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暖男宮宮主,微波爐小王子
熱愛麵包(吐司)、人工草莓果醬(含蘇丹紅)
厭惡醋酸、番茄、燴飯、天然藍莓、天然覆盆莓
對酒精、南瓜過敏
夢想是拿到臺大校友證(爲了溪頭10元門票)、待退20年
博士後研究員 (2018~ )
目前研究的主題是胡頹子科 (Elaeagnaceae) 的系統分類學,經營個人網站分類沙丘。
博士生
探討白背櫟(Quercus salicina)的種間分化歷史與族群分化方向
博士生
以基因體學研究探討臺灣產殼斗科特有生物種化機制
博士生
從臺灣小檗屬植物的基因組理解其石灰岩環境適應機制及初期種化
碩士生
白背櫟複合群葉背蠟相關基因的區域適應
碩士生
臺灣雲杉常見造癭球蚜之親緣關係與交互作用
已畢業學生
博士 (2024. 12)
琉球蘇鐵之族群遺傳與保育
Population Genomics and Conservation of Cycas revoluta Thunb.
博士 (2024)
碩士 (2024)
白花蝴蝶蘭複合群之親緣地理與物種界定
碩士 (2024)
白背櫟複合群葉表角質蠟層的遺傳架構與天擇訊號
張之毅 (博,與 曾彥學教授 共指):臺灣產菊科薊屬植物之系統分類、親緣關係、特徵演化與生物地理學研究 (2024)
何懿洲 (博,與 張永達教授 共指):台灣牙醫醫病關係中的醫病溝通之探究 (2023)
黃秉宏 (博):地理與生態因子在島嶼上黃芩屬物種的族群分化與快速種化上的效應 (2020)
楊智凱 (博,與 王震哲教授 共指):臺灣殼斗科植物分類研究 (2018)
孫沛煒 (碩):錐果櫟的遺傳-環境-表現型相關性研究 (2023)
蔡明威 (碩):冰期後不同拓殖路線的兩種臺灣特有楓屬植物對海拔適應的遺傳機制 (2022)
呂欣蓓 (碩):兩種臺灣特有薑屬植物的族群遺傳結構及區域性適應 (2020)
江祖恩 (碩):共域及異域分布的田代氏黃芩及布烈氏黃芩族群與其土壤基質對根圈微生物組成的協同效應 (2020)
熊桓翊 (碩):尖葉楓與台灣紅榨槭種間的基因漸滲與氣候之關聯 (2018)
曾怡婷 (碩):氣候及地理因子與不同海拔楓屬植物族群空間遺傳組成之關係 (2017)
何紹瑋 (碩):石櫟屬物種生理生態性狀親緣訊息與蠟生合成基因正向天擇 (2015)
陳怡雯 (碩):台灣產黃芩屬植物花青素生合成途徑之CHS、DFR及UFGT基因的適應性演化 (2015)
游旨价 博士
劉筱蕾 博士
李勇毅 教授
黃盟元 教授
曾彥學 教授
李俊清 教授
高潤紅 教授
吳曙紅 教授
楊永志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