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瑪蘭族的除瘟祭pagalavi

片 名:噶瑪蘭族的除瘟祭-pagalavi

預告片

導演:潘朝成Bauki Angaw

片長:45 分

字幕:中文

關鍵字:噶瑪蘭族、祭典儀式、人類學、原住民

購買影片

DVD家用:300元 DVD公播:4000元 VOD公播:6000元

作品簡介

根據噶瑪蘭族傳說,很久很久以前祖先是來自南方Sanasai的島嶼,為了尋找適當居住地,噶瑪蘭族祖先們飄洋過海,終於發現肥美的蘭陽平原,祖先們便決定在此安身立命生養後代。噶瑪蘭族語與台灣原住民族所使用的語言一樣,同屬南島語系(Austronesian)。

本片從噶瑪蘭族歷史、考古、變遷與噶瑪蘭族在花東後山重建家園等方面著手,希望觀眾更容易認識與親近噶瑪蘭族。透過metiyu(祭師)呈現了新社部落崇尚祖靈信仰的傳統文化與生活,尤其是Ibay(漢名潘烏吉)以及幾位Metiyu在祭典前的採集、以及遵守的飲食禁忌等行為,在在呈現噶瑪蘭族的生活與傳統價值。

新社部落的祭儀文化特徵十分鮮明,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噶瑪蘭族語言、風俗(如新年祭祖palilin)、以metiyu為中心的祭儀(如Pagalavi、Padohogan等),以及與農漁業相關的祭典(如豐年祭Gataban、海祭Sbaw to lazin等)。

Pagalavi(除瘟祭)是Metiyu專屬的祭祀與醫療行為。每年Metiyu多會選擇夏末初秋的季節,天上沒有月亮的日子舉行。藉著Pagalavi祭儀,Metiyu們面向北方迎請噶瑪蘭族眾神靈以及祖靈降臨,除了必然的祭拜儀式以外,也為身體欠安的Metiyu治病,同時祈求部落平安順利。舉行Pagalavi的當天,Metiyu必須嚴格自我管控飲食,禁忌的食物絕不能吃,直到祭典結束後,Metiyu親眼看見月亮高掛夜空時,第二天便可解除食物禁忌。倘若天氣不佳,下雨或雲層遮掩了月亮,則Metiyu必須繼續自我管控,一直等到月亮出現為止。目前,新社部落約有10位Metiyu,持續擔任部落族人與祖靈、神靈溝通的角色,並傳承噶瑪蘭族的祭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