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子口社會學2:性別做為動詞》
新書發表會

巷仔口社會學第二冊《性別作為動詞》新書發表會

主持人

陳美華/中山社會系副教授、性別學程負責人

主講人

楊佳羚/高師大性別所助理教授
廖珮如/屏東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
陳伯偉/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看起來什麼樣子,才像是男人╱女人?」
「穿裙子的能不能當總統?」
「為什麼同性結婚讓這些人感到焦慮?」
「婚姻是不是就是幸福的唯一可能?」
「當爸爸媽媽是本能還是需要學習?」
「台灣需要什麼樣的性別教育?」


我們身邊有太多性別問題,也存在太多性別偏見,而我們對這些問題的思考永遠太少,甚至往往對偏見視而不見……

日積月累逐漸形成的性別問題與偏見,鑲嵌在人類歷史、文化與社會的脈絡中。我們對於性別的認知與想像是由社會建構的;社會對於男人應當如何?女人應當如何?在愛情婚姻家庭中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在工作職場受到什麼樣的期待?甚至是在政治領域中可以有什麼樣的表現?都有一套既定的意識型態。

然而性別不是僵固不變的,性別不是安安靜靜的名詞;性別是動詞,關於性別的概念與認知總是隨著時代改變,因為行動而改變。

作為動詞的性別讓我們看到了希望,既然性別是「做」出來的,因而能夠透過當下的努力,翻轉不合理的制度與現實,創造屬於這個時代的性別實踐。

在《巷仔口社會學》第一冊出版兩年後,以性別為主題的第二冊也終於問世了。為了讓舊雨新知能更快瞭解第二冊的特點,主辦單位特別邀請作者群跟大家分享研究上的發現,以及未收錄進文章的寫作心路歷程。

即使活動當日有馬莎颱風來訪,發表會現場依然高朋滿座,來自八方的參與者也積極分享自己的生活經驗。 

活動紀錄 

活動由楊佳玲老師開場,以法國查理周刊的恐攻事件為例,帶領參與者思考媒體的報導如何影響人們觀點,作為少數、非主流族群可能遭受的處境為何。許多一體兩面的事情媒體卻常偏重某部分的探討,而歧視就藏在其中醞釀。接下來,廖珮如老師則分享自己將社會學及性別觀點轉化成普羅大眾能理解的書寫經驗,特別是她在教學現場以及與公部門中的互動中,所謂的「普羅」不僅有不同的預設對象,甚至有極大的背景差異。 如何讓彼此理性的溝通始終是個挑戰,但透過文章書寫,卻常能產生開啟對話的契機。 最後,陳伯偉老師介紹了「男男按摩」(Gay Spa)的男同志性消費文化,從男師專業的身體工作與服務內容,到媒體報導對男同志性消費的刻板印象,鉅細靡遺的描述存在男同志文化中的身體規則與權力關係,甚至是來自圈內圈外的污名壓迫。更探討到男男按摩在商業行為外,如何提供非主流的身體找到情感與生命的出口,帶領我們重新思考、正視男男按摩存在的正當性與必要性,看見男師專業的身體工作以及感同身受的照顧倫理與視密實作。

活動講述過程由淺至深,卻又淺顯易懂的讓大家了解不同的性別議題,而現場參加者除了校內學生、研究生、校外人士之外,甚至也有高中生前來參加,活動現場熱烈提問及回饋。此次新書發表會除了結合課堂所學外,學生更進一步與講者進行互動與對話。提出不少疑惑和討論,讓現場激盪出不同的觀點,也助於性別議題向不同年齡層與跨領域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