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母親》觀後心得與議題探討徵稿

【優選】社會學系|呂沛慈|B076090008

《非法母親》是一部記錄了台灣女同志伴侶小雨和世平,在小雨懷上了豆豆之後,如何與自己的身體、女同志的身分認同以及社會期待之間對話的過程。

有孕在身的母體敘事

此片有許多對於小雨有孕在身的身體描述。從小雨主觀的口白中,可以聽出她從一開始對於自己身體的厭惡,與母親從小到大對其豐腴身型的嫌棄息息相關,可以看見社會上對於體態上美的標準與框架,是她沒自信的源頭。但影片中後段,當鏡頭開始出現小雨與世平同框互動過程時,她的身體敘事開始有了轉機,有句台詞:「謝謝世平,讓我找到了一位比我還愛自己的人。」透過被愛人肯定,小雨的身體從被他人凝視的客體,轉變成為自我賦權的主體。

而在鏡頭語言上,以對比鮮明的黑白兩色拍攝小雨懷孕的體態。從聚焦特定身體部位:胸部、懷孕之腹部、背部等,到她身上的癬、妊娠紋、因妊娠糖尿病而留下的針頭痕跡。透過特寫的方式,小雨的身體在鏡頭中如同新奇且美麗,有待觀眾欣賞探索的自然景觀,導演將母體之美呈現在影像的敘事方式,實在令人為之驚艷。

「非法」所代表的兩種涵義

一開始看完本片,其實並未明白為何片名要命名為「非法」母親,因為在作品中並未提及太多台灣同志家庭為了受孕懷胎而奔走國外的過程。而後才知道,原來是與台灣《人工生殖法》訂定只有一男一女的不孕夫妻才能進行人工受孕有關。台灣的同志家庭若希望能夠擁有血緣上屬於自己的小孩,現階段就一定需要飛往特定國家,如柬埔寨、加拿大、印度等國,找試管嬰兒與代理孕母的診所來進行生產動作。

仍然記得同樣有類似生產歷程的講者,與我們談到身體及戰場的概念。同志家庭別無選擇的只能透過出國才有機會育有親生子女,每一次過程中所耗費的時間與金錢都猶如賭注,身心靈都負擔著極大的壓力,而就算受精卵於子宮著床成功了,於國外診所的問診過程也會面臨到語言、文化等多重隔閡,時常在聽不懂醫生提及之醫學專有名詞,也不清楚自己身體的狀況的前提下,被注射、服用藥物,或其他侵入性動作。正因為總是在尚未完全知情的前提下,別無選擇的只能相信醫生,這種處境使的同志家庭非常相信圈內社群網絡所流傳的經驗以及評價。

另一層面之意義,在於本來應當名正言順成為豆豆母親的世平,在法律上是不被承認擁有母親身分。雖然世平可以以收養豆豆的方式成為被法律認可的媽媽,但又因為依照台灣現行法規「不得收養親生子女」的緣故,使她無法與擁有她DNA的孩子建立親子關係,在此看出台灣同婚合法後,並未完善建構出對同志家庭友善的法律制度,能夠結婚是一回是,能夠與異性戀夫妻享有同等的育兒權利又是另外一回是。身為亞洲第一個通過同婚的國家,希望台灣政府能夠盡快正視同志家庭於現今社會所面臨之諸多制度缺陷,讓他們也能盡快的成為「合法」的父母親。

本文於2021年1104日投稿

【佳作】光電工程學系|宋易柔|B103090046

從小開始,就因為母親的言語凌辱、傷害,從而對自己的外貌或表現產生了不自信,因而努力尋求肯定自己、展現自己的方法,她是小雨,但是直到她在她在生命旅程中的出現,一切都發生了改變,她是世平。他們相知、相惜、並且相愛……。

生活在亞洲第一個通過同婚法案的國家,很幸運的是,她們可以不只談戀愛,甚至她們可以向戶政事務所登記結婚,不過要擁有自己的下一代,不透過領養方式,而是自己生出來,就需要經歷很繁雜的手續了。

為了孕育出她們情感交融的結晶、愛意渲染的生命,要知道是一件不簡單的事,因為不只生理上的限制,台灣法律上的規定,這些都迫使她們得使用非常手段,走一條更艱辛曲折的道路。她們搭機遠跨東南亞國家柬埔寨求子,她們使用世平(其中一位女生)的卵子植入小雨(另一位女生)的子宮,以確保這個尚未誕生的新生命與她們之間都產生緊密不可分的聯繫,再取得一位德國男性(不知名)的精子,採用試管嬰兒方式與之受精,終於在最後成功的著床,胚胎逐漸茁壯,開始了十個月的漫長痛苦且甜蜜的等待。

小雨本身是一位乾癬患者,在孕期期間病症愈發嚴重了,雙手雙腳的皮屑都嚴重脫落,要費更大的心力處力這些傷口。不幸的是,懷孕過程又被診斷出患有妊娠糖尿病,對於害怕打針的小雨來說,這簡直是雪上加霜,因為在整整三十七周的時間,要注射上百支的針,且造成皮膚上又多了很多的針孔。不過我感受得出來,小雨不以此為苦,並且與世平共同勇敢面對迎接而來一個又一個的挑戰,讓我始明白母親之偉大和一個孩子的誕生要歷經的過程是多不容易。

預產期的日子到了,提前趕去醫院,在醫院待產了數十個小時,小雨終於被推進了手術室,手術室外焦急等待的是她太太世平,她們的孩子豆豆即將降臨到這世界。「哇~哇~哇~」響亮哭鴻聲在手術室內迴盪,下午五點整,豆豆來找兩位媽媽報到了,小雨殷切的詢問護士孩子的健康狀況如何,深怕因為自己孕期期間身體羸弱又狀況百出對孩子造成疏失,好在一切正常,世平和小雨的訴求一樣,只要孩子健康就好,我想這也是每個天下父母親的共同心聲吧!

跨越傳統社會思想的藩籬,守舊觀念的隔閡,現今醫療科技的高速發展,女生和女生也可以有下一代,只是在目前台灣社會的狀況下,要做更多的準備,付出更多的心血,還有更多的是擔憂,並且承受社會大眾的輿論,孩子長大後的身分自我認同。不過我想,未來這社會會更進步,普羅大眾的思想也會更成熟,多元成家的族群權益也會受到更多保障。

本文於2021年10月28日投稿

以上獲獎作品皆經作者同意刊登於本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