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號|杜昱慶

社會學系|學士三年級

【政見簡述】

個人經歷

1、中山大學第十一屆學生議會議員。

2、中山大學學生會權益部部員。

3、中山大學校務會議、總務會議學生代表,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學生代表委員。

4、中山大學第七、八屆性別友善社幹部。

5、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畢業

參選動機

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與公⺠參與做結合。

政見詳述

1、跨性別是一個小而多樣的群體,一般人可能沒有跨性別的親朋好友,而對他/她們缺少了解。因此我們在思考如何協助跨性別學生時,除了傾聽他/她們的聲音以外,也必須與其他的同學們對話,凝聚共識。此外,跨性別者在「跨」的過程,是一個漫長的、身心狀態變化的過程,因此我們要有多元的解決方案,在保障跨性別權益的同時,避免不必要的爭議。


2、小便斗只有男性可以使用,它並不是無性別的,加上學校大多數建築,把男女廁用一樣的空間,以致於女廁不足。因此我想無性別廁所應該是要接近女廁的設計,不一定要有小便斗,在提供一個獨立的、隱密性高的上廁所空間時,也能幫助解決女廁不足的問題。


3、學校對不同學院的同學,規定了不同的修讀博雅課程的限制,然而這恐怕是在再製文科與理科的迷思,比如說文院、管院與社科院的同學必選向度五六,但在管院與社科院,通常必修統計學,然後在向度五也有橘子蘋果統計學,顯然這樣的規定不一定有效,也不符合學校這幾年一直推動的跨域學習,沒有理由說一定得跨越文理科的分界才叫做跨領域,因此我希望取消這樣的限制,或是規定不能修讀與系所專業課程性質接近的博雅課程即可。


此外,學校硬性規定系所專業課程不能抵免博雅課程,這是兩套標準,因為對轉學生而言,在他校修讀的系所專業課程卻有機會抵免博雅課程,因此我主張降低博雅課程的抵免限制,只要性質接近,系所專業課程可以抵免博雅課程。


4、學校這幾年一直推動國際化,開設不少英語授課的課程,本土語言的課程卻很少,這樣是不對的,我們不可以一味地國際化而忽略本土文化,因此有必要鼓勵校內師生使用本土語言。 


5、校內不少地方,地上光禿禿的,然後植栽又是在盆子內,這很奇怪,希望學校能好好照顧這些植物,讓它們能夠生長在土地上,然後我會建議學校把蔣介石行館旁的水池改為生態池,以及把管停旁的排水溝改為人工濕地,這樣不只美觀,也能增加生物多樣性。


6、以前圖書館是從三樓到十樓,學校在五年前把九樓給醫學院、十樓給西灣學院,以致於許多書必須移到地下室,桌椅以及研究小間也減少,學校必須理解同學有使用這些空間以及借閱圖書的需求,停止把圖書館的空間挪作他用。

政見發表影音

十三號候選人杜昱慶 政見發表影片.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