮玩家使用30%的起手牌加注,而只用10%的起手牌跟注,因此他的弃牌跟注比例约为2:1(弃牌率为67%)。偷盲成功可以带来盲注和加注的回报,即4.5大盲。只要你被跟注的损失不超过2倍4.5大盲,即9大盲,回报风险比就是有利的。为了使反对偷盲不亏不盈,你需要的胜率约为24.7%。
几乎所有牌都能够对抗这个范围并且有足够的胜率!只有最差的牌,如72o,胜率不够,仅为24.3%。即使是32,也有25.5%的胜率。因此,你可以通过使用顶端99%的起手牌来成功地进行反偷盲,从而赢得筹码。
在大盲位置进行反盲位时,你并不需要领先于加注者的跟注范围,因为你有一定的弃牌胜率,可以承受被跟注的筹码损失。这种边缘牌的反盲位属于半诈唬策略。
按钮玩家使用的策略是一种常见但容易被利用的策略。对抗那些通常用跟注而不是反盲位防守盲注的对手,这是一个正确的策略。然而,对于更优秀或更激进的对手,按钮玩家应该考虑加注一个较小的额度,这样加注后的弃牌成本不会太高。此外,按钮玩家应该考虑更多地使用跟注来对抗反盲位。可以通过放宽跟注范围、缩小率先加注范围或结合这两种策略来实现这一点。对付一些激进的反盲位对手,稍微扩展率先加注范围并更多地跟注可能是正确的做法。
例2:我们面对一个在按钮位置使用30%起手牌加注到2.5大盲的对手。他的范围可能包括任何对子、任何A高牌、双高牌、K7s+和不小于65s的同花顺连牌。小盲选择弃牌,我们在大盲位置考虑用20大盲的筹码进行反偷盲。我们估计按钮玩家将以15%的起手牌范围跟注我们的反偷盲,这个范围大约包括55+、A9+、A5s+、KJ+、KTs+和QJs+。
问题:应该用哪些牌进行反偷盲?
解答:反偷盲的期望值(EV)计算为:反偷盲的收益或损失 × 对手弃牌的概率 + 对手跟注的概率 × 被跟注的收益或损失。由于按钮玩家大约有一半的弃牌率先加注底牌,所以对手弃牌的概率 = 对手跟注的概率 = 1/2。不经过交战就用反偷盲拿下胜利的收益是4大盲。现在假设我们对抗他的跟注范围的胜率是E,即当他跟注时我们取胜的概率是E。那么,在E的情况下,我们赢得按钮玩家的20大盲筹码和1.5大盲的盲注,而在(1 – E)的情况下,我们损失19大盲的筹码。
1/2 x 4bb + 1/2 x [E x 21.5bb + (1 – E) x (-19bb)] > 0
2bb + E x 10.75bb – 9.5bb + E x 9.5bb > 0
20.25E – 7.5 > 0
E > 37%
根据上述计算,当E大于37%时,反偷盲是有利的。
因此,我们可以使用Equilator等软件来查看哪些底牌对抗之前列出的跟注范围至少有37%的胜率。这些牌包括:任何对子、A7+、A2s+、KJ+、KTs+、QTs+、JTs+和T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