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過去的日子,從我記事開始,就是一個很較真的人,表面上從容,內心敏感多慮,總是小心翼翼觀察周遭,渴望受到關注肯定,希望人人都喜歡我,所以認真學習、表現活潑合群,習慣付出卻忘了適可而止,終於在幾次期待落空之後產生了異狀,甚至面對某些人變得不再對我釋出善意的時候,我的世界就崩裂了。不知道如何去回應那原本由善轉厭的眼神與口語,心裡開始打上了一個又一個結,不知道到底哪個環節做錯了,也不敢問,就默默承受,將逞強誤以為是堅強。
日子照樣走,青春期因為對外觀的自卑變得難以開口、態度唯唯諾諾、深怕觸碰他人地雷,課業普普,人際普普,再也不是老師心中理想的好學生,甚至連自己也開始否定自己,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夠惹人喜愛是自己的問題。後來有陣子乾脆將自己當成空氣,安靜透明,以為這樣就不會受傷、也不會傷害到人。但其實偽裝一點都不好受。真實的我應該不是這樣的,也希望這不是他人看見我唯一的樣子。
漫長的蛻變是艱難痛苦的,到最後甚至不知怎樣才叫做自我,又跟他人有何區別。無光的日子裡,唯有漫畫、書本跟寫作陪伴我,透過圖像和文字,將那些有口難言跟腦中對這個世界的想像都留在建構的世界裡,在那裡沒有任何限制,也沒有末日。
如果可以,多希望我可以回到過去告訴少時的我:不需要過度武裝自己,也不需要這麼努力獲得他人肯定。他人眼底的欣賞和輕蔑都是隨心所欲,你看見了,也不要帶走甚至放進心底。傷害和被傷害都會過去,害怕面對只是一時的,承認脆弱,承認傷害,承認犯錯,才能讓心越走越寬闊。試想過去曾造成心裡的傷口,如今早就模糊破碎,不能再次傷害自己分毫。也許每個階段對於挫折的定義都不同,就像對愛情、友情、親情都會有不同的看法,但只要人還活著,能按時吃飯、放聲哭泣,那就沒什麼好擔心的。
或許人就是這麼頑強的生物吧。才會有這麼多各式各樣性格的人存在,他們用自己的理念貫徹生存之道,無拘無束,或走走停停,其實都沒關係,反正大家的目的地也不同,聚散終有時,何必在比較中剝奪人性殘存的善念。
人說本性難移,我仍是從前那個較真多慮的自己,只是能夠釋懷了。找到地方紓壓療育,不再盲目從眾,急於否定付出的努力。至少再次面對相同情境時,已不再是滿臉惶恐的青澀模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