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蘇智憓帶領一眾水彩繪畫班的學生現場繪製一個青年舞團的舞者彩排時,意外與六年多前分手的張寬宇重逢(兩人算是討論過後和平分手,分手後張寬宇即便交往過新的對象,仍對蘇智憓有所留念)。她慌張地想逃跑,卻被張寬宇注意到。他在走廊拉住了她,即便尷尬,兩人重新取回了聯絡方式。
2024.03,蘇智憓邀約張寬宇參與她和朋友的兒童音樂劇坊,並於暑假期間以及收假後每週一天的時候進行音樂劇坊的工作。
2025.01,音樂劇坊初次公演過後,張寬宇騎車載蘇智憓回家,途中下起了雨。兩人因為沒有備雨具而淋濕,蘇智憓讓張寬宇上樓吹乾頭髮、換下濕衣服,兩人卻意外勾起舊情共度了一夜。在那之後,兩人的關係再度開展起來……
1981.12.25生。
初登場時30歲,故事結束時43歲。
166cm。
個性外冷內熱,因為聲調平淡、平時沒什麼表情起伏(即使快樂、即使微笑,也很難被察覺),容易被誤會是個冷漠、不在乎他人的人,甚至曾被誤會是沒有禮貌的。
學生時代被孤立、出社會後也難以與人建立關係。總是被人誤會在生氣,或是被誤以為她討厭對方。很少哭,所以也曾被批判為「沒血沒淚」。實際上這樣的誤解讓她一度跟隨眾人討厭起自己。
是個職業陶藝家與水彩畫家,與藝廊有合約,也開設自己的個人工作室(多數時候忙碌顧客訂製的作品),偶爾開放陶藝體驗課程,也有一些固定的學生。
小時候無法辨別他人表情與情緒,因此畫圖時總以幾何圖形代替人臉。
國三時,父母與弟弟外出慶生(弟弟的十二歲生日)。雙親在車禍中喪生,後與弟弟以及祖母相依為命。
三十歲時因為泛自閉倦怠而辭去工作,並因此被診斷為泛自閉光譜者(當時仍稱為亞斯伯格),幾年後在與諮商師晤談時,也被告知可能合併ADHD。
三十二歲時與開設藝廊的老友簽約、三十六歲起每年都會舉辦一場個人作品展,並於三十七歲起開始在網路上做神經多樣性倡議。
討厭吹風機的聲音,因此習慣留短髮,並且總是染成相同的深紅棕色。她的瞳色很深,近乎黑色,膚色則是陶瓷般白皙卻不會顯得不健康。身形骨感卻不會病態。
有個小她三歲的弟弟,蘇智惟。
最好的朋友是開設藝廊的老闆,李勤(大她兩歲的青梅竹馬鄰居)。
叫人一律連名帶姓。討厭別人用稱謂(如「智憓姐」,除了自家弟弟)。
1992.03.14生。
初登場時19歲,故事結束時32歲。
182cm。
個性溫暖、陽光正向,且笑口常開(非常有孩子及長輩緣),彷若黃金獵犬。總是蹦蹦跳跳很活潑、彷彿永遠不會沒電(事實上有未確診的ADHD)。表情非常豐富,儼然蘇智憓的相反。
看似粗枝大葉,但實際上非常細心。意外地對他人批評與拒絕很敏感,雖然表面上很快就可以「沒事」,實際上經常在奇怪的時間點(比如刷牙)想到往事而陷入思緒迴旋。
自幼學芭蕾,國中時也加入校內的街舞社。後來對於爵士舞與現代舞感興趣。目前個舞者(偶爾支援舞團),和大學同學開了舞蹈教室,也接編舞的工作。
成長在充滿愛和教育觀開明的家庭。三代同堂,且爺爺和外公是老友。
雖然是家裡的獨生子,卻因為從小總和堂表弟妹玩在一起,又是眾人當中年紀最大的,所以別人總不相信他是獨子。
十九歲考上外縣市的大學第一次離家在外頭租小套房,成為蘇智憓的鄰居。日久生情並在兩年後鼓起勇氣告白。蘇智憓是他的初戀。
二十四歲時,兩人因為蘇智憓狀態變差,在她提出分開的訴求後,和平分手。分手後即便張寬宇曾交往過一任女友,卻始終對蘇智憓念念不忘。
學生時代留著普通的有瀏海的乖乖牌短髮、未染燙,穿衣風格也很一般;畢業後逐漸將頭髮留長、燙捲,也染了低調的深棕色,且變得更擅長搭衣服。風格偏向些微的英倫風。
偶爾會把頭髮盤起來。
與前女友(曾為大學學妹且目前是同事)還是朋友(?)
稱呼蘇智憓為「憓」。曾想用「姐姐」稱呼對方但被嚴正拒絕。
是張寬宇先喜歡上蘇智憓的。
當年剛了解到自己是個泛自閉光譜者的蘇智憓,開始認真理解、找尋自己。那時她腦中紛亂,對於隔壁鄰居小弟弟的示好總覺又可愛又奇怪。
隨著時常和他打招呼,以及他的笑容攻勢下,原本沒打算發展愛情關係的蘇智憓被張寬宇給融化,遂答應他的告白。
兩人交往的三年多,蘇智憓第一次感到幸福。她很希望繼續和張寬宇長久走下去,卻重新開始掉入新的泛自閉倦怠——無法打理自己的生活、時常忘記吃飯又提不起勁洗澡,創作方面也整個卡頓的她,認為自己是感情中的累贅,並第一次意識到兩人的年齡差距確實可能是個問題。
執意「放張寬宇走」的蘇智憓主動提了分手。雖然客觀而言算是兩人深談後的「和平分手」,但這對雙方都帶來很大的傷害(蘇智憓更加認定自己是多餘的,而張寬宇則一直忘不了蘇智憓)。
和蘇智憓分手後,張寬宇與他個性同樣陽光樂天(並且暗戀他已久)的學妹的鼓勵下逐漸走出情傷,也因此被學妹的耐心陪伴給打動,答應和學妹交往。兩人在一起將近一年,但最終還是分手。
分手後張寬宇和學妹失聯,是後來學妹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應徵了張寬宇與朋友們開設的舞蹈教室,才重新交集。
那日張寬宇支援朋友的舞團,在彩排時來了一班人物速寫的學生。他認出了蘇智憓,而她也注意到他。蘇智憓本想逃跑,可張寬宇追了上去,認定機會難得,就算是尷尬地抓著她寒暄,也得說上話。兩人因此重新連繫上。
在這之後一個多月,蘇智憓主動聯絡了張寬宇,邀約他參與一個兒童音樂劇坊的編舞工作。張寬宇二話不說地答應。二人在音樂劇坊的工作過程重新看見了對方的美好。
音樂劇坊首次公演後,張寬宇騎車載蘇智憓回家,卻遭逢大雨。蘇智憓要張寬宇上樓吹乾頭髮、等雨轉小,卻情不自禁地吻了張寬宇。
在那之後兩人共度了一晚,也開始思考復合的可能,認真討論後決定重新交往。
在二人的關係中,蘇智憓一向是明顯的主導者。她極度需要秩序、制定規則、希望旁人接受她各種各樣的堅持。即便她並不認識相關詞彙也沒有特別查詢,但應有gentle femdom的傾向。
張寬宇則無條件地信任蘇智憓,對她近乎崇拜(在分手期間,張寬宇仍偷偷關注著蘇智憓的公開社群,甚至是後來開設的倡議部落格,也因此意識到自己可能是ADHD者)。他願意採納、包容她的所有規範,並且會把她的快樂與舒適視為最重要的,甚至高過他自身。
蘇智憓常常覺得張寬宇像個大狗狗。尤其在張寬宇留長頭髮後,蘇智憓總是很想揉揉他的髮頂,或者幫他把長髮攏到耳後。
張寬宇則喜歡把頭倚在蘇智憓肩頭撒嬌、喜歡她捧住他的臉或摸摸他的臉龐。張寬宇很擅長撒嬌(蘇智憓則完全不會這麼做)。因為他比蘇智憓高不少,所以習慣蹲低一些與她平視,或甚至很喜歡當她坐在沙發或床沿時,蹲著仰頭看她,或把頭枕到她的大腿上。
總之,兩人的關係即便由蘇智憓引導也並不會顯得失衡(就算偏重蘇智憓,也是在張寬宇同意、感到尊重的情況下,在心靈層面二人是非常平等的)。
張寬宇曾在開玩笑時表示,既然蘇智憓覺得他像個大狗狗,那不如送他項圈當禮物。她一直都知道這是玩笑,但不知為何突然想捉弄張寬宇,便在愚人節那天送了一個類似偶像男團可能會戴的裝飾性質、偏低調的黑色細項圈;沒想到張寬宇非常喜歡,還常常偷偷戴著(?)
目前《我沒有忘記》做為新作,還在熟悉人物和構思正文細綱的階段,故偶爾會寫一些短篇或段子練練手感、嘗試揣摩二人的說話語調和相處模式。
距離產出完整故事應該還需要一段時間。因此偶爾會掉落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