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閣

九芎林地區歷經清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朝代100年的開墾,農業生產增加,社會經濟發達,墾民的生活空間大為改善,而要提升生活空間環境品質,倡導文教風氣,文化維持生活空間是重要條件。因此九芎林之眾文教仕紳於道光、咸豐年間倡議建「文昌祠」。依《新竹縣志初稿》記載:

「文昌廟,在高梘頭。道光二十六年建。廟宇五十七坪一合、地基七十二坪」。 《新竹縣采訪冊》卷五載到:「捐充文昌帝君永租並會課田租碑」云:

郡庠加六品軍功宗卿劉維翰接辦大約三十六佃人等遺下三、四重埔等處埔園,被人爭奪年久,經翰出身極力調回管耕,贌定租額二十餘石;分撥十四石以為文昌帝君祭祀之用,又撥六石以為中元普度之資,又撥五石以為國王宮香油之需。一撥為定,永無加減。每年配納潘衛社業主大租穀一石,勒石為照。

咸豐五年十月吉時,梯雲社立 。

清咸豐年間九芎林仕紳秀才劉維翰首先倡議捐建「文昌廟 」根據文林閣沿革曰:「文林閣源起於清同治末年,有舉人鄧兆熊,為地方作育英才,設教於現廟址,光緒二年丙子,鄧兆熊集聚契友創設「文林社」,同時林學源生員鑑及莠民滋多,為陶冶心靈,消弭頹風,改良民間風俗,邀集同志倡設廟宇,將學堂改建為神廟名曰「文林閣」亦稱文祠,奉祀文昌帝君,為頭前溪中、上游學術文化與民眾信仰中心 」。






文林閣

地 址:新竹縣芎林鄉文林村文山街238號(看地圖)

電 話:(03)592-4871

營業時間:週一-週日 05: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