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樣的夜晚心有所感,回憶起從前和現在的人與事,試圖釐清一些脈絡,人與人的連結也好,想做的事情也好,未來的事情也好,會隨著時間一點一點淡去或轉變,但最糟──其實也就歸零而已,日子不會因此迎來終結,最大的災難永遠是來自於心底的自我輕視。
不管是人和事,最難的是面對改變和堅持所做,人的一生不過數十載,於人類文明不過曇花一現,能留在世的東西很有限,而一個人身上卻必須背負許多有形無形的責任,如果喘不過氣的時候,身旁亦無人可以傾訴,肯定孤單無助吧。這時不論是誰出現在你身旁給你任何形式的肯定和鼓勵,即便如何彆扭,都請別推開他。
從前的情緒是直接而猛烈的,要耐心地等待一件事情有結果多不容易,我們都希望當下的情緒有去就有所回,每分每秒都不被漠視。對比之下,現在的情緒是反覆而悠長的,有時想要被看見,有時想當隱形人,有時突然陷進回憶無法自拔,而過了一段時間又自己默默爬出來,唯一的不同是不再那麼需要他人。
變成標準化人類可能是人必經的複雜化過程:外表剛強,內心柔軟,不會第一時間發表感想,也不想被他人評論自己的每一項決定,擅於隱藏,有時潰堤,有時抽離,或盤旋在無止盡的步調中,不敢妄想未來。有時夜深人靜讀著書裡的一段文字、看著影片裡別人的人生而眼眶濕潤。而無論如何,遺忘的速度總是來得猝不及防。
每一個脆弱的時刻,值得喝采的時刻,萬分憤怒的時刻,身旁不見得有人在,所以「沒關係」、「也可以」、「盡力了」、「你很棒」,從他人的口不如對自己說。即便是不擅言詞表達,也不應否定有過的努力。認清所有人情的連結是淺薄而不是無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難題要面對,儘管要面對斷點仍是茫然失措。
回顧這樣的自己,即便到了而立、不惑、知天命的年紀,外觀如何變化,身體裡仍會繼續裝著敏感憂鬱的靈魂思考生命裡的日常與無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