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角落
音樂理論教學站
另一角落
音樂理論教學站
另一角落音樂理論教學站在耶路Jellu(吳老師)的努力認真教學下已邁二十幾個年頭,廣受音樂學子的好評,並擁有豐碩的音樂成績。其繼續秉持著初衷的信念,以推廣音樂理論與創作為理想,並以出產對心靈有正面幫助的音樂為原則。
教學站的負責人耶路Jellu,本名吳家鳳,-----作曲人、製作人,及甜美深情歌者的多方位型藝術工作者。耶路的專長主要為作曲、音樂理論、數位創作、唱片製作、演唱(演奏)、指揮與音樂教學等,其創作音樂風格多變,範圍從古典至流行、從心靈、教會、另類至民族音樂等,作品常見國家音樂廳首演,也曾獲邀在德國演出;作品形式涉足各類的出產,含專輯製作、紀錄片與電影配樂、古典編制作曲、唱片歌手等。已完成之製作專輯兩度入圍金曲獎最佳專輯。
耶路任教於本教學站並曾任教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及明志科技大學,主要教授作曲、音樂理論與配樂製作。也曾任教過多所國、高中音樂班,而現在最主要是教授音樂(研究所)升學考試之音樂理論、基礎訓練、作曲相關科目以及論文指導,學生成績優異,金榜成果豐碩。現任教於真理大學音樂系,教授作曲與音樂理論,並擔任”佳偶聲合唱團”之註團作曲家兼指揮(並為其創辦人)。
吳老師的話
音樂理論一直是學音樂的人最容易忽略,同時也是最討厭和害怕的音樂科目,因為音樂給人的直接印象是感性的、情緒的、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當有人說:「你是如何詮釋這段音樂的?」 我們會說 :「這裡的音樂是緊張而且是音樂的高潮……當有人說:「你是如何解釋這段音樂的 ?」 我們會說:「 音樂重要的是音樂感 ,而不是去解釋一大堆來證明自己懂音樂……」,這是一般人忽略理論的重要理由,但這卻也是一個學音樂的人沒辦法再進步的主要原因。我們不能說理論可以使一個人成為音樂家,但我們卻可以確定的說,理論的了解可以讓一個人的音樂能力向上提升,甚至使一個人完全開竅,也就是說一個音樂天才來學理論,它會變的更天才;一個有音樂天份的人來研究理論,他會變成音樂家;一個普通人來懂理論,他會變的更專業 一個沒音樂細胞的人來接觸理論,他會變成會音樂的人…..。
而音樂理論會被大家排斥的另一個重要理由是音樂理論的教學經常從音樂本身抽離出來而獨立存在,使學習它的人不知道學他跟演奏樂器有什麼關聯,
只是變成要記一大堆沒意義的專有名詞,推論一大串難上加難的和絃連結,分析一段又一段不知所以然的段落結構……「這些跟我彈鋼琴有什麼關係?要不是為了考試我才不想理它哩,我只想好好每天努力練8小時的鋼琴….. 」,這是我們最常聽見的回答。其實沒有音樂就沒有理論,理論的每一句話都要思想它的音樂意義,寫一個和絃,不如多彈這個和絃;背起來什麼叫假終止,不如多聽幾次假終止的感覺;想理清什麼叫樂句的定義,不如多感覺說一句話是帶有怎樣的情緒張力……,這些所有名詞如果沒有音樂性的體會,他們就完全沒有意義了,就真是『與我何干?』。
而要體會音樂理論最直接的方法則是作曲經驗,一個沒有談過戀愛的人要去研究戀愛哲學是非常不實際的;一個沒有實踐信仰生活的無神論者要看得懂聖經也是看到表面而已……。在創作的經驗與過程中的確可以深入的感知音樂的每一個細節,包含音樂性、技巧、詮釋等等,但相對的,一個不懂理論的人,它的創作能力容易被自己的本能侷限了,所以理論與作曲,作曲和理論是環環相扣的,也因此台灣音樂系作曲組稱為「理論作曲組」就是強調雙者並重之意。
說至此,無非是強調音樂理論與創作能力的培養之重要性,它應該被所有音樂學子重視,進而使台灣人的音樂素質提升,也能導正大家只把音樂當考試武器與賺錢媒介的可悲景象。我常告訴學生的第一句話即是「當你在課程當中忘記你要考試,而把注意力集中在音樂的本身上,你終能考出好成績」。
所以,本教學站的理念即是推廣音樂的知性研究,提倡音樂本身的高尚價值,不只以考試為主要目的,更要從中學通音樂的完整語言。因此相當歡迎愛護音樂、熱愛藝術的音樂學子參與,讓我們體驗音樂的深度之旅、進入音樂的奧妙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