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西嶼鄉小門村,小門地質館往小門嶼燈塔海邊步道走,可以看到這標準的小門嶼層(殼灰岩層)出露。
為何,小門可算是澎湖的地質縮影呢? 這話從何說起?
澎湖的地質分層由老到年輕依序為--->通樑層--->白沙層--->澎湖層--->姑婆嶼層--->小門嶼層--->湖西層與海濱堆積層。
其中通樑層、白沙層屬地下層,出露於鑽井地層研究中,餘為地面層出露。我們平常在海邊看到的,就是常見好幾層玄武岩與沉積岩互層的澎湖層,還有分布於各處的姑婆嶼層、小門嶼層、湖西層與現代海濱堆積層,想要更清楚了解這些分布與細節,可以參考中央地質調查所106年12月新版的澎湖群島地質圖幅,真是感謝好多人的努力,才有這些完整的資料呀 !! (分層的名字不代表只在哪裡出現喔,不然誤會就大了)
有這概念後,就可以明白小門為何可算是澎湖地質縮影。因為在各處出露地面的地層,可以在小門找到。看看澎湖層,繞著澎湖海邊到處走走(當然包含小門),多可見到;而姑婆嶼層,又稱為鐵質石英砂層,在小門也是隨處可見出露或風化於地面的顆粒,或者在標準小門嶼層出露的地方(往小門嶼燈塔海邊,下面兩張照片),殼灰岩層下方即為鐵質石英砂層。
上面這兩張照片,還不想放過他們。岩壁最上面那層就是殼灰岩層。
在右側崖壁下方海邊有很多大片崩落的殼灰岩層,這與地調所公布的琉球崩崖 (地質敏感區) 成因應該是相同的,主要跟這地層的組成、結構相關,不勝負重呀。哀,人往往過不去的那道坎........是自己呀 !!
差點忘記,要讓大家冥想的地方還沒說呢 !!
看看最上面那層殼灰岩層,有沒有人想到他怎麼來的呢 ? 他代表著哪種意義呢 ? 想像海水面曾經是那麼的高,我們是這樣的渺小,怎麼還能自以為是的去主宰地球,自私的傷害這孕育大地的母親,造成其他物種的滅絕呢 ? 嗚.........
上面這是隨處可見的洋蔥狀風化。 201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