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大學學生自治會預算暨決算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法依「國立臺北大學學生自治會組織章程」第三十七條制定之。

 

第二條

國立臺北大學學生會(以下簡稱本會)預算之籌劃、編列、審議、成立及執行與決算之編列、審核及公告,依本法之規定。

 

第三條

本會各級機關依其施政方針初步估計之收支,稱概算;預算、決算之未經立法程序者,稱預算案、決算案;其經立法程序而公布者,稱法定預算、法定決算。

 

第四條

稱基金者,謂已定用途而已收入或尚未收入之現金或其他財產,各依其用途定其名稱。

 

第五條

稱期入者,謂一學期之一切收入,及前學期之結餘,視為本學期之期入。

 

第六條

稱期出者,謂一學期之一切費用,及前學期之結欠,視為本學期之期出。

 

第七條

本會之預算、決算,每一學期辦理一次。

 

第八條

本會之期入及期出,均應編入其預算、決算。

 

第二章   預算之編列、審議及成立

 

第九條

預算分左列各種:

一、總預算。為本會每一學期期入、期出全部所編之預算,為總預算。總預算內各機關之經費,不得互相流用。

二、單位預算。為本會三峽校區行政部門、臺北校區行政部門、三峽校區學生議會、臺北校區學生議會、學生法庭之預算。

三、單位預算之分預算。為本會三峽校區行政部門、臺北校區行政部門、三峽校區學生議會、臺北校區學生議會、學生法庭之下屬機關之預算。

 

第十條

本會會長、臺北校區行政部門會長、三峽校區學生議會議長、臺北校區學生議會議長、學生法庭首席法官行政費應設於單位預算中,其數額不得超過單位預算之分預算總額百分之十。

本會預算應設預備金於單位預算中,其數額不得超過單位預算總額百分之十。

 

第十一條

本會不得於法定預算外,動用公款、處分公有財物、增加債務或為投資之行為。

 

第十二條

本會大宗動產買賣或交換,均須依據本法所定預算程序為之。

 

第十三條

本會各機關概算編擬程序如下:

一、本會三峽校區行政部門各部會依施政方針,編擬工作計畫及期出、期入之概算,送請會長核定。

二、臺北校區各部會依施政方針,編擬工作計畫及期出、期入之概算,送請臺北校區行政部門會長核定。

三、三峽校區學生議會之概算由學生議會秘書處編擬,送請三峽校區學生議會議長核定。

四、臺北校區學生議會之概算由學生議會秘書處編擬,送請臺北校區學生議會議長核定。

五、學生法庭之概算由學生法庭書記處編擬,送請學生法庭首席法官核定。

 

第十四條

本會行政部門財務部、學生議會預決算委員會及其他有關部會應於籌劃擬編概算前,依左列所定範圍,將可供決定下學期施政方針之參考資料送本會行政部門:

一、行政部門財務部應提供以前學年度之收支狀況相關資料,及下學期本會可能之收支,與增進公務及財務效能之建議。

二、學生議會預決算委員會應提供審核以前學年度預算執行之有關資料及財務上增進效能與減少不經濟支出之建議。

三、其他有關部會,應提供與決定施政方針有關之資料。

 

第十四條之一

本會臺北校區行政部門財務部、臺北校區學生議會預決算委員會及其他有關部會應於籌劃擬編概算前,依左列所定範圍,將可供決定下學期施政方針之參考資料送臺北校區行政部門:

一、臺北校區行政部門財務部應提供以前學年度之收支狀況相關資料,及下學期臺北校區行政部門可能之收支,與增進公務及財務效能之建議。

二、臺北校區學生議會預決算委員會應提供審核以前學年度預算執行之有關資料及財務上增進效能與減少不經濟支出之建議。

三、其他有關部會,應提供與決定施政方針有關之資料。

 

第十五條

本會行政部門財務部應將各機關之概算,彙總整理,編成本會總預算案,送請會長核定後,再轉送學生議會秘書處。

 

第十五條之一

臺北校區行政部門財務部應將各機關之概算,彙總整理,編成本會總預算案,送請臺北校區行政部門會長核定後,再轉送臺北校區學生議會秘書處。

 

第十六條

總預算案期入、期出未平衡時,應由會長召開會務會議討論、協調或提出彌補方法。

 

第十七條

三峽校區學生議會、臺北校區學生議會審議總預算案時,應由其各機關之主管列席,分別報告期入、期出預算編列之經過。

 

第十八條

本會各機關應於學生議會審議預算前,應提供可決定預算之相關資料備妥副本,供學生議會調閱。

一、前一學年各機關之預算、決算。

二、凡活動場地、器材之租借或購買之物品,其價格為五千元以上六萬元以下者,應附二份不同營利事業單位之估價單。

三、凡活動場地、器材之租借或購買之物品,其價格為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者,應附三份不同營利事業單位之估價單。

 

第十八條之一

臺北校區行政部門各機關應於臺北校區學生議會審議預算前,應提供可決定預算之相關資料備妥副本,供臺北校區學生議會調閱。

一、前一學年各機關之預算、決算。

二、凡活動場地、器材之租借或購買之物品,其價格為五千元以上六萬元以下者,應附二份不同營利事業單位之估價單。

三、凡活動場地、器材之租借或購買之物品,其價格為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者,應附三份不同營利事業單位之估價單。

 

第十九條

總預算案之審查,如有一部分未經通過,由學生議會議定補救方法,通知行政部門。

前項補救方法,包括總預算未成立前之執行條款及繼續完成法定總預算之程序。

 

第十九條之一

進修部總預算案之審查,如有一部分未經通過,由臺北校區學生議會議定補救方法,通知臺北校區行政部門。

前項補救方法,包括總預算未成立前之執行條款及繼續完成法定總預算之程序。

 

第二十條

學生議會刪減之預算,其原屬單位可要求複審,但須經全體議員五分之一同意。預算複審案以出席議員過半數以上同意始得成立。若遭否決,則不得再為複審之提議。

臺北校區學生議會準用之。

 

第二十一條

本法所稱之第一學期總預算案,其編列期間自該學年第一學期開學日起,至寒假結束日止;第二學期總預算案,其編列期間自該學年第二學期開學日起,至暑假結束日止。

 

第二十二條

第一學期總預算案,應於第一學期開學日後一個月內提交學生議會審查。

第二學期總預算案,應於第二學期開學日後一個月內提交學生議會審查。

 

第二十二條之一

進修部第一學期總預算案,應於第一學期開學日後一個月內提交臺北校區學生議會審查。

進修部第二學期總預算案,應於第二學期開學日後一個月內提交臺北校區學生議會審查。

 

第三章   預算之執行

 

第二十三條

各機關有下列情形者,得支用預備金。

一、各單位執行預算時,遇有經費不足之情形。

二、申請專案活動。

前項經費之動用,應送請各機關主管核定,並知會學生議會預決算委員會後,始得動用。

 

第二十四條

三峽校區學生議會對於學生會三峽校區行政部門各機關執行預算之情形,得視事實需要,隨時調查之。

臺北校區學生議會對於學生會臺北校區行政部門各機關執行預算之情形,得視事實需要,隨時調查之。

 

第二十四條之一

行政部門提供之預算案,應包含下列事項:

一、各項目之品項與金額。

二、行政部門與各單位之預算案總金額。

三、第二款各預算總金額佔行政部門會費總額之比重。

四、第二款各活動或專案佔行政部門會費總額之比重。

五、各品項之單價與報價單,並應檢附其市價金額。

若預算案為活動或專案之預算者,應檢附企劃書,其中應包含下列各款事項:

一、活動之目的。

二、活動之規劃、日期時間、人力安排。

三、活動之預期成效,包含預估人數與預估滿意度等,可供參考該活動預估成效之項目。

 

第四章   追加預算

 

第二十五條

各機關因左列情形之一,得請求提出追加期出預算:

一、依學生自治規章增加業務或事業致增加經費時。

二、依學生自治規章增設新機關時。

三、所辦事業因重大事故經費超過法定預算時。

四、依有關自治法規應補列追加預算者。

 

第二十六條

前條各款追加期出預算之經費,應由財務部提出追加期入預算平衡之。

 

第二十七條

追加預算之編造、審查及執行程序,均準用本法關於總預算之規定。

 

第五章   決算之編列、審核及公告

 

第二十八條

本會各機關之決算,應送三峽校區學生議會審查。 決算日期由三峽校區學生議會公告之。臺北校區行政部門各機關之決算,應送臺北校區學生議會審查。 決算日期由臺北校區學生議會公告之。

 

第二十八條之一

行政部門提供之決算案,應包含下列事項:

一、各項目之品項與實際開銷。

二、預算金額與實際支出金額之對照表,包含個別項目、各部門總開銷之對照表。

三、總收支表。

四、單據與存簿影本。單據應編碼並標示於成果報告書供議會比對。

五、成果報告書。

前項第五款所稱之成果報告書之內容,應包含下列各款事項:

一、活動成效。

二、活動成效與預期成效之對比。

三、活動檢討與建議。

 

第二十九條

本會、臺北校區行政部門之決算,應按其預算分左列各種:

一、總決算。

二、單位決算。

三、單位決算之分決算。

 

第三十條

各機關在學期內有變更者,其決算依左列規定辦理:

一、機關改組、合併者,由改組、合併後之機關一併編造。

二、機關名稱更改者,由更改後之機關按名稱更改後編造。

 

第三十一條

各機關之決算,經機關主管及主辦人員,簽名或蓋章後,分送其上級機關。

各主管機關接到前項決算,應即查核彙編,如發現其中有不當或錯誤,應修正彙編之,並通知原編造機關。

 

第三十二條

三峽校區學生議會審查各級機關之決算時,應注意左列事項:

一、違反學生自治規章、失職或不當情事之有無。

二、預算數之超過或剩餘。

三、施政方針、活動計畫已完成與未完成之程度。

四、施政效能或運作效能之程度,及與同類機關之比較。

五、期入、期出是否與預算相符,如不相符,其不符之原因。

六、期入、期出是否平衡,如不平衡,其不平衡之原因。

七、期入、期出是否與學生會會長施政方針相符。

八、各方所擬關於期入、期出應行改善之意見。

九、其他有關決算事項。

本條臺北校區學生議會準用之。

 

第三十三條

決算日後,各部會經費尚未使用者,結餘應即轉入下學期之期入。

誤付或透付,在決算日後繳還者,視為結餘,應轉入下期之期入。

但本學期發生而尚未清償之債務,得轉入下學期為期初應付款。

決算日後各部會尚未清償之帳目,應於下學期正式開學日起一個月內清償完畢。

 

第三十四條

本會各級機關應於決算日後十五日內完成決算之概算,經各級機關負責人核定後,轉送財務部,財務部將所有決算之概算彙整之後,編成總決算案,送請學生會會長核定後,再轉送學生議會秘書處。

 

第三十四條之一

臺北校區行政部門各級機關應於決算日後十五日內完成決算之概算,經各級機關負責人核定後,轉送財務部,財務部將所有決算之概算彙整之後,編成總決算案,送請臺北校區行政部門會長核定後,再轉送臺北校區學生議會秘書處。

 

第三十五條

三峽校區學生議會預決算委員會應按月審查學生會當月各項預算執行情形,並於三峽校區學生議會大會中報告審查情形。

臺北校區學生議會預決算委員會應按月審查臺北校區行政部門當月各項預算執行情形,並於臺北校區學生議會大會中報告審查情形。

 

第六章   附則

 

第三十六條

三峽校區學生議會執行第二十四條及三十五條所賦予職權時,若發現有未依法執行預算之情事者,得邀請相關人員說明,若情節重大或有不法之情事者,得依法提出糾正、彈劾案,必要時得交由學校處理或循法律途徑解決。

本條臺北校區學生議會準用之。

 

第三十八條

預算表格式如附件一,決算表格式如附件二。

 

第三十九條

本法由學生議會通過,會長簽署並公布後,自公布日施行,其修正時亦同 。


沿革

中華民國一〇八年十一月廿八日廿三峽校區學生議會期中常會通過新訂第二十四條第一項、第二十八條第一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