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運具電動化已成為台灣交通部永續運輸政策至關重要的一環,電動巴士之生命周期環境衝擊依然高於傳統燃油巴士,且營運上之困境亦導致台灣客運業者對於電動巴士之接受度較低,而氫能巴士作為新興綠色公共運輸載具,除了能彌補電巴於營運上之挑戰,亦能透過再生能源有效降低運輸環境衝擊。本研究因此透過運輸需求分析模型,分析台灣客運業者對於電巴、氫巴之選擇偏好,並瞭解影響業者選擇氫巴之關鍵性成敗因素,作為台灣交通部政策建議。
車輛對電網(Vehicle-to-Grid, V2G)具有眾多優點,如 (1) 使電動車成為移動式儲能設備,可以在需要時釋放儲能;(2) 讓民眾透過參與能源市場交易賺取額外收益;(3) 提高電網效率與穩定性,有效平衡供需。由於台灣電動車的普及程度逐漸提升,推動V2G技術的潛力也相應增加,且V2G將能改善台灣尖峰用電時段的供電瓶頸問題。因此,本研究透過發放問卷至具有電動車的台灣民眾,以科技接受模型量化分析結果,探討台灣民眾對V2G的態度與接受程度,提供台電與交通部在推動V2G政策方面的重要參考。
從循環經濟的角度來看,將油車改造成電車不僅有助於提高車輛零件的回收率,延長其使用壽命,還能有效降低整體的運輸成本。隨著電動車的普及,這種轉型將成為未來運輸業的另類創新趨勢,進而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因此,本研究透過向台灣民眾發放問卷,利用科技接受模型量化分析他們對於這種轉型的態度和接受程度,以期為車輛OEM商和交通部制定營運和政策提供重要參考。
香港國際機場(HKIA)作為亞洲航空運輸轉運樞紐,每年迎接數百萬個旅客與數十萬飛機架次,為了完善機場周邊基礎建設,並提升機場服務品質與附加經濟價值,香港特別行政區預計於2024完成興建大型綜合商業設施「航天城 (Skycity)」,其包括運輸、商業、零售、娛樂及住宿空間,為了能為HKIA旅客前往航天城提供無縫的運輸服務,其亦規畫了往返兩地之自駕巴士接駁服務。本研究透過運輸需求分析模式,預測2024年使用此巴士接駁服務之旅客人數,並透過交通流模擬軟體PTV Vissim,模擬人流情形與載客情境,研究結果顯示該運輸系統能達到預期運輸服務水準。
本中心歡迎業界或學界具有相關經驗者進行合作與交流! 意者請聯繫研究計畫主持人賴慶明主任
Email: pecmlai@gmail.com 、電話: 04-22856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