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使用chrome瀏覽器觀賞,電腦觀看影片不用登入帳號,但手機觀看需登入google帳號。
隋利軍(1952年7月28日-),黑龍江省雞西市人,擅長演奏嗩吶及國樂的作曲,是黑龍江國樂創作代表性人物,在兩岸樂壇十分活躍。此曲是以吹打樂為主的民族管弦樂作品,散發濃郁的東北風格,樂曲採用北方民歌「月牙五更」為主要素材加以變奏,使用現代的節奏及嗩吶高亢的旋律表現北方人民粗獷豪放、祥和安逸、豐富多彩的生活面貌。
此曲的主題取自河北民歌《賣餃子》,又汲取了江南民間音樂明朗、樸素的音調素材,性格歡快活潑,因為中國人度春節有吃餃子的習慣,故起名為《新春樂》。
此曲為布農族現代歌謠,由王拓南詞曲、馬彼得編曲,本次伴奏音樂版本為林工智採譜編曲。內容講述布農族人迎接賓客的喜悅與祝福;齊柏林導演所執導的《看見台灣》片尾曲正是《拍手歌》,旋律活潑輕快、朗朗上口而廣為流傳,台灣原聲童聲合唱團布農族小朋友攻頂玉山,舉國旗高唱的畫面令人動容。
跑旱船是一種早期風行的民間遊藝,亦稱為「無底景」,是以竹紮仿照遊船,演出者將遊船穿上,作少女乘船貌,與另一演出船夫者互相嬉戲,逗趣而滑稽,引人發笑,常在廟會的活動中夾雜在大鼓陣中表演。
此曲是宮崎駿卡通動畫"魔女宅急便"當中的一首插曲,雖然名氣不如「季節的迴轉」讓人熟悉,但輕鬆俏皮的曲風還真的是完全呼應了歌名,但願聽過之後,能讓大朋友小朋友們好像能恢復元氣了!
又名粉紅豬小妹,是一套英國學前電視動畫系列之主題曲。
二戰時期一首義大利民謠。原曲名字是「Bella ciao」,ciao 是義大利人打招呼的用法,可以拿來做「你好」或「再見」,Bella則是「美人」的意思。
情谷一曲取自金庸小說神雕俠侶中絕情谷場景,此地種植含劇毒之情花,擁有真情真愛者,若被扎到將會一輩子為情所傷。人的一生是奮不顧身追求真情,還是默然面對命運之安排?演奏者將以多元的心思來詮釋,時而柔情、時而壯闊、時而輕柔,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表達內心交織情感衝突與複雜難解的心境。
擷取自舞劇《紅色娘子軍》第二場中音樂片段,也是經典的吐音練習曲,本首採用了大量的雙吐及三吐練習,極其考驗演奏者的反應以及耐力。
作品是一首接受度與傳唱度極高的抒情歌曲,旋律相當優美動人。1944年在某天夜裡,作者偶然被屋外的美麗夜色感動陶醉,他以當時的心境想法完成。本次演奏為周宏德改編的弦樂四重奏版本。
此曲由二胡演奏家周維2005年11月創作於北京,為美國前總統布希訪華而作。作品選自美國早期的經典旋律,依序為《Tie A Yellow Ribbon Round The Old Oak Tree》、《Top of the world》、《yesterday》、《memory》、《Do Re Mi》、《Oh Susana》豐富素材搭配爵士音調及節奏律動,再現了世界名曲的魅力。
節奏明朗曲調愉快優美。花好月圓為上海民間曲改編,通俗而流暢的旋律,令人想到雲破月來花影的情景;而輕鬆活潑的曲調也抒發花團錦簇,幸福愉快的情韻不禁讓人隨著流暢旋律而翩然飛舞。
作品創作完成於1938年,俄國人又稱其為《俄羅斯圓舞曲》。原曲用薩克斯風演奏引出主題,典型的俄羅斯曲調讓人感到一望無際的曠野和一往情深的歷史,還有現代生活的時代氣息,透露出歡樂、愉快的樂觀主義的情感,有一種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和動人心弦的感染力。樂曲經現代手法加以改編後,便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以親近的方式演奏出來,使人享受到古典音樂的美妙。
作品選自於迪士尼動畫阿拉丁的主題曲,此次改編成bass二重奏版本演出。
作品風格活潑,手法新穎,通過三遍旋律的反覆再現和揚琴多種演奏手法的應用,進一步豐富和拓展歌曲的內涵和表現力。
樂曲歡樂活潑,富含童趣。
作品是改編自法國作家耶克特 馬洛(Hector Malot)原著小說《苦兒流浪記》,也是日本電視史上第一部需戴立體眼鏡收視的立體卡通。動畫主角咪咪,八歲時走上流浪藝人之路,加入小乖雜耍團。習藝的彭師傅是嚴師亦是慈父,他的愛與教誨影響咪咪一生。雜耍團裡的三隻狗「隊長」、「巴閉」、「啊細」和小猴兒「將軍」是最佳的演出夥伴,也是漫長旅途中朝夕相伴的盟友。
雖然人情冷暖、現實殘酷,但咪咪已學會用微笑、堅強度過每個難關。
描述蒙古大草原的生活,優美遼闊且充滿畫面的生活,輕快跳躍的人們展現熱情奔放的舞姿。此曲為中阮、柳琴必學樂曲之一,由蒙古民間的旋律進行發展,各段體現不同的技巧及演奏特色。
此曲為1980年由羅伯特•奧特曼執導的美國真人音樂喜劇電影《大力水手》的主題曲《I'm Popeye The Sailor Man》,這次演奏的版本為劉寶琇、劉映微移植改編而成。
作品是迪士尼2013年作品《冰雪奇緣》的插曲。影片中的主角Elsa在唱這首歌之前是害怕,並且是個受壓抑的角色,而這首歌表現了Elsa從中釋放壓力,最後接受自己並煥然一新的解放過程。
《旱天雷》是一首很有代表性的廣東音樂,運用民間音樂創作中常用的加花技法寫作而成,作品活潑流暢、生機盎然,節奏輕快,是首輕鬆的琵琶重奏小品。
桃熟了,過去晉南一代農民習慣攤于瓦房上晾曬,待乾熟後風吹而落,沿坡滾下,墜地有聲,乒乓作響。本樂曲以一連串的鼓心、鼓邊和鼓槌變化華彩,呈現出曬乾後的核桃呼嚕嚕滾下屋頂時,農民們欣喜和詼諧的景象。
童年,本身就是ㄧ首動人心弦的歌,謝謝台北市立國樂團別出心裁的策劃,讓大家可以用另一種方式,紀念併肩共度的「那疫年」,「我們的音樂比賽」換上新裝粉墨登場,永存在你我心中,緣起國樂、祝福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