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8
日本刀是日本獨有的藝術品、工藝品,也是日本文化的象徵之一。除了本身的實戰與藝術價值之外,許多名刀更是見證了日本歷史的重大事件,並因為他們的持有者而在歷史上留下了許多傳說。
本次的社課我們邀請了台灣知名的日本歷史領隊月翔兵長來和我們分享關於日本刀劍的歷史,以及那些名刀的故事,接下來就讓我們跟著這些傳奇名刀,一起進入日本刀劍與日本歷史的世界吧!
在進入正題之前,有兩個小觀念需要先澄清:
日本刀五大派系
我們常講的「日本刀」其實是泛稱,內部還是有不同流派,這些流派可以簡單分成五大派系,分別是大和傳、備前傳、山城傳、相州傳與美濃傳,五大派系又可以再細分出不同的刀派。
打刀vs.太刀
在日本刀中,最常見的便是打刀和太刀,過去曾經有人以長度區分兩者,但其實更正確的分類是以配戴方式來區分:打刀刀刃朝上,太刀刀刃朝下。這是因為打刀是屬於步行戰使用,而太刀是騎馬作戰使用的緣故。
日本刀劍的發展與日本的歷史環環相扣,每一個時代都有屬於自己的刀派與代表作:
平安時代~源平時代:貴族的刀劍
日本自西元八世紀末開始進入平安時代,一直到源平時代武士崛起、源賴朝建立鎌倉幕府為止。當時的政權以天皇和貴族為中心,因此這個時期的日本刀有許多是由天皇或貴族下令鍛造,並有部分帶有傳說色彩。此時期的代表流派與刀劍有三條派的三日月宗近、小狐丸,以及五條派的鶴丸國永。
鎌倉時代~戰國時代:武士的刀劍
十二世紀末,進入鎌倉幕府時代,而後又開始了長達兩百多年的戰國時代。此時期天皇與貴族的權力落入武士及諸侯手中,也因此這時候名刀大多是著名武士與諸侯所擁有,並與這些武將的傳奇一同流傳於世間。此時期的代表流派與刀劍有粟田口派的骨喰藤四郎、藥研藤四郎;兼定派(2代)的歌仙兼定以及村正派的千子村正。
江戶時代:融合與傳播的刀劍
十七世紀初期,德川家康統一日本,開啟江戶時代,結束了自鎌倉到戰國時代四百多年的戰亂。在江戶時代的兩百多年間,日本刀的成為了一種展現身分的象徵,並在十八世紀末期出現了復古的風潮,有部分刀匠開始追求鎌倉時代的古法。此時期的代表流派與刀劍有兼定派(11代)的和泉守兼定,以及虎徹派的長曾禰虎徹。
除了刀劍本身見證了歷史的脈動外,每一把名刀也都有各自的故事,這次月翔兵長特別挑選了五把名刀,跟我們分享這五把刀背後的故事!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這五把名刀的故事吧!
小狐丸
歷史上叫小狐丸的刀有好幾把,但最有名的是出現在能劇劇目《小鍛冶》中的那把「小狐丸」。
根據《小鍛冶》的記載,當時天皇命令刀匠三條宗近打造一把刀,但要鍛造好刀需要一位和自己力氣相當且有默契的助手協助,三條宗近為此相當煩惱,於是前去參拜了稻荷明神。
沒想到就在此時突然出現了一位美少年,他自稱是稻荷明神的使者——狐狸的化身,前來幫助三條宗近鍛刀。
之後三條宗近將這把刀獻給天皇,也因為這神奇的故事,後人便將這把刀命名為「小狐丸」。
髭切與膝丸
平安時代末期,武士崛起,其中又以源氏、平氏兩大家族勢力最大。
源氏家族有兩把家傳寶刀,分別是「髭切」與「膝丸」。這兩把刀的命名由來是因為當時它們被鍛造出來後,在試斬罪犯時分別砍斷了罪犯的鬍子和膝蓋,於是將這兩把刀命名為「髭切」和「膝丸」。
髭切和膝丸除了斬殺罪犯外,也留下了斬殺妖怪的傳說:
傳說源氏的武士源賴光某天生了一場大病,過了一個月都好不了,某天他做了一個夢,夢見有身長七尺的怪僧要拿繩子綑綁他,於是在夢中他拔出了愛刀膝丸往前砍去,怪物便消失無蹤。隔天早上源賴光循著血跡,找到了一隻大蜘蛛,他用膝丸將蜘蛛砍死後,病竟然不藥而癒。
而髭切的傳說也很有趣:某次源賴光命令部下渡邊綱去辦事,並將髭切借給部下防身。當天晚上渡邊綱遇見了化身為女性的惡鬼,他情急之下將主君所借的髭切拿出來防身,並砍下了惡鬼的手臂。
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兩把寶刀也分別為源賴光的後代——源賴朝、源義經兄弟所有。源賴朝是鎌倉幕府的建立者,卻在掌權後對有功的弟弟義經猜忌漸深,最後兄弟鬩牆,兩把刀也從此分屬不同陣營。
歌仙兼定
歌仙兼定的主人是戰國時代的武將細川忠興,細川忠興富有文化涵養,精通茶道、和歌與能樂,偏偏他性格過於扭曲,使他成為一個恐怖情人。
細川忠興的老婆明智玉(小玉),是「扭轉日本的重大歷史事件」——本能寺之變的發動者明智光秀之女。在父親發動本能寺之變殺害織田信長後,小玉一夕之間成為叛臣之女,細川忠興不願與她離婚,卻因為輿論壓力,竟然將她軟禁在小屋中。
細川忠興恐怖情人的事蹟遠不只如此:小玉後來信奉天主教,細川忠興為了讓老婆放棄信仰,竟然當面削下老婆侍女的鼻子。還有一次小玉和一個園丁說話,被細川忠興知道後,細川忠興立刻派人將園丁處斬。
這樣一位恐怖情人,手中的刀自然也有著驚悚的故事:細川忠興晚年讓自己的兒子繼承家主,傳說他用這把刀將三十六個沒有盡心輔佐兒子的家臣處死,並以日本的三十六位和歌名家「三十六歌仙」為典故,將自己的刀命名為「歌仙兼定」。從這個故事中也可以看出細川忠興同時具有「藝術家」與「病態」兩種極端的個性。
和泉守兼定
和泉守兼定的主人是在幕府末期擁護幕府的「新選組」副隊長——土方歲三的愛刀。在十九世紀末期,歐美列強入侵東亞,當時執政的幕府無力面對,日本內部也分為支持天皇的「尊皇派」與支持幕府的「佐幕派」。
「新選組」便是佐幕派的其中一支,他們奉命效忠幕府,斬殺許多尊皇派的成員,但隨著明治維新的展開,屬於舊時代的他們也注定走向悲劇……
和泉守兼定正是這樣一把見證了時代的刀:從土方歲三年輕時,他便一直將和泉守兼定帶在身邊,這把刀跟隨著他出征、作戰,直到最後土方歲三與其他佐幕派來到北海道與新政府對抗時,他才命令部下將和泉守兼定送回東京老家。
聽完了精彩的故事,最後讓我們來看看日本刀的製作過程。日本刀的製作過程看似平凡,但其實從挑選好的鋼材、鍛造到最後的成形,每個步驟都是大學問!
「魔鬼藏在細節裡」,正是因為刀匠們對於每個步驟中種種細節的重視,才成就了今天日本刀的精緻。下面是日本刀鍛造的九個步驟:
將玉鋼(鍛造日本刀用的鋼材)打薄至5mm,依照軟硬度挑選
將同性質的玉鋼堆疊在一起,軟質作為「皮鐵」、硬質作為「心鐵」
以1300℃高溫,用炭燒製鍛造,不斷折疊敲打
將鍛造好的玉鋼堆疊在一起,最後鍛造成型
將皮鐵(外層)打成U字形後,「心鐵」(內層)包覆在其中,鍛造成形
鍛打刀尖的部分
磨製鑢目(刀莖上的圖案),敲打刀銘
將燒刃土抹在刀上
將抹好燒刃土的刀以800℃左右燒紅,將刀燒紅以後,垂直放入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