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昱婷
編劇是我目前覺得蠻容易的組別。
本身就有在創作的習慣,善於將自身日常化為文字情節或是想想故事安排,加上從小到大的優勢:想像力和創造力,這個對於編劇來說我認為是重要的。
記住,想像力就是你的超能力,頭腦的畫面就是你的全世界。
我還是認為跟從小看和想的習慣有關。看,不一定要是書籍,只要有情節的都可以。看看別人在自己卡關時的處理方法,因為在創作上難免會有撞牆期,而這是無法避免的困難。
有人說我編劇很快,我覺得是因為國中的關係,那是我目前創作量與閱讀量的巔峰時期。上課都沒有專心聽,不斷在極短篇的情節上轉腦袋和看書(不要學,國三補救數學,理化辛苦到崩潰大哭)。每天都在想情節,想著想著就磨練出來了,加上幼稚園就在看連續劇,出其不意的情節也會拿來跟鄰居小朋友討論再改編。我有時候甚至覺得我們真是一群前途不可限量的小鬼。這些都是從小開始的訓練,才造就自己的速度。當然有還是有會卡關的時候,我說過,無法避免的。
我在暑假編的「預見遇見」是我目前為止花最多時間和心思的,當然因為考慮其中原因包含,要能夠執行和拍攝,所以不能一昧的讓自己為所欲為的編,是需要互相配合。我也覺得這部戲的題材蠻新鮮的,兩個相同的人相遇,兩種心情,兩種結局(開放式的結局),而開放式結局是我目前尚未寫過的,所以這是個好的嘗試。
我自己對這部戲的見解是個人的心靈之旅。眼尖的人應該會發現有一幕是相片裡的主角和家人是燦笑的,而主角之後又遇見開朗的另一個自己,進而發生一連串的事情,不過這都是我個人想法,因為我也沒有正確答案,這部戲的核心想法並不在我身上,各位不要被我影響囉!
對於一個創作人來說最重要的話是,只要我的頭腦還能運轉,我就不會放棄繼續創作。
自我介紹 :
我是王昱婷,標準牡羊性格,表面上很矜持,內心卻是彭湃洶湧愛搞怪的小宇宙。是個能動能靜的文藝類少女,喜愛創作、看書、攝影、音樂、彈吉他及其他諸多興趣。
對於在意的事情會十分要求,甚至固執己見。
對於創作,這是我最不可思議的熱愛與執著。到了國中,一次的機遇下接觸到蘇打綠就深深對青峰的文采著迷,進而開啟文學之路開始寫詩、寫散文。之後因遇到同樣喜愛文學並有在創作的蘇打粉,我才開始嘗試接觸極短篇,因緣際會下我找到自己的歸屬。
我在Instagram裡曾多次貼過自己的極短篇,但一連兩次都因覺得自己過去的創作不堪入目而刪帳,目前正專心經營著現有的帳號,現在不只放上自己的極短篇,也放不同類型的創作,例如散文,新詩或是片段故事。
在創作上,我不只創作文學類的,也創作歌曲。
在別人看來我作曲作詞太過草率,但對我來說就是如此,在一剎那靈感湧現,旋律就接踵而來,慢慢修改,慢慢拼湊,一首曲子就這麼誕生,不過這功力當然沒有我在文學上的深,因此我還得多多磨練。
我特別喜愛自己說過的一句話,或許偏激,卻是我非黑即白的風格。
「如果放棄了,你就甚麼都沒有了,你怎麼不想想當初為甚麼會堅持到現在呢?」
對於喜愛上父母認為沒飯吃的文藝類的我,這句話是再適合不過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