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縣大武鄉山豬窟休閒農業發展協會
點亮南迴大武之心,探尋山豬窟秘境
點亮南迴大武之心,探尋山豬窟秘境
受訪者|執行秘書 葉宜臻
文 字|羽弦
大武的「後山」——山豬窟
開車行駛在台9線南迴公路上,往臺東方向,穿出群山間的高架道路,豁然開朗進入臺東縣境,在公路向北轉彎時迎面擁抱廣袤無邊的太平洋。位於臺東縣大武鄉最南端的山豬窟休閒農業區,橫跨南興、尚武及大武三村,最初設立於2001年,範圍廣達六百多公頃,包括特定農業聚落及淺山森林,近年來持續發展觀光遊程,以美麗的山海景觀、高品質的農特產品及生態導覽行程,讓遊客看見不一樣的大武。
秘窟尋幽,食農教育
夏季,燒灼的焚風吹過大武,卻同時是孕育農作的搖籃。兩年多前,葉宜臻返鄉接手經營家中民宿,也一頭栽進由母親葉少雲擔任理事長的山豬窟休閒農業發展協會工作。她說道:「不管是旅客,甚至是對住在臺東(市)的人來說,大武經常只是一個『經過的地方』,但我們希望在山豬窟這個廣大的空間,發生一些有趣的事。」
協會規劃出多條深度遊程。例如「秘窟尋幽」小旅行,將從生態的角度出發,在排灣族的敬山儀式後,帶領遊客進入淺山森林步道;大約20-30分鐘的路程,就能拜訪巨大的千年白榕樹,閉上眼、與樹對話,摒除雜念。接著前往太湖原生植物園,認識少見的原生特種植物。午餐是令人期待的草地餐桌,座落在半山的平台草地,一面吃著在地小農精心調配的慢食料理,如紅蔾蔬菜煎餅、爐烤脆皮梅子豬、放牧雞蛋布丁等,一面遠望山下的果園風景,是一大享受!
另也規劃以食農教育為主的遊程,帶遊客認識山豬窟裡的養蜂人家,分辨四季的花所產出的蜂蜜;並與返鄉青年的烘焙坊合作,開設堅果塔工作坊,全程使用在地的果乾、蜂蜜等素材,彷彿山林致贈的禮物。此外,還有製作鹹雞蛋體驗,以及手作精油蠟燭等有趣的活動。如果想待更晚一點,則可參考「夜訪豬豬山」夜間遊程,由嚮導領路進入夜晚的森林生態之中,觀察與白天截然不同的萬物世界。
跟著導覽員走入山豬窟原始林
忘憂亭
夜觀活動
永續的大武之心
在勞動部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的資源挹注下,協會從鄰近的部落聘用了三位地方居民,培訓為導覽員,讓他們以在地人的角度,向遊客們訴說土地的故事。葉宜臻說道:「更重要的是他們自己在這裡生活的故事、聽老人家講的故事。而我們在推動這些食農教育是對土地友善的,產業如果能留下,也是年輕人們的機會。」
大武鄉的熱鬧,似乎大多發生在台9線上,無論是「南迴藝術季」的藝術品,或是甫於2022年開幕營運的大武之心南迴驛休憩站。下回不妨慢下腳步,轉入山豬窟休閒農業區,放鬆身心,體驗這裡的生態與文化。
山豬窟森林散步-千年神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