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泓熹的分享

自我介紹:

        朱泓熹,運健系四年級,21歲以前從事健美活動、任職於健身房,從事教練一職,曾於高中生涯奪得多次全國高中組健美競賽銀牌。21歲後因歷經世事,疑惑生命到底為何物,便踏上一個尋找生命意義的旅程,最終在哲學領域獲得了解答。

關於我:

一.請用一句話形容自己:

        命運並非機遇,而是選擇。命運不是等待,而憑爭取。

二.請用一段話形容自己的人格特質:

        生命像是一片大海,而我就像一艘航行於大海的小船,在尚未成熟之時已被拋入海中,遙遙晃晃,隨波逐流。海潮洶湧,船隻沒有重量,為使船隻不翻覆,只能順應著潮流的方向,航行的路途亦是茫茫然,但有個力量帶領著我覓得一處可以停歇的港口,在這港口我尋得船隻的壓艙石。多變的世界,因為所遇之人、事而改變自己,將自己偽裝起,在夜深人靜悄悄的卸下偽裝的外衣後,剩下些什麼,唯有自己所能明白,而那正是最真實的自己。這個真實的自我大概唯有善與真誠可以形容,這樣的自己也許就是在汪洋大海牽引我尋得港口與壓艙石的力量,故而要形述自我的人格特質,或許就是一種對人應該秉持良善之心的堅持。

自我規劃/未來發展

        大學原初的規劃,擬於畢業後再到其他學校進修獲取另一學位,而後考取物理治療師執照,將本身的運動專業與物理治療專業合而為一。但因過去的種種經歷,致使我在那專業的教科書中無法獲得我所想要的解答,甚至對生命的意義更加的疑惑,越是深入,就越感乏味。而後在大二的跨域選修中遇見了哲學,我想哲學正是我要的!它打破了我原先的計畫,解決了我對生命的困頓與人生的迷茫,他使我確立了我的人生目標!至此,我改變了原初的計畫,專心投入哲學領域以及輔修了哲學的學位。

        畢業後之規劃,首先考取國家普通考試,先擁有較為穩定的經濟條件、較充裕的時間。在這工作期間先存一筆金費、用多餘的時間充實自我的語言能力、哲學的專業能力,希望在五年內可以達成出國獲取哲學碩士學位的目標。

轉折故事

        約莫於三年前,大一升大二期間,一場車禍發生在我當時女友的身上。醫生告知當事人可能永遠無法康復的同時,也間接宣判我的死刑。當時的我,陷入了長期的低潮與憂鬱,心理總有結束生命的念頭,唯有每天藉由香菸與酒精麻痺自己,才能讓這些念頭片刻消失。在深夜裡也時常作惡夢,總在凌晨三點清醒,就再也無法入睡。後來我甚至因為恐懼惡夢,往往到了清晨才願意入眠。

        直到大二,選修了跨域專長的「基礎哲學素養」,遇見了人生中的良師益友──蔡龍九老師。在他的課堂中,老師總會親切的提醒學生,如果有任何困難可以尋求他的協助與輔導。老師也常跟我們說,他也是個學習者,所以如果有任何不足的地方,我們也可以直接指教。老師的真誠關懷,讓我漸漸脫去原本在外人面前堅強的偽裝,試著向他求助;老師的細心輔導與陪伴,讓我的陰影也隨時間漸漸地掃去,重拾對人生的希望。

        而這個挫折帶給我最大的啟發是,我們應該重視「過程」的意義。不論事情發展的結果為何,我們應該回問自己在過程中是否盡力,若能無愧於心,即便結果不盡如人意,也該以肯定的態度面對自己。

【專業分享】

這堂課必上:

        我認為最值得推薦的一堂課為哲學系必修課程中的「哲學概論」。老師在上課過程中會將大量的哲學問題提出探討,並要我們回去閱讀文章、寫作業。雖然這過程很辛苦,每每覺得頭腦已到達極限,但卻帶來了無比的效益。

        這門課程為學習哲學的入門奠定了深厚的思辨基礎。在課程中可以將哲學探討的內容與哲學史思潮的變遷全都一覽無遺的呈現,就像穿越到幾個世紀以前與這些偉大的思想家們碰面一般。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經過老師課程、課後的訓練後,遇到任何的文章都可以快速的釐清思緒且抓到重點。甚至後來我在閱讀一些與法律的相關文章,雖然概念因並非本身專業而有所不解之處,但卻可以抓住其論述的重點內容,且輕鬆整理出整篇文章的架構,能更清晰理解、重構文章。

這堂課我推薦:

        哲學系上的課大部分都是很值得一聽的,要推薦的話建議按照老師的教學風格作分類論之。

        如果對人生感到迷茫與疑惑,亦或是需要鼓勵,建議可以聽聽,蔡龍九老師的課程。上課的內容貼合生活中所會遇到的種種困難,很適合實踐於生活,且老師總是溫柔、親切的關懷每位學生。如果陷於抉擇的難題需要一個明確的方向,以及激發向上動力且修正自我想法,建議可以聽聽古秀鈴老師的課程。老師會為你分析你目前所遇到的問題,且給你一個更好的建議。

        如果找不到分享心事的人,且需要一個很棒的傾聽、同理者,可以修習陳佩君老師的課程,老師會是你一個最棒的傾聽者,總會以你的角度出發,給你實用的建議。

        哲學系的課程與每一位老師都有屬於自己的專長與個人風格,以上列出的老師屬於個人較常修課與接觸者。但每堂課都可以試著去修習,或找老師聊聊,相信一定會找到一個你喜歡的上課方式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