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參加會議經過
ESSCIRC(European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會議為歐洲針對固態電路舉行之會議,通常與ESSDERC(European Solid-State Device Research Conference)共同舉辦。此次會議的舉辦地點於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芬蘭音樂廳(Finlandia Hall),在為期五日的會議時程,讓全球電子電路設計之學者得以充分的交流,其領域涵蓋了類比及數位、資料轉換器、高頻、生物醫學技術、低功率電路,及電路與元件…等,不僅是報告各個研究成果,未來的電路設計產業趨勢也可透過該會議窺知一二。
而指導教授郭建宏博士與我共同發表之論文「A High Energy-Efficiency SAR ADC Based on Partial Floating Capacitor Switching Technique」為議程的第四天發表,並於當日下午以口頭報告方式述說,行前先與指導教授完成撰寫及校稿英文口說版本,再由學弟妹們的幫助下,演繹與會時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期許充分的準備下,能在國際會議論壇中有良好的表現。本次行程於9/11即抵達赫爾辛基,並在會議第一天進行報到與領取相關文件的手續。在發表前,聆聽了數場與自己相關類別的會議,除了吸取學者們得研究經驗外,也學習其表達的方式與口述時間的拿捏。
在正式發表時,由於是第一次參與如此大型的研究會議,為了克服緊張又興奮的情緒,我提早來到會場並與同場次的兩位將登場的博士班學生以及該場主持教授們做研究外的交談與問候勉勵,此方式果然能讓自己的心情較為平順,也順利的完成了本次的報告。而本次報告稍有小插曲,結束自己的報告時,一位來自莫斯科理工學院的教授表示對我的研究頗感興趣,也留下了聯絡的方式希望能有所交流,這對於初次發表論文的我是莫大的鼓舞,算是本次芬蘭行最大的收穫。
二、與會心得
國際會議的參與是鍛練自己能克服怯場的最佳機會,與會的學者教授們往往是該領域的專家,透過他們的聆聽與提問來審視發表,是最好的學術交流平台,能有此次機會出國見世面,使我的視野能更加的遼闊。
而在該次會議中,可以很清楚地掌握自己的研究領域上,世界各地學者們的研究成果進度。於相互比較之下,在國科會與晶片設計中心的協助,讓本實驗室的研究水平已可與國際匹敵,而研究的成果也能達到國際的水準,而在實驗室的規劃下,也有後進學弟妹們承接相關領域,在經驗的傳承授受下,本實驗室逐漸成長茁壯,已有能力為台灣該領域的研究繼續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