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4
一講到「日商」,大家腦海裡會浮現甚麼畫面呢?是《半澤直樹》、爾虞我詐的職場文化?還是《我要準時下班》中高壓、常加班的環境?進入日商/赴日工作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這次我們邀請到了任職於保聖那管顧公司的Pearl學姊前來和我們分享日商文化與就職的經驗談,就讓Pearl學姊來和我們分享日商文化與日商求職的密技吧!
受到日劇、動漫等流行文化,以及對日本民族性的刻板印象影響,大部分人對日商都有著「土下座文化」、「社畜」、「男女不平等」等印象,但除了這些較為負面的形象外,日商的職場文化本身也有許多優點,例如重視團隊溝通、不用單打獨鬥、重視經驗傳承減少出錯風險等等,都是日商職場文化的優點。另一方面,常被人詬病的過度加班、男女不平等、日籍主管忽略在地文化差異等現象,也隨著時代而持續改善中。
要開始求職了!但是……「在台日商」?「台商日本線」?到底差在哪裡?哪一種比較適合我呢?
簡單來說,「在台日商」指的是「日商公司在台灣的分公司」,而「台商日本線」則是「台灣公司底下負責日本市場的部門」。
兩者相比,在台日商因為總公司和主管大多是日本人,比較多機會能鍛鍊日文能力,也比較能培養國際觀,但受到日本職場文化影響,決策需要不斷向上呈報,較缺乏彈性,也因為組織不易變動,升遷上較容易有天花板。除此之外,在公司裡面的人大多會日文的情況下,日文能力也比較不容易是優勢。
相較之下,台商日本線對於會日文的人來說,語言能力反而是一種優勢,除此之外,因為總公司在台灣,發展機會也較多,如果是新創公司的話更為明顯。但要注意的是:因為本質上是台商,在台日文化的差異下,老闆不一定懂日本的職場文化,這時台灣員工便需要擔任雙方之間的橋樑,對於台灣員工而言也是不小的壓力。此外如果任職的是新創公司,也需要考慮組織變動、發展方向改變等可能性。
業務
主要負責開發新市場、新客戶以及維繫既有客戶,有時也要和客戶交涉條件。適合擁有良好溝通能力及外語能力,並且善於掌握對方需求的人,另外優秀的簡報、統整能力與行動力也是必要條件。
PM
負責與客戶和工廠之間的溝通,需要在各單位之間協調,有時會由業務兼任。適合擁有良好溝通能力與時間管理能力的人,也需要有高EQ與清晰的邏輯以便應對各種突發狀況。
業務助理
主要負責處理訂單、確認訂單進度、貿易與船務文件對應,有時也會需要擔任翻譯。適合細心、反應快,能舉一反三的人,同時需要懂得商業禮儀與應對進退。
行政助理
主要負責公司內部人事、會計、總務等相關事務,工作內會依所分配到的部門而有所不同。適合具備人事或會計經驗,且待人處事圓滑的人。
行銷
主要負責活動公關、品牌行銷、數據分析與策略行銷。適合有創意、行動力高且團隊合作能力強的人,除此之外也需要極高的抗壓性與學習能力。如果有繪圖軟體與數字分析相關的能力,在工作上會更加分。
除了上述的兩種方式外,直接赴日工作也是進入日商的一種管道:赴日工作可分為「新卒採用」(應屆/新鮮人)與「中途採用」(社會人士轉職)兩種,而新卒採用又會依台、日的職場習慣不同而有不同形式。
一般來說,在台日商的新卒採用時間比較彈性,只要有缺人就會招募,基本上整年都有工作機會,面試流程也較短。相較之下,日本當地的公司通常是統一招募、統一時間到職(大多是四月或十月),招募時間多集中在每年三月到七月,面試流程也較長,也因此一旦錯過時間,可能就要等到下一次的招募。
想要了解相關訊息的話,可以多關注徵才平台與學校的徵才博覽會,也可以多關注獵頭公司、顧問公司的最新消息,或是找學校的職涯中心、學長姐諮詢。
好不容易確定了就職的方向,下一步就是寫履歷和面試……鳩都媽爹!你的履歷和面試有沒有犯了那些不該犯的錯?
撰寫履歷與自我介紹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履歷撰寫篇
格式、字型要統一
要挑選適當的照片
用字遣詞要具體,並盡量凸顯出應徵動機、個人經歷與特色
敘述未來目標要具體,不要用空泛的詞句
要簡潔有力,鋪陳不要太冗長,也不要有過多不必要元素。
履歷投遞篇
信件開頭:確認公司留下的窗口名稱,或寫「XX公司招募負責人您好」
盡量言簡意賅,不要將自傳複製貼上!
建議寫上如何得知招募資訊
一定要署名(中文全名)
自我介紹篇
時間盡量控制在1~2分鐘內
聲音清楚明亮(給人有自信、有元氣的感覺)
可加入一兩則具體事蹟(與個人表現相關)
*自我介紹的目標是要讓面試官在短時間內能初步認識你,並引起面試官的興趣,得到自我推薦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