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许多国内用户发现无法正常使用 TradingView,这其中的原因包括数据源限制以及网络连接问题等。事实上,只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实时行情数据库,并进行实时更新,同时开发一个简单的 Web 服务,就完全可以打造一个自主控制的量化分析平台,让所有日志、品种信息、警报等等都完全本地化或使用国内云服务,从而有效解决问题。
我基于 Python 开发了一套量化分析平台,目前已经应用于期货、期权、股票等领域,效果非常优秀。这一平台的架构以一个本地实现版的解决方案为核心,并将 TradingView 作为参考来打造更适用于国内市场需求的金融量化应用。
👉 【点击查看】TradingView 30天 独享 Premium 高级会员账号(完整质保30天售后)
以下是关键步骤的简要分享:
搭建 Web 服务和数据库
首先需要配置一个自己的 Web 架构以及数据库,用以存储实时行情数据。这部分内容包括金融行情的实时数据更新,例如分时、月度、年度等维度,甚至是市场信息,如期货商品库存、资金流向和席位持仓数据。
对接实时数据库
配置好实时数据库后,可实现分钟级实时行情的获取和分析。这些数据可来自多个公开或付费源,以满足多样化的分析需求。做好实时数据对接后,即可开始分析市场动态。
存储与读取历史信息
为提升数据使用效率,可以建立另一个专门存储和读取历史数据的 Web 服务。该服务能够记录用户关注的品种、画线分析、警报以及操作日志。这部分功能扩展性极强,允许进一步个性化定制。
定制扩展功能
自行扩展功能是该平台的核心优势之一,以下是推荐的扩展方向:
自定义指标和功能:根据个人需求开发新的技术分析指标和参数。
金融开源库集成:例如 Talib、QuantLib 等量化分析库,可助力高效计算和回测。
数据可视化工具:通过 Seaborn、Plotly、Echart 等数据可视化工具创建图形化报告。
机器学习库整合:如 Scikit-learn、Tensorflow 这样的开源库,可以应用于算法交易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发。
打造量化分析平台的最大好处在于自主性与灵活性。用户可以完全自定义指标数据、可视化工具以及算法模型。此外,您还可以拓展许多当下流行的前沿技术,例如人工智能分析与预测等,进一步提升系统的使用效能。
是否对这样的量化分析平台感兴趣?开始基于自己的需求制作一个专属工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