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海綾 藝術治療師 ● 撰寫
在我的工作中,常常會有父母問我藝術治療具體是在做些什麼?和遊戲治療有什麼不同?對我的孩子有幫助嗎?老實說,這些問題真的很難回答,每一次,我都會告訴父母:我無法很明確地告訴你/妳很制式化的一套治療內容,治療當中會因應孩子的狀況以及治療的目標去規劃並調整治療的內容、使用的媒材及治療的模式(一對一、團體或親子),藝術治療除了藝術創作的部分,必要時也會採用音樂、遊戲等媒介融入到創作/治療中。我知道這麼說實在很籠統,很多父母聽了我的說明後仍然不能理解藝術治療到底在做些什麼或是覺得藝術治療和一般美術課差異不大,甚至很多家長會因為我的說明可能沒有講出他們想聽的內容並且也沒有再近一步地詢問就主觀地認為這名藝術治療師或藝術治療對自己的孩子幫助不大。親愛的家長們,藝術治療其實和中醫很像,雖然是慢性調理但其治療成效卻能維續很久。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藝術家,或許你覺得他/她只是在鬼畫符,但其實每一筆、每一畫或重或輕、或大或小可能都代表了些什麼,對於孩子來說,問答類型的互動模式可能是令人生畏的,特別是當他們必須嘗試用有限的詞彙來解釋自己時,然而,透過藝術創作的治療模式能提供孩子一個安全且安心的環境來表達自己並釋放他們可能不知道如何闡述的情緒;換句話說,對一個年幼的孩子來說用蠟筆或彩色筆表達他/她自己可能會比藉由文字表達情感和感受更舒服。透過視覺藝術此種表現形式,我們可以瞭解到兒童的藝術發展差異並從而理解兒童的情感體驗、認知和感官統合,孩子們也可以在視覺、觸覺、動覺等多個層面上體驗並和自我進行交流;也就是說在藝術治療的互動中不僅能讓我們聽到(口語談話)還可以通過圖像(藝術作品)看到兒童的思想與感覺,在創作過程中,兒童也能在較無壓力的情境下平衡身心、整合感覺並改善情緒,特別是對有經歷過創傷事件的兒童,藝術治療可以成為一種更可行的交流解決方案,因為這一治療模式不僅僅是在談話和談論事物。
藝術治療可用於幫助兒童解決許多問題,包括:
Art Therapy for Child with Emotional & Behavioral Issues in the Preschool Setting.
除了上述幾個面向,藝術治療還可以幫助兒童緩解壓力或焦慮、提升自我意識、培養正向有效的應對技巧,對於自閉症、過動症、發展遲緩等有早期療育需求的孩子們,藝術治療可以通過提供支持來增強社會發展、藉由複雜思維過程(如識別抽象與現實之間的差異)的互動幫助兒童發展綜合思維能力、改善運動技能、手眼協調和肌肉發育。所有年齡、國籍、種族和文化的兒童都可以從藝術治療中受益,治療型式及目標會依據兒童的優勢及能力來規劃,所以即便孩子以前從未拿過蠟筆創作也是可以接受藝術治療的。
一般而言,藝術治療師會針對孩子個別狀況、能力與需求,訂定治療目標,設計適合的活動,選定媒材,讓孩子在安全自由的環境下進行創作。藝術治療所需的療程,根據每一位不同的被治療者情況而有所不同。藝術治療為一種內在的歷程活動,較難在短期內呈現顯著的治療效果,根據臨床經驗,被治療者通常都會需要一段時間和治療師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去熟悉治療模式,以便呈現初步的治療成果。當孩子能適應治療環境並和治療師建立好信任關係後,才能在後續的療程中提升其應有的能力、開發其潛力,以達到治療目標。不過,請閱讀此文章的各位記住,每個孩子都是獨立而不同的個體,因此他們對藝術治療的反應方式也會有所不同,有些孩子能很快地打開心扉像治療師傾訴,而有些孩子可能需要更多的空間和時間。
*本文所有創作照片均經患者本人或其家長同意本治療師使用,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複製等。
*引用本文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