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這五款豆子在濃縮式沖煮下,都能呈現「濃烈×狂野×黑巧克力」的風味輪廓,並把酸度壓低到若有似無的程度──
巴西‧南米納斯(Sul de Minas)/中深焙(Full City+)
品種:Yellow Bourbon、Catuai
處理法:日曬
風味重點:豐富的黑巧克力、焦糖堅果與可可粉調,油脂飽滿、口感圓潤,酸度極低,宛如黑巧克力熔岩。
蘇門答臘‧曼特寧(Mandheling)/深焙(French Roast)
品種:區域傳統雜交種
處理法:濕剝殼(Wet Hulling)
風味重點:濃郁煙燻、泥土與黑巧克力調,質地厚實、帶一點藥草野性,酸感幾乎全無,是「狂野派」的代表。
印度‧季風瑪拉巴爾(Monsooned Malabar)/中深焙(City+ 至 Full City)
品種:阿拉比卡混配
處理法:季風吹曬(Monsooning)
風味重點:獨特陳年木桶感、黑可可與焦糖甜,口感油脂豐腴,酸度被季風吹拂得平滑如絲。
瓜地馬拉‧安提瓜(Antigua)/深焙(Vienna Roast)
品種:Bourbon、Caturra
處理法:水洗
風味重點:濃厚牛奶巧克力、烤杏仁與焦糖,微微焙炒香將一切酸味掩蓋,只留下回甘。
墨西哥‧洽帕斯(Chiapas)/中深焙(Full City)
品種:Typica、Bourbon 及區域混配
處理法:日曬
風味重點:深可可、紅糖與烤麥芽調,質地紮實,酸度極低卻有層次感,風味乾淨而持久。
義式咖啡機
粉量:18 g →(成品)36–38 g(1:2 比例)
溫度:93–95 °C,萃取時間 25–30 s
研磨度:介於砂糖與細砂鹽間,確保均勻萃取與厚實油脂
摩卡壺
水粉比:1:10
火力:中小火加熱;當底部湯汁冒泡,熄火悶蒸 20–30 s
愛樂壓短萃版
水粉比:1:15
水溫:92–94 °C
浸泡:1 min → 緩慢下壓 30 s
這五款豆子在深焙或中深焙後,均能最大化可可與焦糖香,同時把酸度壓至若隱若現,特別適合追求「黑巧克力般濃烈口感」的你。建議由巴西 Sul de Minas 開始試喝,再逐步體驗曼特寧與季風瑪拉巴爾的狂野層次。祝你每一杯都能淋漓盡致!
提醒:
每個莊園/處理廠的不同批次品項仍會不同程度的差異, 不同的烘焙度也會呈現出不同的風味表現
上述推薦品項僅能提供一個大致的方向指引,您可以就產區/處理法/咖啡品種尋找相近品項