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許多來宜蘭大溪的理由,例如漁港的海鮮、石花凍、蜜月灣衝浪、桃源谷大溪線步道……或者,探訪大溪本身。
我們有許多來宜蘭大溪的理由,例如漁港的海鮮、石花凍、蜜月灣衝浪、桃源谷大溪線步道……或者,探訪大溪本身。
這個聚落的命名由來——那是自北路入蘭的人們遇上的第一條大溪,溪流卻反過頭,以大溪聚落為名,就被叫大溪溪,或大溪川。
大溪河濱公園對面就是河口,這河海交界的寬闊區域,或許比公園更適合當夏日的戲水池。在河口回望舊大溪橋的幾個拱,彷彿入山的殿門,而對側就是一波波的浪,就是海。
這確實是個出入邊境,而邊境本身就是流動的。除了橋與海,其餘都無法預期,或許這次你踏上鬆軟的沙灘,感受海浪一波波進入河口,沿岸水池般的緩流區沈澱著如花的海菜,裡面逡巡的是彩色的海魚,長大後或許就是港邊漁攤上賣的紅槽或雞仔。
▲ 銀紋笛鯛(紅槽) 幼魚
▲ 黃鰭刺尾鯛
哪天下過一場大雨,溪口就突然變成湍流,腳底感受到的不再是軟沙而是石礫,這時細看流紋之下,竟有無數的小魚頂著水流逆溯,有的近乎透明,只在鰓處帶著紅暈,有的卻已經產生褐黑相間的條紋,這是日本禿頭鯊的幼魚,準備從海中透明懸浮的童年,進入淡水斑駁底棲的餘生,河口就是青春的邊界。漁人會趁他們還未沉底,用三角網捕撈,俗稱紅頭魩仔。
▲ 紅頭魩仔(日本禿頭鯊幼魚)
河口總在變形,舊地貌如同幻影。沙與石,鹹與淡,在大雨與大旱間擺盪,這是河口的某種樂趣,因為我們能只用一個長假看到滄海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