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年表
(北埔姜家 ‧ 姜義豐家族)
1737 乾隆二年
姜家渡臺祖姜朝鳳與叔伯兄弟多人,由粵東渡海來臺,定居淡水廳竹塹竹北二堡紅毛港樹林仔,開拓荒地。
1786 乾隆五十一年
渡臺第二代姜勝智率家族成員入墾九芎林。
1788 乾隆五十三年
姜勝智被推舉為九芎林屯務公埔之佃首。
1824 道光四年
渡臺第四代姜秀鑾擔任竹北一堡九芎林庄總理。
1828 道光八年
姜秀鑾入股參與石壁潭坑洲開墾。
1829 道光九年
林國寶、范長貴、姜秀鑾擔任褒忠亭義民廟首事。
1830 道光十年
姜秀鑾協助緝捕盜賊熱心公益,由臺灣鎮總兵劉廷斌上奏賞以頂戴。
1833 道光十三年
姜秀鑾擔任九芎林庄總理,公正勤勞,名譽顯赫,蒙前臺灣府海防兼南路理番同知(臺防分府)王衍慶獎賜匾額「義衛鄉閭」四字。
因張丙案,姜秀鑾奉淡水廳同知李慎彝差遣查辦南北路焚搶各案,蒙李慎彝頒賞「相友相助勤捍禦,爾宅爾田奠身家」對聯。
李慎彝任命姜秀鑾為義首,率團練義勇巡防新墾區查獲匪犯,獲欽差大臣福州將軍瑚松額及閩浙總督程祖洛賞給軍功七品職銜。
1834 道光十四年
淡水廳同知李嗣鄴諭令姜秀鑾在塹南橫崗頂建隘十五座,募丁一百六十名,分駐巡防。
1835 道光十五年
淡水廳同知李嗣鄴諭令粵籍姜秀鑾、閩籍林德修合組成「金廣福墾號」,二人並舉為墾首。
姜秀鑾率眾由三角城循牛路進駐北埔。
姜秀鑾創建慈天宮。
1836 道光十六年
龍鳳髻陂圳築成,灌田三十一甲六分。
周邦正繼任金廣福第二代閩籍墾首。
1837 道光十七年
「金廣福」傳齊各捐資股夥,將已墾埔地先行踏丈拈鬮分管,各自招佃開墾永為已業。
1838 道光十八年
姜殿邦取得武生員功名,是北埔姜家首位正途出身之武科秀才。
1841 道光二十一年
「中英鴉片戰爭」期間英軍侵襲北臺,姜秀鑾偕子姜殿邦奉淡水同知曹謹之諭令,率領壯勇至基隆協防、攻擊敵船。戰事結束後,曹謹稟報臺灣道姚瑩、臺灣府知府熊一本奏請賞姜殿邦軍功六品職銜。
1844 道光二十四年
彭清蓮及戴立坤兩位先生受姜秀鑾之請,在北埔設塾興學。
1845 道光二十五年
南埔水圳鑿成,灌溉田園四十餘甲。
1846 道光二十六年
改建慈天宮。
姜秀鑾逝世,年六十三,姜殿邦繼任金廣福第二代粵籍墾首。
1847 道光二十七年
姜殿邦﹑姜殿斌兩房分鬮家業,設立「姜義豐」公嘗。
周邦正逝世,年六十七,周如珪繼任金廣福第三代閩籍墾首。
1851 咸豐元年
北埔小份林圳築成,灌田十九餘甲。
北埔圳築成,灌田三十四餘甲。
姜殿邦鳩工建造雙安橋。
1854 咸豐四年
姜殿邦將九芎林舊居之姜秀鑾派下族人全部遷居「北埔天水堂」。
秀才呂應鍾應姜殿邦之聘設塾於北埔。
1855 咸豐五年
姜殿邦兼任鹹菜甕墾首。
1860 咸豐十年
九月,姜殿邦奉淡水總捕分府同知甯長敬之命,率隘丁三十名隨帶鳥鎗馳赴艋舺,協防鎮壓漳籍士紳林國芳與同安人士的租約糾紛。
1862 同治元年
戴潮春事件爆發,粵籍武生員姜殿邦、劉維翰等帶領義民軍出征,直抵大甲,協同閩、粵各路義軍駐守大甲城,與戴軍激戰。後討平叛軍克復彰化等地,姜殿邦獲封欽加五品候補都閫府,賞戴藍翎。
戴潮春之役,姜榮華隨父姜殿邦出征,偏師制勝,獲淡水同知向燾賞「奉公勤奮」匾。
邱金華樂助義興嘗祀典,每年春分於聚落外「開基義友塚」, 祭祀初墾時期陣歿之勇士枯骨。
1864 同治三年
姜榮華倡設大隘南興庄五大公號每歲輪流慶讚中元。
1870 同治九年
姜殿邦逝世,年六十二,姜榮華繼任金廣福第三代粵籍墾首。
金廣福墾線已至五指山右角,配隘丁一百二十人。
1874 同治十三年
重修慈天宮,總經理姜榮華捐銀二仟四佰圓﹑金廣福捐銀五佰圓。
1875 光緒元年
彭裕謙與曾學熙至臺南應試,中文科秀才。
1877 光緒三年
金廣福墾首姜榮華提議大隘地區正式加入褒忠亭義民廟義民祭典輪值,由「姜義豐」公號擔任值年總爐主,為大隘聯庄祭典區第一回輪值。
姜榮華逝世,年四十六,姜紹基繼任金廣福第四代粵籍墾首。
1878 光緒四年
金廣福﹑義興嘗重修「開基義友塚」(開基義友附葬諸君仝墓)。
1884 光緒十年
「中法戰爭」爆發,姜紹基奉臺北知府陳星聚之諭令,率領隘丁至雞籠協守抗法,獲頒「義聯枌社」匾額。
1886 光緒十二年
福建臺灣巡撫劉銘傳實施「開山撫番」政策,裁撤金廣福之隘務,解除其開彊權責,「金廣福墾號」任務告一段落。
新竹縣知縣方祖蔭將姜胡氏樂捐買地歸還化番之義舉請獎緣由申請巡撫劉銘傳批示。
巡撫劉銘傳批示准予照例請獎:「據申已悉。候選縣丞姜紹基之母姜胡氏捐買大坪、長坪、九芎坪等處地畝歸還番業,以免民番爭地仇殺,實屬尚義樂輸,應准照例請獎,並先由本爵部院給予『尚義可風』匾額,以示獎勵。
1887 光緒十三年
奉光緒皇帝硃批准建姜胡氏「急公好義」坊。
1888 光緒十四年
彭裕謙應姜家之聘設帳於金廣福執教,訓蒙姜家子弟,為姜紹祖之啟蒙老師。
1889 光緒十五年
金廣福第四代粵籍墾首姜紹基逝世,年二十八。
姜紹祖代表北埔姜家與黃南球﹑林振芳﹑陳萬青﹑陳澄波等,湊集四大股夥合組「廣泰成墾號」拓墾大湖﹑南湖﹑罩蘭等地區。
1891 光緒十七年
「姜義豐」公號代表人姜紹祖擔任褒忠亭義民祭典輪值總爐主,為大隘聯庄祭典區第二回輪值。
1894 光緒二十年
姜紹祖渡海至福建參加鄉試。
甲午戰爭爆發,清廷戰敗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澎湖割讓予日本。
1895 光緒二十一年/永清元年/明治二十八年
臺灣民主國成立,日軍接收臺灣,乙未戰爭爆發,姜紹祖招募義勇軍投入抗日,於新竹城之役與日軍激戰被圍於枕頭山,頑抗至彈盡援絕,不願屈降服毒自盡壯烈殉國,時年僅二十。
1897 明治三十年
金廣福公館充當北埔辦務署衙署。
1898 明治三十一年
北埔姜家拍下第一張家族合照。
1903 明治三十六年
姜振乾捐款資助北埔公學校校舍建築經費。
1905 明治三十八年
「姜義豐」公號代表人姜紹猷、姜振乾擔任褒忠亭義民祭典輪值總爐主,為大隘聯庄祭典區第三回輪值。
1907 明治四十年
姜家於北埔老聚落東北側另建新宅落成,以「天水堂新屋」稱之,以與原有祖宅「天水堂老屋」區分。
北埔事件爆發,姜振乾出鉅資安撫日軍警,解除北埔滅庄危機。
1911 明治四十四年
姜振乾擔任新竹廳參事。
姜振乾捐款鳩工建造久安橋。
1914 大正三年
姜振乾擔任新埔褒忠義民廟管理人。
姜振乾捐款資助臺中中學校建校。
姜振乾與黃鼎三、鄭拱辰、蔡德樞等多位新竹州之仕紳赴東京參觀「大正博覽會」。
1919 大正八年
「姜義豐」公號代表人姜紹猷、姜振乾擔任褒忠亭義民祭典輪值總爐主,為大隘聯庄祭典區第四回輪值。
1921 大正十年
姜振乾出任新竹州協議會員。
姜瑞昌、姜振驤倡議興建姜氏家廟。
1924 大正十三年
姜振驤出任新竹州協議會員。
姜氏家廟建成。
1933 昭和八年
大隘聯庄開闢百年祭典,姜振驤擔任委員長,正式命名秀鑾山、邦正園以紀念開隘墾首姜秀鑾及周邦正。
「姜義豐」公號代表人姜紹猷、姜振驤擔任褒忠亭義民祭典輪值總爐主,為大隘聯庄祭典區第五回輪值。
1936 昭和十一年
姜振驤出任臺灣總督府評議會員。
1945 昭和二十年/民國三十四年
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姜瑞鵬被任命為臺灣省立新竹女子中學校長(任期1945至1959年),也是首位臺籍校長。
1946 民國三十五年
姜振驤參與「臺灣光復致敬團」到中國大陸訪問並晉見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團長由林獻堂擔任、團員包括李建興、林為恭、林叔桓、姜振驤、葉榮鐘、陳逸松、陳炘、黃朝清、張吉甫、鍾番,及顧問丘念台、祕書林憲、李德松、陳宰衡,團員及隨行顧問、祕書等共15人。
臺灣茶葉進入「茶金」時代,姜阿新成立永光股份有限公司。
姜阿新於天水堂老屋左畔起建洋樓(1949年竣工)。
1947 民國三十六年
「姜義豐」公號代表人姜振驤擔任褒忠亭義民祭典輪值總爐主,為大隘聯庄祭典區第六回輪值。
1948 民國三十七年
姜振驤當選褒忠亭義民廟管理人(董事長)。
姜振驤與桃竹苗地區之仕紳共同發起籌組新竹區合會儲蓄股份有限公司並擔任首屆董事長(新竹中小企銀之前身,後改制為新竹商銀)。
1951 民國四十年
姜振驤擔任財團法人褒忠亭義民中學財團董事長。
姜阿新當選第一屆臺灣臨時省議會議員。
1957 民國四十六年
北埔姜家設立基金會—財團法人姜義豐育英會。
1961 民國五十年
「姜義豐」公號代表人姜振驤擔任褒忠亭義民祭典輪值總爐主,為大隘聯庄祭典區第七回輪值。
1965 民國五十四年
姜阿新設立之永光公司結束營業,洋樓產權抵押予合作金庫。
1975 民國六十四年
「姜義豐」公號代表人姜振驤擔任褒忠亭義民祭典輪值總爐主,為大隘聯庄祭典區第八回輪值。
1978 民國六十七年
姜紹祖烈士入祀臺北圓山忠烈祠。
1981 民國七十年
蔣經國總統蒞臨參訪天水堂老屋。
1983 民國七十二年
大隘開闢一百五十週年。
金廣福公館經內政部指定為臺閩地區第一級古蹟(七十二台內民字第202452號)。
1985 民國七十四年
天水堂老屋列入第一級古蹟範圍內。
由陳坤厚導演執導、攝影,陳揚配樂,改編自七等生短篇小說的電影《結婚》(His Matrimony)榮獲金馬獎最佳攝影及原創電影音樂獎,天水堂老屋及小洋樓是這部電影的主要拍攝場景。
1986 民國七十五年
交通部郵政總局發行《臺灣古蹟郵票75年版》,2元面額郵票圖案為金廣福公館,護票卡封面圖案為天水堂門樓。
1990 民國七十九年
「姜義豐」公號代表人姜重鋆擔任褒忠亭義民祭典輪值總爐主,為大隘聯庄祭典區第九回輪值。
1995 民國八十四年
姜紹祖烈士成仁一百週年紀念大會,財團法人姜義豐育英會贊助紀念專輯發行經費。
1996 民國八十五年
李登輝總統蒞臨參訪天水堂老屋。
1997 民國八十六年
北埔事件九十週年紀念,財團法人姜義豐育英會贊助紀念專輯發行經費。
1998 民國八十七年
財團法人姜義豐育英會捐款贊助北埔國小及峨眉國小《創校百週年紀念專輯》發行經費。
全國文藝季《大隘風雲》,以北埔姜家拓墾為背景,辦理藝文活動。
2000 民國八十九年
陳水扁總統蒞臨參訪天水堂老屋。
2001 民國九十年
金廣福公館一期修復工程開工(內政部補助)。
姜阿新洋樓被指定為新竹縣縣定古蹟。
2003 民國九十二年
財團法人姜義豐育英會捐款贊助《大坪國小創校六十週年紀念專輯》發行經費。
財團法人姜義豐育英會捐款贊助《北埔國中創校五十週年紀念專輯》發行經費。
金廣福公館一期修復工程竣工。
2004 民國九十三年
新竹縣文化局舉辦「看見客家天水堂風華—北埔百年影像史」特展並發行專書。
金廣福公館主體建物進行再利用工程(文建會補助)。
姜氏家廟被指定為新竹縣縣定古蹟。
2005 民國九十四年
「姜義豐」公號代表人姜維經擔任褒忠亭義民祭典輪值總爐主,為大隘聯庄祭典區第十回輪值。
2006 民國九十五年
呂秀蓮副總統蒞臨參訪金廣福公館及天水堂老屋。
2007 民國九十六年
金廣福公館二期修復工程開工(客家委員會補助)。
2008 民國九十七年
電影《一八九五》全臺上映,由客家委員會投資拍攝,以姜紹祖、吳湯興、徐驤1895乙未年抗日事蹟為背景。
2009 民國九十八年
金廣福公館二期修復工程竣工,北埔聚落駐地工作站進駐,金廣福公館自4月份起開放團體預約參觀。
馬英九總統蒞臨參訪金廣福公館及天水堂老屋。
2011 民國100年
姜胡氏急公好義坊聖旨石尋獲。
總統參選人蔡英文主席蒞臨參訪金廣福公館及天水堂老屋。
2012 民國101年
姜阿新孫輩後裔共同集資向合作金庫銀行購回姜阿新洋樓產權。
2014 民國103年
進行金廣福公館及天水堂老屋前廣場卵石鋪面工程(客家委員會補助)。
2015 民國104年
榮獲第一屆國家出版獎佳作《北埔民、居》新書發表會在金廣福公館舉行。
馬英九總統參訪天水堂老屋表彰抗日英雄姜紹祖的壯烈事蹟。
2016 民國105年
財團法人姜義豐育英會贊助發行《祭念乙未戰爭姜紹祖成仁120週年暨家族經典影像紀念冊》。
《祭念乙未戰爭姜紹祖成仁120週年暨家族經典影像紀念冊》新書發表會於金廣福公館舉行。
蔡英文總統參訪姜氏家廟。
進行金廣福公館日式建築屋面緊急修復工程(文化部補助)。
2017 民國106年
清咸豐年間由姜殿邦鳩工建造的北埔雙安橋被指定登錄為歷史建築。
2018 民國107年
金廣福公館、北埔忠恕堂—雙館聯營計畫正式啟動(客家委員會補助)。金忠雙館開館典禮暨星光派對隆重豋場。
2019 民國108年
推動執行北埔老聚落博物館古蹟聯營計畫(客家委員會補助)。舉辦老聚落博物館日活動。
2020 民國109年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金廣福公館自二月份起至五月份止暫停對外開放,隨國內疫情趨緩後自六月份起恢復開放參觀,串聯金廣福公館、老聚落茶博館及北埔忠恕堂三處古蹟據點,自籌經費自主營運共同合作同步開放。
「姜義豐」公號代表人姜心源擔任褒忠亭義民祭典輪值總爐主,為大隘聯庄祭典區第十一回輪值。
2021 民國110年
客家、翕相《摩登客家—姜振驤家族影像錄》新書出版。
天水堂新屋被指定為新竹縣縣定古蹟。
時代生活劇《茶金》於公共電視台及客家電視台播映,這部電視劇由公共電視與客家委員會共同製作,以1950年代北埔茶商故事(原型為姜阿新)為背景主軸。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為提升古蹟搶救災害應變之能力,十二月廿七日於金廣福公館辦理古蹟防災演練,透過實際模擬演練,讓古蹟管理單位、消防分隊與社區民眾透過自救與共救行動保護文化資產。
2022 民國111年
三月十六日「金廣福墾號第二任墾首姜殿邦」登上維基百科首頁。
2023 民國112年
臺灣老家族聯誼會–聯社,於春節正月初六由劉啟群會長帶領老家族成員及多位學者專家蒞臨新竹,這次的行程由新竹地區的成員–新竹北門鄭家、李錫金家族、周益記家族、蔡仁堅市長及北埔姜家共同承辦。上午走訪金廣福公館、天水堂、慈天宮、忠恕堂,下午走訪北門鄭氏家廟、長和宮文物館、李錫金公嬤廳、新竹城隍廟等古蹟及史蹟據點。
金廣福公館與在地社區、民間社團、文化館舍共同發起「共好北埔」社區運動。
112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在新竹縣舉辦,開幕式表演重現了清道光年間閩客族群合力創建金廣福的歷史場景,開幕式由藝術家張逸軍擔任總導演,將金廣福拓墾大隘地區,先民合力建立家園的歷史意象融入表演之中。
2023臺灣戲曲藝術節之客家大戲《少年英雄》由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編導演出,將北埔金廣福姜家姜紹祖的故事搬上舞台。
2024 民國113年
劉啟群會長帶領臺灣老家族聯誼會–聯社成員及多位學者專家於3月1日蒞臨北埔,走訪北埔老聚落內的姜家古蹟建築群,姜阿新洋樓是非常成功的文資保存典範,而新姜天水堂卻因後代的意見不同面臨老宅的存廢議題,老家族成員與學者專家也對文資保存提供寶貴的意見,並持續關注這個議題。
沈可尚導演執導的史詩紀錄片《客人主人》全台巡迴特映並於客家電視台播出,透過經濟的角度,由北埔姜家及金廣福墾號切入,看到客家地位的崛起。從義民成為客家、從開山打林到還我母語,細訴客家族群三百年來的生存故事與身份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