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月 25, 2021
🏋️深蹲+阻力帶(翹臀圈)到底好不好?🧐
前一陣子因為這個翹臀圈引起各方的爭論,經過了幾天,我也構思了一下,想和大家分享我的想法。
先講結論:阻力帶依然是一個很好用的誘發和訓練的工具,但是使用的時機點、使用的阻力強度、需不需要合併在重量訓練中,以及要綁在下肢的哪個位置等等,則是應該要有更完整的評估和處方。
在最多人引用的那篇文章中,作者們發現健康受試者在槓鈴背槓深蹲時,如果綁了阻力帶在膝蓋的位置,無論是綁輕阻力還是強阻力的阻力帶,雖然增加了臀大肌的活化,但是卻增加了膝蓋前十字韌帶的負擔(包含增加膝蓋內夾knee valgus和脛骨內轉tibial internal rotation 角度)。根據這個結論,許多人開始質疑阻力帶是否不該繼續使用,但其實單用一篇文獻去驗證一個問題的答案是很危險的。原因是因為那篇文章其實存在許多問題和缺點,這樣會造成研究結果的可參考度降低(詳見圖片中的各點分析)。
而早在其他的文獻中,已經有建議若是在做深蹲(deep squat)、橫向跨步蹲走(monster walk)或相撲式蹲走(sumo walks)時,將阻力帶綁在足部的位置其實比較能理想地啟動臀大肌(gluteus maximus )和臀中肌(gluteus medius),而且不會額外增加過多擴筋膜張肌(tensor fascia lata)的活化,可以避免產生過多前十字韌帶的壓力。
所以在衡量什麼樣的運動適不適合做,或是適不適合額外合併其他用品一起做等等,都應全面性地依據個別年齡、性別、疾病、身體素質以及生活環境去做評估,設定一個合理的治療/訓練目標,再給予適切的運動處方💪🏻
(舉例來說,一個天生關節活動度過大的30歲健康女性,過去無任何相關的肌肉骨骼不適,今天她在做槓鈴背槓深蹲時就比較不適合再增加額外的阻力帶,因為對於她的關節穩定性挑戰太大了,阻力帶的訓練適合獨立出來分開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