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責任臺東縣原住民布拉谷果菜生產合作社
農遊體驗Very Good,永續共榮的布拉谷合作社
農遊體驗Very Good,永續共榮的布拉谷合作社
受訪者|專案經理人 馮修雙
文 字|羽弦
Bulaku,團結布農族的「部落」
清晨五點多,日出前的混沌時刻,臺東鹿野高台周邊已有若干遊客集結,他們多是為了每年暑期的熱氣球嘉年華盛會而來。隨著一顆顆七彩繽紛的熱氣球升空,環顧四周群山綿延,臺東的美盡收眼底。而此時,不遠處同樣位在鹿野溪旁的延平鄉,布農族人則正在田間忙著採收成熟的鳳梨。
有限責任臺東縣原住民布拉谷果菜生產合作社,又稱布拉谷合作社,是由一群關心在地產業的布農青年於2020年成立。布拉谷(Bulaku)的布農語意為「部落」,合作社以延平鄉桃源村巴喜告(Pasikau)部落為根據地,串連周圍的布農族聚落,包括延平鄉的紅葉村、永康村、武陵村,以及一旁東河鄉的鸞山(Sazasa)部落。
為了推廣部落族人用心耕種的農特產品,布拉谷合作社提供合理的價格收購農產品,並積極尋求政府資源的挹注。2023年加入勞動部多元就業開發方案,不僅有人才培訓、技術輔導等協助,更規劃整體性的行銷策略,打造部落品牌,增加族人的就業機會。
改善農法,產業升級
延平鄉的重點農產有梅子、洛神花、鳳梨和苦茶,但要將這些農產品推向大眾的視野中,除了精緻的包裝、合宜的行銷管道之外,仍須在源頭把關品質。布拉谷合作社的馮修雙專案經理說道:「許多農民已經上了年紀,長久以來都是依循自己的經驗耕作,對於一些新的課程就不會那麽積極地參與。」甚至因為長期在價格的壓抑下,不注重農產品質,只求售出的心態,皆是合作社期望輔導改善的窠臼。
「我們會跟他們說明,例如『有機農業』有哪些規範必須遵守,不能用藥,如何用對土地更友善的方法來耕作;當他們發現其實這是可以做到的,且價格也會跟著提升,即使之後不賣我們,大家的收入還是能增加。」
在合作社的協助下,農民們減低被盤商剝削的風險,銷售狀況逐漸改善,例如2024年的鳳梨鮮果宅配,透過精準的分級包裝和通路行銷,銷量創下歷年新高!未來合作社會持續協助農民,建立產銷履歷檔案,並與企業或集團合作,開發更多通路。
合作社的招牌商品梅子醋、鳳梨醋
以金鑽鳳梨製成的美味果乾
小農趁著天氣好乾燥梅肉
開發農遊新體驗,世界的布農
目前合作社也積極與鄰近的業者共同開發農遊行程,推出許多適合親子同樂的DIY工作坊,如手作梅醋、梅酒、樹豆養生茶包、苦茶剝籽體驗、苦茶油防蚊乳液⋯⋯等,皆與在地產業息息相關。而針對備有遊覽車的團客,合作社也會協助規劃周圍的景點遊程,如舊鹿鳴橋、紅葉溫泉、紅葉少棒紀念館、武陵親水公園、鸞山部落會走路的樹等,透過深入導覽更認識布農族的歷史與文化。
布農族稱呼玉山為「東谷沙飛」(Tongku Saveq),傳說是在大洪水神話中族人避難的山峰。族群經歷多次遷徙,最終在此落腳,無論是來自玉山東側的卓溪鄉,或南側接壤高屏的舊部落——內本鹿(Laipunuk)。歷史不能遺忘,而散居各地的布農族人,是一顆顆希望的種籽,奮力地生長茁壯。
部落苦茶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