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博士
專長:漢語語言學、華語文教學、認知語言學、手語語言學
信箱:LNGCHL🔆CCU.EDU.TW
期刊論文
Lin, C. H.*, & Chang, J. H. (2023). Directional verb constructions in Mandarin: The interface of syntax and pragmatics. Concentric: Studies in Linguistics, 49(2), 224-260.
Hong, J. C., Lin, C. H.*, & Juh, C. C. (2023). Using a Chatbot to learn English via Charades: the correlates between social presence, hedonic value, perceived value, and learning outcome.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1-17.
Hong, J. C., Lin, C. H.*, Tsai, Y. H., & Tai, K. H. (2021). Confusion and Chinese character learning. The Language Learning Journal, 1-17.
林建宏*、張榮興(2018)。從篇章角度分析概念多義之現象—以華語名前形容詞為例。華語文教學研究,15(3),49-84。
Tsai, Y. H., Lin, C. H.*, Hong, J. C., & Tai, K. H. (2018). The effects of metacognition on online learning interest and continuance to learn with MOOCs. Computers & Education, 121, 18-29.
林建宏*、張榮興(2017)。華語中隱藏的捷徑:談轉喻的教學應用。華文世界,120,30-46。
林振興、王暄博、蔡雅薰、林建宏(2017)。文化涵化在華語閱讀能力發展中的作用──以華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者為例。國際中文教育學報,2,29-41。
林建宏*、張榮興(2014)。從意象基模來分析《小王子》篇章的上層結構。清華學報,44(2),283-315。
林建宏*、張榮興(2013)。從心理空間理論來分析華語的臨時量詞。華語文教學研究,10(4),81-108。
專書論文
林建宏(2024)。從視覺語言看見時間的躍動。載於麥傑、戴浩(主編),語言面面觀(頁257-278)。臺北:文鶴出版社。
Lin, C. H.*, & Chang, J. H. (2021). Linking syntax and semantics in comparatives of Taiwan Sign Language: A Role and Reference Grammar account. In Robert D. Van Valin (ed.) Challenges at the syntax-semantics-pragmatics interface: A Role and Reference Grammar perspective, (pp. 63-87). Newcastle upon Tyne, UK: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林建宏(2021)。生態語言教育之實踐-Google Earth融入華語文教學。載於林振興(主編),僑教研究第四輯:僑教教學設計與反思(頁225-251)。臺北:書林。
林建宏*、羅麗蓓(2021)。在地文化元素如何融入語言教育:以埔里鎮籃城社區和愛蘭台地為例。載於江大樹、張力亞(主編),建構水沙連學:暨大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的行動研究(頁211-241)。南投:暨大人社中心。
林建宏(2021)。臺灣手語示證範疇。載於潘家榮(主編),東亞語言示證及其相關範疇研究(頁185-210)。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蔡雅薰、林建宏*(2018)。僑生先修教育教師教學信念與TPACK之研究。載於吳忠信(主編),僑教研究第三輯:僑教理論實踐與發展(頁107-125)。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蔡雅薰、林振興、林建宏、王瑄博(2017)。文化適應與華裔學生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以「臺灣師範大學僑生先修部」為例。載於蔡雅薰(主編),僑教研究第二輯:策略與教學(頁29-55)。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林振興、蔡雅薰、邱詩雯、王瑄博、林建宏(2017)。漢字字本位教學實證研究—以僑生先修部華語文學習者為例。載於蔡雅薰(主編),僑教研究第二輯:策略與教學(頁57-77)。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Lin, C. H.*, & Chang J. H. (2011). Modality in Taiwan Sign Language. In Wataru Nakamura (Ed.) New perspectives in Role and Reference Grammar (pp. 246-263). Newcastle upon Tyne, U.K.: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林建宏(2011)。台灣手語的比較句結構。載於張榮興(主編),語言與認知:戴浩一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頁235-258)。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會議報告
Lin, C. H.(2025, July). Perspectivization in argument representation for serial verbs in Taiwan Sign Language. Presented at the The 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le and Reference Grammar 2025. Kobe University.
林建宏(2024年12月)。以語塊為本的臺灣手語課程設計。「第三屆臺灣手語教學理論與應用研討會」發表之論文,臺灣手語教育學會。
林建宏(2024年11月)。臺灣手語連動結構的論元體現及其教學啟示。「第十五屆臺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林建宏(2024年11月)。華語與臺灣手語趨向結構之對比研究。「第十四屆世界華語文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林建宏(2023年12月)。互動式提問策略在臺灣手語教學的應用。「第二屆臺灣手語教學理論與應用研討會」發表之論文,臺灣手語教育學會。
林建宏(2023年10月)。手語空間的運用:以台灣手語比較句為例。「第 24 屆全國語言學論文研討會」發表之論文,臺灣大學。
林建宏(2022年12月)。以概念映射探究華語驚訝情緒的表達。「第21屆台灣華語文教學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林建宏(2021年12月)。以概念映射探究華語極致程度補語的表達與詮釋。「第20屆台灣華語文教學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林建宏(2021年11月)。探究取向專案學習的華語師培課程設計:以IB MYP中文B為例。「第八屆國際學校華語教育研討會暨工作坊(ISCLE-8)」發表之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Lin, C. H.(2021, Aug). The Expression of Oxymoron in Taiwan Sign Language. Presented at the The 1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le and Reference Grammar 2021. York university.
林建宏、謝念驊(2021年7月)。Be A Giver──以幫助為名的華語專案學習課程。「第十三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林建宏(2019年12月)。華語概念矛盾之認知語意分析。「第18屆台灣華語文教學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實踐大學。
林建宏、廖湘屏(2019年7月)。專題導向學習融入華語四字格成語教學設計。「第五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發表之論文,香港教育大學。
林建宏(2018年5月)。專案導向學習在中文B普通課程之應用。「第四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Lin, C. H., & Tsai, X. J. (2018, May). Use of LINE in flipped CSL creative writing class. Presented at the 22th Global Chinese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in Educatio.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林建宏、齊婉先(2018年4月)。華語文教育再想像-Stanford 2025之高等教育創新學習生態。「2018臺越國際研討會-臺越教育革新、轉化與跨界」發表之論文,胡志明市社會科學大學。
林建宏(2017年12月)。漢語和越南語名詞短語之認知結構對比分析。「第十二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林建宏(2017年11月)。微世代,微小說:IB 中文閱讀教材之設計與發展。「第五屆國際學校華語教育研討會暨工作坊」發表之論文,中國常熟UWC。
Lin, C. H. (2017, Aug). The relation of comparatives to events in Taiwan Sign Language: A Role and Reference Grammar account. Prensted at Role and Reference Grammar2017.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林建宏、蔡雅薰(2016年12月)。僑生華語學習之求助行為、文化適應、華語學習成就之分析。「2016國際僑生教育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僑生先修部。
蔡雅薰、林振興、林建宏(2016年11月)。海外華語師資數位碩士在職專班之設置與發展。「第六屆語言學與華語二語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廈門華僑大學。
林建宏(2016年11月)。從認知轉喻看華語詞彙的構詞及詮釋。「2016 年華語文教學學術論壇議程」發表之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蔡雅薰、林建宏、秋詩雯(2016年5月)。沉浸式數位華語教學於語言於華語初學課程之實施與分析:以臺灣師範大學僑生先修部為例。「第二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國際文憑課程(IB)理念與語言教學」發表之論文。香港教育大學。
Tsai, Y. H., Tseng, P. N., Lin, Z. X., Hong, J. C., & Lin, C. L. (2015, June). Confusion and Chinese character learning. Presented at 2015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Learning Analytics, Technology Adoption, and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Big-Data Era.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Lin, C. H., & Chang, J. H. (2013, Feb.) The expression of comparison in Taiwan Sign Language. Presented at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gn Linguistics and Deaf Education in Asia.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Lin, C. H., & Chang, J. H. (2010, Jan.) Modals and negation in Taiwan Sign Languag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Sign Linguistics and Deaf Education in Asia 2010.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hang, J. H., & Lin, C. H. (2009, May). The syntax-pragmatics interface in Chinese Directional Verb Constructions. Presented at the Third Conference on Language, Discourse and Cognition.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Lin, C. H., & Chang, J. H. (2008, July). Tense in Taiwan Sign Language. Presented at 1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Linguists. Korea University.
Lin, C. H., & Chang, J. H. (2006, Sep.). Tense inference in Taiwan Sign Languag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omparative Study of East Asian Sign Languages, The Taiwan Institute for the Humanities and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National Chung Cheng University.
計畫執行
研究計畫
計畫:臺灣手語的訊息結構與指稱追蹤
職稱:主持人
期間:2025/08/01~2026/07/31
單位:國科會
計畫:AI驅動探究式協作專案導向學習:以聾聽共融課程為例
職稱:主持人
期間:2025/08/01~2026/07/31
單位:教育部
計畫:臺灣手語連續動詞的句法與語意介面
職稱:主持人
期間:2024/08/01~2025/07/31
單位:國科會
計畫:矛盾的認知潛能——概念的衝突與整合
職稱:主持人
期間:2020/08/01~2021/07/31
單位:國科會
計畫:臺灣手語比較句與事件和命題的關聯性
職稱:主持人
期間:2017/02/01~2018/01/31
單位:國科會
產學計畫
計畫:臺灣手語語料庫第2期建置計畫
職稱:協同主持人
期間:114/02/26~114/12/26
單位:文化部/捷徑文化
計畫:臺灣手語辭典編纂計畫(第 1 期)
職稱:協同主持人
期間:114/01/01~115/12/21
單位:教育部/國立中正大學語言所
計畫:部編版《臺灣手語》補充教材計畫
職稱:協同主持人
期間:114/01/01~115/12/21
單位:國教署/國立中正大學語言所
計畫:臺灣手語認證先期規劃計畫
職稱:協同主持人
期間:113/12/13~114/07/12
單位:文化部/國立中正大學語言所
計畫:臺灣手語語料庫第1期建置計畫
職稱:協同主持人
期間:113/01/11~113/11/10
單位:文化部/捷徑文化
計畫:臺灣手語數位教材製作計畫
職稱:協同主持人
期間:111/08/01~113/12/31
單位:國教署/國立中正大學語言所
計畫:臺灣手語教學支援人員課程規劃及培訓種子講師計畫
職稱:協同主持人
期間:110/02/01~112/12/31
單位:國教署/國立中正大學語言所
校內計畫
計畫:華語師培生接軌職場增能計畫
職稱:主持人
期間:2025/05/01~2025/10/31
單位:中正大學深耕子計畫1-5--創新育才最後一哩路:就業力與創業力的提升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