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時代下的遠距「教」與「學」

校長/黃孟元

  今年五月,新冠疫情暴發,改變我們的生活模式,觀察到的現象有:全民變成廚師、醫護人員變成戰士、老師變成主播、家長變成安親班主任等。與此同時,教學現場從實體教室改成網路教室,要做到停課不停學。因應疫情而來的遠距教學,要如何營造網路上有效的教與學,是學校關注的重點。

一、如何教

  就教學模式而言,分成同步、非同步及混成教學三種;就教材而言,有教師自編、E化教科書、政府與民間建置的學習平台,以及浩瀚無窮的網路資源;就師生互動平台而言,有Classroom與Meet或其它。本校師長經過多次演練,都能執行遠端教學,也能利用網路教室,召開線上班親會。

二、如何學

  學生配合老師的教學模式,依功課表準時上線,與同學們在視訊中學習(同步);或完成老師指定的作業練習並繳交、觀看指定影片、閱讀指定資料、搜尋網路補充資料等(非同步);當然也可以綜合運用(混成)。為適配數位學習(E-Learning)家中必須有網路環境,工具可使用筆電(可整合視訊與麥克風)、桌機或平板,手機可顯示面積小,不適合小朋友學習使用。為施遠距教學,本校資訊組為全體學生建置帳號,並指導三年級以上學童,能熟練上網、會登入網路教室,與師長及同學們在數位雲端上共同學習。

  自今年5月19日起學生在家遠距上課,校長每日到網路教室觀課,長期觀察結果發現,教師與學生的教學互動、學習成果,漸入佳境,部分老師的教學成效已接近實體課的效果。如能善用網路學習,可培養學生成為「自知」、「自發」、「自律」、「自主」的終身學習者;但在國小階段的學童,必須有老師親自指導,使涵養正向人格與培養優良生活習慣,這是遠距教學的侷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