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7.26 有影片,有演講,還有許多小故事 〉
今天在高雄舉辦〈 佛教淨土侍者:鄭勝陽居士 〉紀錄片的放映與座談會,謝謝大家熱情的參與,尤其是雪心文教基金會高雄佈教所師長們的蒞臨,以及分享他們與鄭老師的互動,更能夠讓與會的觀眾有更多的感動。
活動結束後,有位師姐跟我說,他很喜歡用這種方式來推廣佛法。有影片,有演講,還有許多小故事的分享。再次謝謝大家的肯定。
在此謝謝清涼音洪董事長的支持,以及主辦單位雪心文教基金會。
2025.6.30 原境佛教人文藝術〉
一棵倒下的老樹,並不代表生命的終止。它靜靜躺在森林裡,化為腐植土,養育著新生的綠意。
這正是紀錄片《佛教淨土侍者:鄭勝陽居士》封面所採用的「倒木更新」意象,象徵的不僅是李炳南居士,也是鄭勝陽居士的生命歷程與精神。
這部紀錄片,是導演繼《台灣佛教淨土先行者:李炳南居士》後的又一部佛教人物紀實。從李居士到鄭居士,從師徒到精神傳承,一脈緊緊相連。倒木雖倒,仍能更新,肉身雖有終結之時,但精神卻無限延續。
導演最後以這句話作結:「用僕人的精神、侍者的行動,影響更多人。」我們或許不是導師、不是弘法者,但我們也可以學習成為一位侍者--從護持一場法會、照顧一位長者、守住一個承諾開始。
佛教說:「境隨心轉。」這些歷史、這場講座,不只是回顧過去,而是在提醒我們:修行不只在寺院、在講堂,更是在日常。讓每一次願力的實踐,落實在當下,並用僕人的精神、侍者的行動領導生活。
2025.6.22 在台北淨土院演講 〉
今天受邀到台北淨土院分享〈佛教淨土侍者:鄭勝陽居士〉紀錄片。與會的法師與居士們,看完影片與聽完分享之後都非常感動。
謝謝雪心文教基金會的前董事長林振惠賢伉儷,以及蓮心佈教所王敬淑會長與幹部們一同出席分享,跟大家做了更深入的交流。
侍者的精神,就是用僕人的服務,讓佛法能夠利益眾生。
2025.6.2 南華大學 〉
在南華大學舉辦三場的影片座談會,放映〈佛教淨土侍者:鄭勝陽居士〉紀錄片。謝謝主辦單位雪心文教基金會的師長們,也一同出席與分享他們接受拍攝的歷程,以及影片主角鄭勝陽老師的故事。
同學們都十分認真看片,有獎徵答的互動也相當熱烈。老師們帶來的禮物,全部都被同學答對送完了。
這三場分享座談會,要感謝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李芝瑩教授的安排。李教授也正在指導學生如何透過拍片,紀錄生命與信仰的故事。因此之前有幸先受邀到課堂上 跟同學分享拍片的方法。
所以這次的影片分享會,同學們不只是看了紀錄片,還能更加了解拍片的過程。最重要的是,影片的受訪者還親臨現場分享。能帶給學生這樣滿滿的收穫,都要再次感謝李芝瑩教授的安排。
2025.6.2 南華大學
2025.6.2 南華大學
2025.3.31 佛教淨土侍者:鄭勝陽居士紀錄片 放映會
昨天在元亨寺台北講堂,舉辦紀錄片放映座談會。與會的觀眾有法師與居士,更有滿滿的感動與回饋。
感謝會常法師促成這場放映會的舉辦,也點出影片最重要的一個提醒:要當一個行者去實踐佛法。
謝謝雪心文教基金會的廖欽賢董事長,特別從台中北上出席這場放映會。從銀幕上的受訪者,走向觀眾分享更多有關鄭勝陽居士的故事。
2025.3.24 在二林社大 〉
今天晚上受邀在二林社大分享〈佛教淨土侍者:鄭勝陽居士〉紀錄片,感謝雪心文教基金會吳圳華老師也一同出席,讓學員都受益良多。因為吳老師也是影片的受訪者之一,從銀幕走向台前,學員倍感親切。
更謝謝社大前校長吳明敏老師,十多年來總是不忘提擕後輩,每年都邀請我到社大分享作品。來到這裡彷彿是我在充電,因為這裡有滿滿的熱情與人情味,再次謝謝最優質的二林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