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秋 觀功念恩幸福實踐室
邀請您走一趟回到內心、探索真實自我、學會回到內在與放慢腳步的旅程,看見人生的另一番風景
🙋報名對象:廣論學員
🏡上課地點:桃園教室、大興教室、南崁教室
👉你報名了嗎?
https://forms.gle/fAk66of7cqZMSNSi9
🍀09/02隆重開班!
主辦單位:福智文教基金會桃園養成股
聯絡窗口:徐小姐03-2756142
25秋 觀功念恩幸福實踐室
邀請您走一趟回到內心、探索真實自我、學會回到內在與放慢腳步的旅程,看見人生的另一番風景
🙋報名對象:廣論學員
🏡上課地點:桃園教室、大興教室、南崁教室
👉你報名了嗎?
https://forms.gle/fAk66of7cqZMSNSi9
🍀09/02隆重開班!
主辦單位:福智文教基金會桃園養成股
聯絡窗口:徐小姐03-2756142
老師開示:
一旦我們看看別人在我們生命中的付出,我們就會生出很多的感恩心;一旦有很多感恩心之後,我們就會感受到幸福,感受到這個團體的溫暖、家人的溫暖、朋友的溫暖。這就是善知識給我們提供的,在林林總總的事相中,我們可能需要保持的一個觀察的角度。(廣海明月0080)
我在觀功念恩的時候體會到了這個世界的美麗、別人的善良、周圍人互助的這種氛圍,我有時也會感覺到很歡喜的。在聽法的時候,感念善知識的恩德呀,聽到法義的美妙也會生起清涼啊!所以,就像因果一樣,花的種子就會開花,蘋果的種子將來就會結出蘋果,它是分門別類的這樣;不能說用照妖鏡的這個問題觀察自己之後,自己的生命整個就變成照妖鏡,都覆蓋了。所以還是會有其他的觀察點。(廣海明月0109)
觀功念恩課程中,最深刻的概念莫過於「轉念」。
這個概念強調我們能夠主動選擇看事情的角度。
當我們面對人事物時,不論是好的或壞的,都可以透過刻意練習,將負面或抱怨的想法,轉化為欣賞、感恩或正向的思考。
這不代表我們要無視問題或假裝一切都美好,而是提醒我們,即使身處困境,也能從中找到值得學習或感恩的面向。
這種轉念的能力,不僅能幫助我們改善人際關係、減少內心的不滿與衝突,更能讓我們的心境變得更開闊、更積極。
它是一種由內而外的改變,進而影響我們對待世界的方式。
這個概念之所以深刻,是因為它提供了一個實際且有效的方法,讓我們能夠主動掌握自己的情緒和心態,而不是被動地受外界影響。
它提醒我們,快樂與否,很多時候取決於我們如何看待和詮釋周遭的一切。
人際關係的改善與和諧:
當你刻意去尋找他人的優點和對你的幫助時,你會發現原來對方並非你想像中那麼「不好」,甚至會看到許多你過去不曾察覺的善意與付出。
這會讓你在與人相處時,心態變得更柔軟、更寬容,進而改善人際關係,減少摩擦與衝突。
家庭、職場、朋友間的關係都可能因此變得更加和諧。
內心負面情緒的轉化:
透過觀功念恩,你會發現自己的抱怨、不滿、批判等負面情緒會逐漸減少。
當你學會將注意力從「觀過」轉移到「功德」上時,內心會產生更多的喜悅、感恩與隨喜,讓自己的心境更平靜、更正面。
視野變得開闊,看見美好:
你會發現世界不再那麼灰暗或充滿缺陷,而是充滿了許多值得欣賞和感恩的事物。
「發現美的眼睛」,即使是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能從中體會到恩惠與美好。
提升自我價值與力量:
當你習慣於看見他人的優點和恩德時,也會更容易看見自己的優點和被愛。
這種正向的循環,會讓自己感覺更有力量,更有信心去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培養利他精神:
觀功念恩不僅僅是讓自己心境變好,當你深刻感受到他人的恩德時,自然會生起報恩的心,進而更願意去幫助他人,為他人付出,培養出利他的精神。
面對逆境更有韌性:
即使身處困境,透過觀功念恩,你也能從中找到值得學習的經驗、他人的支持或自己的成長。這會讓你更有韌性去面對和跨越難關。
習性難改:
我們長久以來習慣於「觀過念怨」,也就是更容易看到他人的缺點或對自己的傷害。
這種根深蒂固的習性,會讓觀功念恩的起步變得困難,需要非常大的決心和毅力去扭轉。
情緒的干擾:
當我們處於憤怒、沮喪、委屈等負面情緒中時,很難去觀功念恩。
情緒會蒙蔽我們的理性,讓我們只看到對方的過失,甚至放大對方的缺點。
「代人著想」的挑戰:
觀功念恩常常與「代人著想」是相輔相成的,但要真正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體諒對方的難處,並不容易,特別是當對方行為傷害到自己時。
無法持續與串習:
觀功念恩需要持續的練習與串習(反覆練習),才能將其內化為一種習慣。
很多人可能在課程結束後熱情滿滿,但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忘記實踐,或是遇到挫折就放棄。
外境的影響:
生活中不乏各種挑戰與壓力,當我們面對不順利或遭受不公時,很容易就回到批判、抱怨的舊有模式,難以保持觀功念恩的心態。
「感覺」的缺乏:
有時候即使知道道理,但在剛開始實踐時,可能「沒什麼感覺」,會覺得只是在「做功課」而缺乏真實的感動,這也容易導致放棄。
總體而言,觀功念恩是一個需要持續努力和刻意練習的過程,它不是一蹴可幾的。
但只要堅持下去,你會發現它確實能為你的生命帶來深刻而正向的轉變。
在觀功念恩的課程中,我最深刻的概念是什麼?
☆看別人的功德,人家不一定有好處,自己一定有好處;看別人的過失,人家不一定受害,自己一定受害。
在實踐的過程中,我發現了甚麼?我的困難在哪裡?
☆原來要先學會自我覺察,從自己對境時的感受情緒背後的原因當中去找出對方的想法,一步一步的揣摩對方可能的想法,然後在當中慢慢地釋然。
困難是對境沒能當下寫,事過境遷很容易忘了,以及笨拙得要對照筆記才能寫得出來。
在這十堂課中,我要給自己最重要的三個提醒!我最大的收穫
☆1、無限生命沒有準備是說不過去的。
☆2、感受不是憑空而出的,它是源於一種見解,所以要去探索感受後面的這個見解。
☆3、認清心和境,接納自己安頓好,再處理事情。
在觀功念恩的課程中,我最深刻的概念是什麼?
👀看別人的功德,人家不一定有好處,自己一定有好處;看別人的過失,人家不一定受害,自己一定受害。
在實踐的過程中,我發現了甚麼?我的困難在哪裡?
👀如上師所說:凡事不是缺少美,而是發現美的眼睛。我發覺我的視角不夠寬廣,還是需要加強。
在這十堂課中,我要給自己最重要的三個提醒!我最大的收穫!
1、無限生命沒有準備是說不過去的。
2、每個人都依著自己的習性和觀念去看待事物,去衡準他,因而產生了恩恩怨怨,造業流轉的生死。
3、務必不斷地練習,觸境逢緣,盡量想辦法去看人家的功德、多看他用心。
✍️在觀功念恩的課程中,我最深刻的概念是 第三單元 觀功念恩_-快樂之鑰,修信為根本
1, 觀功念恩的內涵
(1)學佛下手第一步:觀功念恩 (2)認識三種不同人生態度
A.觀過念怨 B.觀光念閒 C.觀功念恩
2, 觀功念恩的好處
看人家的功德 人家不一定有好處 你一定有好處,(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心就像工畫師一樣,世間沒有一樣東西不是它畫的,拿我們另外一字叫「業」,就是自己業所造的,業的特徵就是自己的意樂。
😁在實踐過程中我發現最困難是第七單元多看他用心、自心比他心,我發現當對境界不如己意時,常常先發起瞋心又難對治。
《入行論》云:「一瞋能摧毀,千劫所積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諸福善。」瞋心的過患非常大,不僅會破壞我們與他人的關係,還會摧毀我們多劫積累的福報,種下更多苦因。
反之,如果正向的理解對方的感受的感受,自心比他心,代人想一想,法師常講「人爽身體勇」,問題會減輕很多,即便是在堆肥裡也可以開出美麗的花朵。
當看似別人傷害我,其實自己的惡業是主因,凡事都是最好的安排,我們心續中沒有苦因的話,面對傷害的時候,就不會感受到痛苦。
🤩在這十堂課中,我要給自己最重要的三個提醒!
1.為什麼要觀功念恩:每個人都依著自己的習性和觀念去看待事物,去衡量他人,因而產生了恩恩怨怨,造業流轉生死。
2.看別人的功德,別人不一定有好處,自己一定有好處看別人的過失,別人不一定受害,自己一定受害。
3.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一轉念就是另一種人生,才能改寫自己生命的劇本。
在觀功念恩的課程中,我最深刻的概念是什麼?
☆看別人的功德,人家不一定有好處,自己一定有好處;看別人的過失,人家不一定受害,自己一定受害。
Q:在實踐的過程中,我發現了甚麼?我的困難在哪裡?
☆原來要先學會自我覺察,從自己對境時的感受情緒背後的原因當中去找出對方的想法,
一步一步的揣摩對方可能的想法,然後在當中慢慢地釋然。
困難是對境沒能當下寫,事過境遷很容易忘了,以及笨拙得要對照筆記才能寫得出來。
Q:在這十堂課中,我要給自己最重要的三個提醒!我最大的收穫
☆1、無限生命沒有準備是說不過去的。
2、感受不是憑空而出的,它是源於一種見解,所以要去探索感受後面的這個見解。
3、認清心和境,接納自己安頓好,再處理事情。
1、在觀功念恩的課程中,我最深刻的概念是什麼?
看別人的功德,人家不一定有好處,自己一定有好處;
看別人的過失,人家不一定受害,自己一定受害。
2、在實踐的過程中,我發現了甚麼?我的困難在哪裡?
如上師所說:凡事不是缺少美,而是發現美的眼睛。
我發覺我的視角不夠寬廣,還是需要加強。
Q:在這十堂課中,我要給自己最重要的三個提醒!我最大的收穫!
1、無限生命沒有準備是說不過去的。
2、每個人都依著自己的習性和觀念去看待事物,去衡準他,因而產生了恩恩怨怨,造業流轉的生死。
3、務必不斷地練習,觸境逢緣,盡量想辦法去看人家的功德、多看他用心。
1.在觀功念恩的課程中,我最深刻的概念是什麼?
#無限生命的概念
唯知有來春,留著來春穀;若知有來生,修取來生福。
2.在實踐的過程中,我發現了甚麼?我的困難在哪裡?
#知行合一•很重要
#對境時,第一時間,常常忘了要內看……
深見+廣行 同等重要
3.在這十堂課中,我要給自己最重要的三個提醒!我最大的收穫:
#串習要足夠:#串習123作業&〔覺思共行〕:透過這兩種格式,總結自己的學習
#廣海明月+澈見幸福app很實用 透過聽聞,強化我們皈依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