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人類與小小人族的差異是多麼大,但他們互相凝視彼此的眼神已沒有隔閡,那是全然的信任與希望對方都好。」
故事的架構取自英國作家瑪麗·諾頓的〈地板下的小矮人〉,設定在世上存在一種稀少而神秘的族群──小小人族,他們寄居在人類的房子裡,在不被發現的前提下借走生活必需品生存。
女主角艾莉緹在父親的訓練下,立志成為一名借物者,為了生活而努力。他們一家三口在這個屋子裡的地下生活著。在她的房間裡充滿著花草,那是她一點一滴打造的叢林樂園。一片不起眼的小葉子、小花朵,在小小族人眼裡都視為珍寶。
艾莉緹的心理充滿著想探索世界的心,她果敢、有衝勁、情緒無法深藏。在一次深夜和父親同行借物的過程中,翔發現了正在取衛生紙的艾莉緹,只是翔並未認真看到艾莉緹的面目⋯⋯嚴格來說是第二次,翔與父親不親、母親工作無暇照顧,即將動心臟手術的他來到了鄉下的奶奶家,在搬來的第一天,他不經意的遠遠看到一個小小的身影──那就是艾莉緹。
翔對艾莉緹說他曾見過她,艾莉緹則因準備許久的任務失敗羞愧自責,因為被人類發現也代表著他們一家無法再繼續生活在這裡。一方亟欲探問,一方亟欲隱藏,他們之間沒有對話就結束了。
接下來翔幾次帶著訊息想聯絡艾莉緹,都被無視了,後來艾莉緹私下去找翔希望他不要再打擾他們了。他們第一次交談,交換了彼此名字,翔說想看看她的樣子,被艾莉緹回絕了。後來因意外翔幫助艾莉緹脫困,他依舊沒有見到艾莉緹的樣子,但艾莉緹心裡對於人類既定的印象從當初的戒備慢慢改觀了⋯⋯
翔一心想著要幫助艾莉緹的家,逕自拿著家族傳承下來的精緻人偶屋裡的廚房幫艾莉緹家改造。他看似熱情,卻在艾莉緹當面和他質問的時候,說出與之形象不符的冷血話語,像是:小小人族要絕跡了,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命運、對比人類的人口數他們是多麼的微不足道,而在艾莉緹認真回應小小人族是多麼努力生存在這片土地後,翔道歉了。
他看似旁觀者似的說風涼話,但其實他的內心十分的空洞和無力,他沒有像艾莉緹一家人那麼美滿的家庭、沒有健康的身體,即將迎來可能不會成功的手術,他沒有重心的生活讓每一步腳印踏在地上都顯得遲疑,於是當他發現艾莉緹的存在後,想方設法想要和她取得聯繫,他想即便他是如此無用,也希望能盡己之力幫助艾莉緹一家,而這些舉動更顯得他的憂鬱、孤單和無助。
艾莉緹感受到翔平淡溫和的表情背後,那股巨大的悲傷。這裡是整部劇情的轉折點,兩人的對話從一開始的對立逐一的瓦解,兩人都坦承內心對於未來未知的恐懼,也感同身受了彼此的脆弱。
後來,小小人族的家被管家阿婆發現了,艾莉緹的母親被抓,因父親前往勘查遷徙的路線,所以艾莉緹趕緊找翔幫忙,他們一起尋找她的母親,兩人合作無間,默契十足。最後,艾莉緹一家準備遷徙離開時,他們終於趕上最後的見面,這是劇情的最高點──
翔將當初艾莉緹在借物任務中曾遺落的方糖再送一塊給她,艾莉緹將象徵自己借物者裝扮的髮上夾子送給翔,希望能帶給他勇氣。這時艾莉緹輕握住翔的手指,淚水不住滑落,誠心祝福他能健康,未來順利。有很多話想說,但真正凝結成話語的只有感謝,艾莉緹真心的感謝翔的幫助,希望他無論將來如何,都能坦蕩無畏的面對。
即便人類與小小人族的差異是多麼大,但他們互相凝視彼此的眼神已沒有隔閡,那是全然的信任與希望對方都好。一段關係的開始、轉變,都是自然而然的,但能好好與一段關係告別,需要兩人都有勇氣面對。
「艾莉緹,妳已成為我心的一部分,我不會忘記妳的。」在艾莉緹轉身離開後,翔這麼說。最後翔的眼神與當初剛到奶奶家時已截然不同,他有了生存下去的希望,而這份希望,是艾莉緹燃起的。原本的幫助者,變成了被助者,這個世界本來就難以被規則定義,而命運也可能因心態的不同而有了更多的選擇⋯⋯
〈借物少女艾莉緹〉視角切換的場景與磅礡的交響配樂都讓人印象深刻,小小人族的世界是如此迷人,而那個世界也是人類習以為常的世界。這是一部需要安靜觀賞的電影,雖然是動畫片,但是吉卜力的魔力就是讓你在不同的年齡看時,都能有新的感受。
念念寫於202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