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西嶼鄉學仔尾海蝕平台。就在第5公墓納骨塔西南側,請注意潮汐,避免危險。
海蝕平台上可見十數個圓形解理構造,可算特殊地質景觀。
介紹這個之前呢,先對"熔岩池"做個簡單說明。平常我們看到厚層玄武岩(簡單說就是平常看到一大片壯觀的柱狀玄武岩),其實當初都是在岩漿流出後聚集在旁側的低地,形成如同池狀的樣貌,如果熔岩池指的是這種,那其實到處一片一片的柱狀玄武岩當初應該都是一池熔岩池,岩漿冷卻後形成。而此處會有如此多的圓形構造,推測可能是因為岩漿流入的這片低地,當時低地可能含有較多水氣或植群,岩漿覆蓋後產生氣泡向上破出,形成圓形波的擴散後冷卻解理出這些圓形構造,如同呂文雄老師說的無根噴氣孔。其實,桶盤蓮花座就類似這樣的構造。
而另一種熔岩池的構造就比較不容易看見囉......如果我們對熔岩池的定義是岩漿經裂隙主要流出的地方,又有其他的地質構造能夠佐證並遺留下來讓我們看到,那這個熔岩池當然就稀少珍貴多了,仔細找找澎湖也可以看到好幾個,最明顯的兩個,一個在西衛、一個在五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